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63573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193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与沟通}亲子沟通研习会1天(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子沟通技巧,亲子沟通技巧,研 习 会,研 习 会,1.进入会场,放下身段,放空心态; 2.关闭手机,专注学习,尊重他人; 3.全程参与,积极投入,用心感受;,1962年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学生汤姆士戈登创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传入40多个国家,超过200万名家长参加过培训。 全新的理念,具体而清晰的技巧让学员全面提升沟通能力,有效解决亲子冲突,维持亲子和谐; 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父母;适用更多的沟通领域。,我说你画,表达,接收,理解/转化,反馈,理解判断,A,B,反馈确认,你参加本次训练课程,期望有什么收获,或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每人在自已的笔记本上写下来,各组交流汇总,每

2、组最多不超过10条。 时间:5分钟,自我指的是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 他人指的是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倾听与探询。,情境指的是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命令指责,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我的沟通姿态,丈夫“你看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做晚饭,孩子都饿的不行了!”,好友“你这件衣服太难看了,不适合你!”,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 有能量、自信,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责备者,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像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

3、,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和平等性。,讨好者,资源有才智、知识,注意细节、解决问题。,建议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将你的情感、感受与你已经拥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超理智者,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建议增加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觉察,让自己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灵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当前。,打岔者,1.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父母的话,关键是父母怎样说;每个孩子都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键是父母怎样教育。 2.在内心深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认可;能做让父母高兴的事情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期望。 3.在每一个当下,父母都是在用他所掌握的最好的方式

4、与孩子沟通。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存心伤害孩子。,4.父母与孩子沟通是在教孩子沟通的方式。 5.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 6.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渴望用更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7.亲子之间有冲突,孩子反抗的并不是父母本身,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8.每个孩子都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只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潜能尚待开发。,9.人生的真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与问题相处。 10.越是强迫孩子改变,孩子越是抗拒;哪怕是正确的命令,孩子都会拒绝执行。 11.每当父母利用权力和权威强迫孩子做事,他

5、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能力和自我负责意识的一次机会,12.父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13.接纳就是尊重,孩子因尊重而改变。 14.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父母才有对孩子实施教育的可能。 15.任何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动机。 16.像你如何期望孩子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孩子,你就能找到亲子关系的春天。,什么是行为 这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请描述并写出孩子的三个行为,1.我的孩子好动,一会儿也静不下来。 2.我的孩子总是喜欢看电视,就是不爱做作业。 3.我的孩子很任性,总是和我对抗。 4.我的孩子很淘气,在外面好跟人家打架。 5.我的孩子很体贴父母,特别讨人喜欢。 6.

6、我的孩子做完作业从不检查,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如果这里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摄下来的,凡是能够录下音来的,都是行为 。 评价的语言模式:“总是”、“一贯”、“一直”等。 辨别“行为”与“评价”。,行为窗 可接受的 不可接受的 说明: 在本套课程中,孩子的行为只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来表达,不用“好、坏”或“对、错”来区分。,孩子的 所有行为,可接受 不可接受,所有可能带给你愉悦的、幸福的、平和的等正面情绪的行为。如: 孩子放学一到家,就打开书包做作业。 孩子做完作业后,帮父母做些家务。 请写出自己孩子哪些行为是你可接受的。,所有带给你“

7、生气、烦恼、愤怒、担忧、压力”等负面情绪的行为。如: 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去打游戏,一连玩了3个小时。 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把电视机打开,而且声音很响。 另: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能够接受,但在心理同时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这样的行为同样列为“不可接受的行为”。 请写出:自己孩子有哪些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许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有责任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了解问题的归属原则会使我们改变对待孩子的行为。,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1. 孩子的 2. 父母的 3.问题的传染 有效的亲子沟通,必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

8、介定问题,也就是问题的归属,即弄清楚究竟谁有问题。,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状态分为四种 1.父母有问题; 2.孩子有问题; 3.双方有问题。 4.双方无问题,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的行为干扰到了父母,父母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烦恼、生气、焦躁不安等情绪)。 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 此时父母不接受孩子的行为。,【举例】,孩子在客厅的墙壁上胡写乱画。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长,忘了写作业。 孩子边玩边做作业,很晚才能睡觉。 孩子在放音乐,声音大得父母彼此说话都听不见。 思考:还有哪些?,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

9、绪、有困扰(烦恼、沮丧、生气、焦虑等不舒服的感觉)。 “孩子有问题”并不是说孩子做错了什么,也不一定与父母有关。,【举例】,孩子在学校体育比赛中没有获奖,感到很沮丧。 快要考试了,孩子感到很紧张。 数学上有难题,孩子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解答出来。 孩子想参加同学的生日联欢会,又担心作业做不完,感到很犹豫 。 思考:还有哪些?,父母或孩子一方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影响到了对方,导致双方都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烦恼、生气、沮丧、焦躁不安等)。 亲子双方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在互动中干扰到了对方,导致双方都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举例】,期中考试成绩明显退步,孩子沮丧地回到

