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69397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战略意义和对中印关系的影(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崛起中的世界强国浅析印度崛起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意义赵伟红* 赵伟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邮编:400715。电话:13527405416 杨兴礼内容摘要 印度是南亚大国,印度的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人口优势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相结合,构成了21世纪印度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本文针对上述条件对印度的崛起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便人们能尽可能全面、正确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印度在崛起”这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困惑的话题,同时指出了印度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最后本文对印度崛起的战略意义作了归纳。关键词 印度 崛起 地理背景 经济基础 战略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在崛

2、起”的呼声骤然增多。要(真正)客观地了解印度的崛起及其战略意义,不仅要考虑印度在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现实表现,更需要深入探讨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一、 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一)地理区位和地缘优势(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考虑其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这是它吸引世界资本、技术、市场的前提,也是提升制造、销售、储备、运输竞争力的基础。)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印度洋之间,陆上边界15200千米。三面环海,东邻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面隔保克海峡同斯里兰卡相望,海岸线长达5560千米。作为亚、非、欧之间的海陆交通枢纽,它扼东南亚到中东的陆上交通要冲,控制着素有“海上生命线”之称的印度洋战略通道,战略位置十分

3、重要。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亚太地区的转变,这条由欧洲、非洲、西亚到太平洋的海上大通道,愈显重要。9.11以后,从中东经中亚、南亚、东南亚至东北亚的濒海地带动荡加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调整;美国借助(于)反恐,完成了全球地缘战略重点从欧洲向亚洲这一“弧形”地带的转变,而印度恰好位于这一弧形战略带的中央,且西、北、东三面都是伊斯兰国家,美国进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反恐、控制海湾石油及实行刚推出的“泛中东行动计划”都离不开印度的支持; 印度东北与中国接壤,并与中国有领土争端,而中国的崛起已引起美、日、俄及东盟等战略力量的忧虑,它们不同程度地谋求借印制华;印度也利用其

4、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抓住时机与美、俄、日、东盟等发展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提升)本国影响(地位),巩固他已有的(这个南亚)最强大的南亚-印度洋国家的地位。上述因素使得南亚-印度洋地(本)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活动非常频繁的地区。(二)人口优势印度人口为10.9亿(2005年),居世界第二位。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吸引外国资本、技术的进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年轻型,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人口的知识结构看,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57.2,其中女性成人识字率45.4。整体国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但高等教育发达,培养了一大

5、批高素质人才,拥有一支人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科技队伍,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丰厚的人才储备使得印度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还有一批拥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本土企业和人才,又由受英统治的殖民地历史较长,国民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这都使印度的企业在与国际化接轨、拓展对外贸易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加之宗教信仰使得印度流行忏悔文化,民众深受伦理道德与宗教信条的严格约束,保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海外旅居、定居、工作的人大约有2000万。其中的一大批精英愿意选择回国创业。他们不仅加强了本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民间经济往来,而且带来先进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海外人

6、脉关系,刺激本国更好地走向全球化。印度的海外汇款绝对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在2004-2005年间就达到207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全年GDP的3%,这对改善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巨大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国内需求,构成了今日印度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动力,同时也将是未来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和目标;还会成为吸引外资持续进入的基本因素。(三)土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为印度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农业生产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合理匹配。印度是个有65%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位居世界第七。除北部少数山区外,其

7、地形可分为北部山地、南部半岛高原和中部平原三大部分。平原地势坦荡,河网纵横。山地和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1000米,实际是台地或丘陵。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绝对优势,不仅方便交通,而且在良好的气候和广布于平原上的肥沃冲击土、德干高原上富含矿物质的“棉花黑土”的土壤条件的配合下,绝大部分可供农业利用,其垦殖指数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亦属少见。这与有1100万平方千米冻土区的俄罗斯、只有8%的国土能作为耕地和牧场的加拿大、可供大农业利用的耕地和林地等只占国土面积27%的中国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印度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水、热、土、地形的良好匹配使得印度发展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条件得天独

