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63532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318 大小:90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8页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8页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8页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8页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现场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产作业人员管理,第一节 编制定员与员工配备 一、编制定员 二、员工配备,一、编制定员,1、编制定员的涵义 编制定员,简单地说就是用人标准或人员定额。生产企业的编制定员,是根据生产企业既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应配备的各类人员的数量标准。编制定员有时也简称“编制”或“定员”。,2、编制定员的范围 企业定员的范围,包括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本生产员工、辅助员工、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无关的其他人员,临时性生产或工作所需的人员,不列入定员,但要列入劳动计划,可招用临时工解决。,企业的编制定员

2、包括定员总数和各部门(如车间、科室、服务单位等)的定员人数。企业定员总数是各部门定员人数之和。在企业的定员总数中,一般分为两部分:从事生产和技术工作的人员为直接生产人员;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为非直接生产人员。,这两类人员在企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定员时,要合理地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配备过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定员时还要安排好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员工和辅助员工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内部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3、编制定员的方法。计算定员人数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按劳动效率定员 计算所需的定员人数=,计划期应完成的生产任务,员工的劳动效率出

3、勤率,1/3,.按设备定员。 计算所需要的定员人数=,每台设备的开动班次,员工的看管定额出勤率,为完成生产任务所必需要开动的设备台数,2/3,.按岗位定员 .按比例定员 .按组织机械、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3/3,二、员工配备,合理地配备员工,就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为各种不同的工作配备相应工种和等级的员工,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高效率,满负荷,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合理配备员工的要求: 使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各自的专长和积极性。 使每个员工都有足够的工作量,适当扩大工作范围,保证员工有充分的工作负荷。 使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责任。,2、配备员工的前提 配备员工是以劳动的分工协作为前提。,(

4、1)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即根据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发挥每个员工的业务、技术专长,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进行劳动分工时,要把技术上的可能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结合起来考虑。,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一般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工艺阶段,各工艺阶段又按照不同的设备、工具和工作内容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工种或操作岗位。,同时,尽可能把执行性工作和准备性工作分开;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把技术等级高的工作和技术等级低的分开。这样,可使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劳动分工的优越性。,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分工越细越好。在一定条件下,分工过细过死,会造成人员和设备的负荷不足,增加不必要的协作关系,使管理工作

5、复杂化,特别是员工由于长期从事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容易出现疲劳、乏味、知识狭窄,不利于积极性的发挥。,(2)劳动协作 劳动协作就是把生产工作的许多组成部分,紧密地联系起来,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协作的形成可分为厂外和厂内两个方面。从厂内协作来说,有各车间之间的协作,各科室之间的协作,车间与科室之间的协作,车间内部各工段、班组之间的协作,以及班组内部员工之间的协作。厂内各方面的协作关系,应明确地规定在领导人员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各部门的职责条件中。,第二节 作业组与工作地管理 一、作业组的组织 二、工作地组织,一、作业组的组织,1、作业组的定义及特点,定义: 作业组又叫工作组或生产组,是在劳动分

6、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人员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特点: 在作业组内,所有员工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并由组长负责领导全组的工作,保证全组工作的相互协调。作业组同生产班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生产班组内可能包括几个作业组,这时作业组的规模就要比生产班组的小些。,2、需组织作业组的情形,在下列情况下,需要组织作业组: (1)生产工作不能直接分配给某个员工单独进行,而必须由几个员工共同完成时,需要组织作业组,如装配组、修理组。,1/5,(2)生产任务虽能分配给每个员工独立完成,但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也需要组织作业组,如车工组、铣工组。,2/

7、5,(3)看管联动机和其他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需要组织作业组,如锻压组、炉前组。 (4)员工的工作成果,彼此有密切的联系,为了加强劳动的协作和配合,需组织作业组,如流水生产线上的作业组。,3/5,(5)为了使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辅助生产工作和基本生产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配合,可组织综合性的作业组,如将修理工、运输工和基本生产员工组成一个作业组。,4/5,(6)当员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的工作任务时,为了便于调动和分配员工的工作,可组织作业组,如厂内运输组。,5/5,二、工作地组织,1、什么是工作地 工作地是员工进行生产活动的场地。进行生产需要占用一定的生产面积和空间,使

8、用一定的设备、工具,然后才能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2、工作地的种类 工作地的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手工工作地与机械化工作地,单机台工作地与多机台工作地,单人工作地与多人工作地,以及大量生产工作地、成批生产工作地和单件生产工作地等。,3、工作地组织内容,(1)合理地装备工作地。 即根据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备工作地所需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具、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工位器具。,(2)合理地布置工作地。 工作地的装备确定后,还要进行合理地布置。合理地布置工作地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主要生产的布置要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便于员工操作,尽量减少员工的行走距离;同时要符合安全生产和节约生产面积的要

