(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69714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导弹基本概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导弹战略导弹目录 基本概况 分类 组成 发展简史 发展趋势 常见类型 相关知识 种类介绍 中国研制 中国研制 战略导弹 strategic missile战略导弹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它是战略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携带核弹头,战略弹道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用于打击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目标,以及拦截来袭战略弹道导弹。战略核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和军事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基本概况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进攻性战略导弹,通常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携带核弹头,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

2、,以及拦截对方来袭的战略弹道导弹等重要目标。战略导弹是战略核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按用途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见反弹道导弹);按飞行方式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世界上一般把射程1500公里以内的导弹称为近程导弹;射程15003000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3000至8000公里的称为 远程导弹,8000公里以上的称为洲际导弹。中程导弹射程为 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战略弹道导弹主要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系

3、统和弹头等组成。弹体是安装弹上各部件的圆柱形承力壳体,通常选用比强度高的金属及复合材料制成。动力装置是为导弹高速飞行提供动力的装置,通常采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是导引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惯性制导、星光 -惯性制导等。弹头是摧毁目标的装置,主要由壳体、核装药及引爆装置组成,有的还带有突防装置。战略巡航导弹的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所不同的是:弹体上安装有弹翼;主发动机(即巡航发动机)通常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一般采用全程制导;战斗部(即弹头)安装在弹体内的前段或中段。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可采用地面固定发射、机动发射或地下井发射。潜地战略弹道导弹,采用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巡航导弹,可在地面

4、、舰艇或飞机上发射。 分类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舰)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按作战使用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 ; 按飞行弹道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 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组成 战略弹

5、道导弹一般是多级导弹,主要由弹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弹头系统等组成。弹体是连接、安装各部件和系统的圆柱形承力壳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推进系统是用于推进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是导引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 由测量装置、 计算装置、姿态控制系统等组成。通常采用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弹头系统是摧毁目标的装置,主要由壳体、核装置、引爆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子弹头释放机构、末助推控制系统和突防装置。战略巡航导弹的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有所不同:战略巡航导弹弹体上安装有弹翼;主发动机即巡航发动机,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助推器即加速器,一般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全程制

6、导系统;战斗部安装在导弹的前部或中部。 发展简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V-1和V-2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战略导弹。美国先重点研制战略巡航导弹,于50年 代初期和中期,先后研制成功斗牛士、鲨蛇等中程、洲际巡航导弹,有的装备了部队,但由于性能较差,不久陆续退役。与此同时,美国也注意了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并先后研制出雷神、丘辟特、宇宙神等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于5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前苏联先着重发展战略弹道导弹,并在中程弹道导弹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导弹推进系统采用了并联捆绑技术,将4台助推发动机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避开当时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多级火箭分

7、离、高空点火等技术障碍,于1957年8月试射成功,从而缩短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时间。美、苏两国早期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都是液体推进剂导弹。这种导弹的主要问题是:导弹在地面存放和发射,地面设备复杂;液体推进剂需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弱,可靠性差,命中精度低,圆概率偏差约为48千米。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克服前期战略弹道导弹存在的问题,采用发射井内贮存、井内发射,并研制水下发射的潜地弹道导弹,提高生存能力;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贮液体推进剂,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全惯性制导,改进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缩小到4千米以内,最小可达几百米;采用诱饵、假弹头和抗核加固等

8、突防技术,研制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美、苏两国分别于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装备了集束式多弹头;70年代初期和中期,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除进一步改进惯性制导系统和加固导弹发射井外,为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制机动性能好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例如,前苏联的SS-24导弹由铁路列车载运机动发射;SS-25导弹由汽车载运,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也可部署在加固的发射井内发射。同时还注重增大潜地弹道导弹的射程,扩大核潜艇作战巡逻海域,加紧机动式弹头的研究,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硬(点)目标的能力。此外,加强

9、新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以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 60年代初期,法国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70年代初,地地中程弹道导弹和潜地中程弹道导弹先后装备部队,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并装备分导式多弹头导弹。60年代末期,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 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战略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此后,又发展了远程、洲际弹道导弹。 现状和发展趋势美、苏等国先后研制和装备的战略导弹已达90多种型号,现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有30余种。此外,还装备有战略巡航导弹。战略导弹经过几次更新换代,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在100

10、010000千米以上;弹头由单弹头发展到集束式和分导式多弹头 ;弹头(战斗部)威力有万 、十万、百万、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由数千米精确到几十米;发射准备时间由十几小时、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发射方式由地面发射发展到半地下、地下、水面、水下和空中发射,由地面固定发射发展到机动发射,由发射井热发射发展到冷发射等。 发展趋势继续研究改进制导技术,注意发展多种发射方式和多种弹头;对导弹和导弹发射井采取抗核加固;在进一步完善大型战略导弹的同时,注意研究机动的、小型的和单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简化发射装置和设备,使之轻便化和提高机动能力。战略导弹指携带核弹头、攻击对方各种战略目标的导弹