8、厚、潜力巨大。(四)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印度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经过印度相关机构的深入调查与勘探,确认其基础工业所需的重要资源煤和铁的蕴藏量极其丰富;近年工业开采的64种矿物中,储量丰富的还有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它几种也居世界前列,有的还部分出口;核燃料矿物资源比较多,其中铀的储量为1200亿吨煤当量,钍的储量为6000亿吨煤当量;耕地面积广,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灌溉面积高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至少还有将近2000万公顷的可耕荒地;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还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著名河流;

9、森林面积6800万公顷,占整个陆地面积的22左右;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前面数据来源于何处?应当注明),虽目前利用率较低,但大幅度发展的潜力很大。这些都为印度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二、 印度崛起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基础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基础对于一个国家当前及未来的安全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印度也不例外。(一)民主政治平稳,外交政策抉择正确 印度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过去的50多年中,印度一共经历了14次大选,每次都保证了国家政权平稳过渡,体现了它在印度的适应性以及对社会矛盾的调节能力。这种制度已经深深植根于印度的政治生活之中,得到了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普遍认同。在外交政策方面

10、,大力推行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现任政府指出,印度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维护与传统盟友以及新伙伴的关系。总理辛格强调,将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继续推动谈判进程并从政治上解决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他指出,印度与美国已经得到巩固的双边关系对印度“相当重要”。同时,新德里还将继续与传统盟友俄罗斯加强经济合作,并在国防、高科技、航天和核能等方面进一步合作。(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经济发展迅猛印度独立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经济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农业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1978年开始实行粮食自给,并有少量出口。工业体系相对完善,钢铁、煤炭、冶金、机械、汽车、原子能、军工、通讯等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11、有些甚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90年代,政府又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品、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以软件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印度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分别为20%、26%、54%,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当前,印度政府又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大力发展面向全球的服务型知识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一方面又努力实施各项改革措施,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平台,吸引外资,改进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三)科技人才辈出,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印度独立以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科技

12、人才日益增多,科技成果引人注目。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印度的科技水平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整个世界上也占有相当地位:电脑技术蓬勃发展,核能力令人震惊,空间技术成果卓著,遗传工程技术独特,海洋开发进展明显,地球科学基础扎实。目前, 印度的综合国力排名为第12位。另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鉴2004,印度排名第34位,比2003年上升16位。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已经明确提出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以便在多极化的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四)加强军备,军事实力雄厚自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上台后,为实行其大国抱负

13、之梦,不惜投入巨资,扩充军备,开发核武器,军事实力大增。现在,印度的军事力量分为常规武装力量和核力量。常规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总人数为132.5万,预备役53.5万人。之外,印度还有各种准军事化部队,包括国家安全卫队、海岸警卫队、特别保安部队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举措后,21世纪初,印度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南亚军事强国。目前,印陆军实力雄厚、海军居世界第七、空军居世界第四。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称,印度已拥有60枚核武器。而印度计划到2010年时拥有80枚核弹头,2020年时拥有150枚核弹头,2030年时拥有200枚核弹头。三、印度确实在崛起,但崛起之路不会平坦,而且会相当漫长表1.

14、 印度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年平均递增率 %)1951-1980年1980-1993年1993-2002年2002-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3.55.26.87.5人口2.22.11.91.7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任彦: 耳闻目睹印度崛起,人民日报2006-08-25第七版;Country report: India December 2004 表2. 2005年印,中,日GDP比较 国家世界各国总排名中位次(亿美元)占世界比重200520042005200420052004印度10121473269191.68%1.67%中国46222571931

15、65.00%4.70%日本22457134587110.30%11.10%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1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 (一)经济进入惯性加速阶段基于以上地理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连年取得骄人成绩。印度确实在变,而且是大变。从表1不难看出印度近年来经济实力在增强、发展速度在加快。资料表明,19511980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率只有3.5%;1960-1970年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106个(有可比统计的)国家中仅列84位;1970-1980年在111个国家中尚列72位,但是1980以来的25年中,印度经济稳步快速增长,1980-1993年间增长速度达到5.2%,在125个国家中前进到第13位,1993-2002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进一步达到6.8%,2002年以后,经济增长更猛,2002-2006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了7.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473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第二位。这是除中国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