9、求。,1/6,工作地上各种物质品都应有适当的、固定的存放地点,符合员工的操作顺序,便于员工使用和拿放。,2/6,毛坯、工具、用具和控制装置应尽量布置在员工正常的与最大的工作区域内,使员工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体力消耗进行操作。,3/6,物品放置的高度、工作台和工作椅的高低都要适合操作员工身体的特点,使员工在操作时或拿放物品时,尽量不弯腰、不踮脚、不歪身。,4/6,工作地上多余的和不必要的物品应及时消除,以免造成工作地的过分拥挤,影响员工的正常生产活动。,5/6,必须满足生产工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某些生产工艺要求工作地必须超净、恒温和防震;有些工作地必须与外界严密隔离;有些工作地要

10、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等。,6/6,(3)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 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要做好以下工作:,要求员工按设计图纸、按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完的工具物归原处;原材料、半成品应堆放整齐,经常保持工作地的清洁。,1/2,加强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使各工作地之间,以及工作地与其他各生产环节之间保持衔接与配合。,2/2,(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根据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安装必要的防护装置。 工作地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1/3,工作地应有良好的采光、照明条件,光线过强或过

11、弱都会增加员工疲劳,降低工作效率。,2/3,工作地四周的颜色应该是明快的、和谐的。 防止和减少噪音。噪音超过80分贝以上会使人烦躁不安,产生疲劳和增加错误。,3/3,(5)做好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地能正常工作,防止生产中断,必须根据生产的要求,做好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例如:要保证原材料、半成品、动力等的及时供应,防止停工待料;要按计划检修机器设备,防止设备临时发生故障;要及时运走已加工的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废料、垃圾,避免因存放过多而影响正常操作活动;要按时供应工具、图纸和其他的技术资料等等。,搞好工作地供应、服务工作应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加强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有关部门

12、要协同配合,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第三节 轮班与交接班管理 一、工作轮班组织 二、交接班管理,一、工作轮班组织 轮班工作法是一种每天内组织几个工作班轮流进行生产的劳动组织制度。,1、轮班组织需解决的问题 轮班工作的组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即如何倒班和轮休。,(1)倒班。 正倒班。 反倒班。 这两种倒班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条件,但一般以正倒班为好。因为正倒班与人体生物钟的顺转相符,有利于解除员工的疲劳。,(2)轮休。,2、轮班工作的种类 (1)两班制 (2)三班制 (3)四班制,3、轮班工作的组织方法: (1)两班制。一般是员工每周倒换一次班次,即这一周上早班,下一周上中班,再下一周又上早

13、班。 (2)间断性三班制。 (3)连续性三班制。,4、工作轮班管理要点: (1)合理配备各班人员的力量。 (2)加强对夜班生产的组织领导。 (3)划清各个轮班的责任,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二、交接班管理,1、交班管理 (1)交班前的准备工作。,一小时内不得任意改变负荷和工艺条件,生产要稳定,工艺指标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得到消除。 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无损坏,无反常状况,液(油)位是否正常、清洁无尘。,1/3,认真作好原始记录,认真清洁,无扯皮、无涂改、项目齐全、指标准确;巡回检查有记录;生产概况、设备仪表使用情况、事故和异常状况都记录在记事本(或记事栏)上。,2/3,为下一

14、班储备消耗物品,工器具齐全,工作场地卫生清洁等。 接班者到岗后,交班人要详细介绍本班生产情况;解释记事栏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回答提出的一切问题。,3/3,(2)遵守交班的相关原则: 遵守三不交原则:接班者未到不交班;接班者没有签字不交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交班。 遵守二不离开原则:班后会不开不离开车间;事故分析会未开完不离开生产车间。,2、接班管理 (1)交班后应着手的工作。,接班人必须提前30分钟到岗。 到岗后检查生产、工艺指标、设备记录、消耗物品、工器具和卫生等情况。 提前20分钟召开班前会。,(2)接班人对本班工作负责。 经进一步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交接班,并在操作记录上进行签字。,岗位

15、一切情况均由接班者负责;接班人应将上班最后一小时的数据填入操作记录中并将工艺条件保持在最佳状态。,(3)遵守接班原则。 遵守三不接原则:岗位检查不合格不接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接班;交班者不在不接班。,3、班前会管理 (1)班前会的召集。,交接班双方的值班主任、接班的全体人员必须参加;白班交接时要有一名车间领导参加。,1/2,参会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严禁穿高跟鞋和带钉子的鞋。 提前20分钟点名。,2/2,(2)班前会的内容。 交班值班主任介绍上班情况包括生产、工艺指标、设备使用、异常情况及事故、目前存在的问题等。,1/2,各岗位汇报班前检查情况。 接班值班主任安排工作。 车间领导要作出具体指示。,2/2,4、班后会管理 (1)班后会的召集。,交班者全体都要参加,白班交班时必须有一名车间领导参加。 岗位交班后准时召开班后会。,(2)班后会的内容 各岗位人员介绍本班情况 值班主任要进行综合发言 车间领导要作出具体指示,第四节 员工考勤管理 一、出勤管理 二、缺勤管理 三、假别管理 四、加班管理,一、出勤管理,1、打卡 (1)发卡给员工 (2)查员工出勤卡 (3)核对缺勤情况 (4)编制“考勤日报表”和“月考勤状况表”,2、刷卡 (1)发卡给员工 (2)核对出勤卡 (3)编制考勤日报、周报和月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