10、家把试卷交给父母,父母一看孩子的成绩立刻发了火。 父母不断的争吵,让孩子感到很害怕。 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的孩子回到家拼命地打游戏,这时在单位受到领导批评的父母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打游戏顿时火冒三丈。 孩子和别的同学闹矛盾,铅笔盒被摔坏了,父母知道后数落孩子无能。 思考:还有哪些?,孩子的内在需求得到了满足,他的行为也没有干扰到父母;同时,父母的内在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双方都没有困惑,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亲子沟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推动亲子双方都没有问题。,父母从天气预报中得知今天有冷空气来临,天气会有大幅度降温,外面会很冷,可是孩子出门却不愿多加衣服。 孩子吃饭时,边吃边玩,吃得很慢,当父母都

11、吃完了的时候,他还没吃完。 孩子用押岁钱买了一只小兔子,让爸爸妈妈替他喂养。 孩子总是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地摊上买零食吃。 晚饭后,女儿想看一会电视,妈妈却关掉电视让女儿去做作业,女儿很抵触,跟妈妈吵架。,一天晚上,儿子对妈妈说:“明天我们学校进行数学竞赛,题目会很难,我怕考不好你又 要骂我了。” 一位母亲说: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光盘,可他只喜欢其中一张,并且反复看。我让他也看看其他的,他就是不肯,怎么说都不听。我硬给他换了一张,他又哭又闹,弄得我既不理解,又很难过。看到孩子这样不听话,我很伤心。,1.孩子告诉你,他很担心这次考试会失败。 2.女儿说她不喜欢哥哥的朋友。 3.孩子

12、常将厨房弄得乱七八糟,并留给你清理。 4.在弹吉他的孩子要求你听一听她弹奏的乐曲。,5.你的孩子没有按时回家,以致延误了看牙医的时间,而且不管是否延误,都得照付医药费。 6.你的孩子在打预防针时,哭了起来。 7.女儿常常太晚起床,赶不到学校,因此要求你开车送她上学。,8.你十二岁的女儿在暑假时,因为没有外出旅游的机会而闷闷不乐。 9.每次当你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要离开时,小孩就开始哭。 10、你的小孩开玩笑的取笑你,说你这么老了还去上亲子沟通的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对责任感的需求。 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有协助的责任,协助孩子负起自行解决问题的责任。而不是把孩子的问题“揽

13、”过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把解决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责任。,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关爱,其实这只是父母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能接受到的多少来衡量。,当父母有问题时,应先看清问题的真相,再找出有效解决办法,而不能简单地把问题转嫁给孩子,把孩子推进“问题区”。 当父母和孩子都在问题区时,父母首先得解决自己的问题,否则没有能力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对你说:“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我们如何回应?,1.“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打人可不对。” 2.“以后不要再和他一块玩

14、。” 3.“没关系,与同学搞好关系很重要。” 4.“小明是和你闹着玩的,不要计较。” 5.“小明是你很好的朋友,要学会原谅他。”,1.命令; 2.威胁; 3.教训; 4.建议; 5.说服; 6.贴标签; 7.表扬; 8.辱骂; 9.分析; 10.安慰; 11.询问; 12.转移。 这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12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1.命令、指示:你朝他脸上洒水,把他的书也弄湿。 2.威胁、警告:你要是跟别人打架,别怪我不客气。 3.教训、说教:你们是同学,你应该原谅他,不应该打架。 4.建议、忠告:你跟老师说,让老师批评他。 5.说服、辩驳:水洒在脸

15、上让头脑更清醒,书弄湿了,还可以晒干,没有必要去揍人家。,6.贴标签、评判:你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就知道打架,从来不想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7.表扬、赞美: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 8.辱骂、讽刺:打架是野蛮的表现,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靠拳头解决问题。 9.分析、解释:他把水洒到你脸上,可能是跟你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说明你们的关系很好;把书弄湿可能是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许他内心也很愧疚。,10.安慰、同情:同学之间洒点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计较;书不就是湿了一点点吗?也不影响,算了,搞好同学关系是很重要的。 11.询问、调查:他用什么水洒的?卫生不卫生?书弄湿了多少?还能不能

16、用?他有没有向你道歉? 12.转移、退缩:过去的事就算了,别再想它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你的作业吧。 对照一下,自己是用的哪一种?,为什么指导、建议、询问甚至赞美也会成为绊脚石? 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当孩子处在问题之中,父母会不由自主地被带进去,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经验给孩子提供帮助,比如“教导”、“询问”、“建议”、“赞美”等。 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是这些协助方式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困扰,导致沟通无法继续进行。,1.命令; 2.威胁; 3.教训; 4.建议; 5.说服; 6.贴标签;7.表扬; 8.辱骂; 9.分析; 10.安慰;11.询问; 12.转移。 只有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这12种回应方式才成为绊脚石,在和谐的状态下,这12种回应方式都不是绊脚石。(“命令”、“威胁”、“辱骂”只不过较为危险,有可能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影响孩子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