11、。它包括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战略弹道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根据射程分洲际导弹、远程导弹和中程导弹。战略弹道导弹已发展到第五代,并开始采用星光中制导和雷达相关末构成的复合制导方式,发展高性能分导弹头,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和摧毁硬目标的能力。战略巡航导弹的射程通常在600公里以上,主要装备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新一代巡航导弹多采用模式化多用途设计方案,使一种导弹靠更换不同部件或分系统就可担负战略和战术双重任务。 常见类型东风-5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31(JL-2)准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俄罗斯SS-20地对地战略导弹 美国“民兵3”地对地战略

12、导弹 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陆上发射) 美国“和平保卫者”地对地战略导弹 美国“侏儒”地对地战略导弹 美国“三叉戟”潜对地战略导弹 法国M4潜对地战略导弹 美国“战斧”海上发射巡航导弹 相关知识一、战略导弹与战术导弹区别主要根据射程区分,大概4-600公里以内的算战术性的,以上的算战略性的.不过具体的区分各个国家不一样.根据国情决定,无统一标准.按照西方也就是美军的划分标准,700公里以下算战区导弹,700公里-3000公里算中程导弹,3000公里以上算洲际导弹也就是战略导弹。在冷战时代,美苏进行导弹控制条约谈判时,争论最大的就是中程导弹的划分,苏联认为部署在中欧的应该算战略导弹,因为这些都

13、对自己的战略纵深有威胁,美国不算.由于有两洋的保护,中程导弹威胁不到他,他认为中程导弹都只算战术导弹。因为以色列的杰里科-2可以打遍中东任何国家,虽然其基本型射程不过8-900公里,阿拉伯还是坚持把他视为战略导弹。同样的道理,日本把朝鲜的劳动-1以战略导弹对待,而且美国眼里只算战术导弹。 二、中国空地战略导弹的发展 作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的一部分,中国的空中核打击力量的发展是鲜为人知的.普遍的认为是空中核打击能力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事实上中国自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曾先后研制过几种型号的空地导弹供战略部队使用。在中国成功地发射地地导弹之前,为了对付前苏联迫在眉睫的核威胁,首先使用轰炸机甩

14、投原子弹成功,之后具有极佳低空突防能力的强5改装机也能利用内部弹仓甩投原子弹,但强5航程有限,作为一种玉石俱焚的攻击方式,在超过作战半径的地方甩投原子弹还是有可能进行核报复的.据说当时选拔的特等优秀飞行员在接受训练时,无一人打退堂鼓,其爱国热情感人肺腑.在地地导弹发射成功后,并不断有新型号出现的情况下,执行空中核打击的压力有所减轻。70年代后期,有关的科研部门在成熟的巡航导弹基础上研制空地核导弹,据信至少曾有过两种型号的空地导弹服役.这方面的保密性极强,外界对其知之甚少,最近随着新型导弹的服役,老型号的退役,人们才对其有一定了解.在84年的航空知识的某一期里,在介绍轰6国产轰炸机时,曾提到用空

15、地导弹进行战略核轰炸任务.中国发展的一型空地导弹发射重量大约1.5-2吨左右,射程100公里左右,单弹头20万吨当量,制导方式惯性导航加主动雷达,轰6战略轰炸机使用.估计歼轰7,歼10,歼11及歼8也可使用.另一种型号是增程型,最大射程400公里左右,而不是外界认为的中国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但其3吨多的发射重量只要轰6能使用.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军航空兵的轰6反舰导弹攻击机是在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在普通导弹攻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这可能是需要有先后.这两种型号的导弹从当时发展的舰舰导弹水平看,存在着不少不足,首先是巡航高度高,至少要在几百米的高度,其次是精度低,偏差在几百米到1千多米,不过使用核弹头可能不会太计较精度,另外准备工作复杂,使用液体燃料,发射前注射。进入90年代后,中国在成功地吸收了前苏联部分成熟技术后,发展了新一代空地导弹.这种导弹在某些方面很接近美国的战斧式,超低空飞行,采用GPS全球定位技术,有多种制导方式,射程在600公里左右.而且有多种发射方式,可从陆空发射,估计未来的中国的大型军舰可能也会装备这种导弹的发射箱,届时将拥有与美国军舰相似的打击能力.这种导弹可携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