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学琼林 (二年级下)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50KB
约6页
文档ID:140046693
幼学琼林 (二年级下)_第1页
1/6

幼 学 琼 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一)东 岳 泰 山   ,   ,   ,   ,   ,      ——摘自《地舆篇》【注释】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高山二)爆 竹 一 声 除 旧     ,     ,    ;  ,    ——摘自《岁时篇》【注释】桃符:画在桃木板上的门神,古人以桃木能驱邪,故新年风俗都换桃符履端:开端典故】春联和门神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三)冰 生 于 水 而 寒 于 水       ,      ;       ,      ——摘自《师生篇》【注释】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语出《荀子》(四)人 失 信 曰 爽 约     ,   ;     ,      ,   ;   ,   ——摘自《人事篇》【注释】寒盟:背盟反汗:出来的汗又反回去,是说话不算数的意思典故】结草报恩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犨有一个宠妾没有生儿子。

魏犨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后,要让这个女人改嫁到了他病危时却又改口要求让她殉葬魏犨死后,魏颗将她改嫁,并且说,父亲病危时神智昏乱,说话不算数,要按他神智清醒时说的话办公元前594年魏颗带领晋兵与秦军在辅氏作战时,见一老人把草打成结子,绊倒了秦军将领杜回,使他成了俘虏,晋军也大获全胜夜里,魏颗梦见那个老人说,我就是您嫁出去的那个女人的父亲,您听了魏犨神智清醒时的吩咐,没有让她殉葬,所以我结草报答您的恩情五)管 中 窥 豹   ,   ;   ,      ,      ;   ,      ——摘自《人事篇》【注释】见:现展:舒展采:事业 【典故】管中窥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六)神 农 尝 百 草    ,   ;    ,         ,   ;      ,   ——摘自《制作篇》【注释】后稷:周朝的始祖七)无 中 生 有   ,    ;   ,       ,   ;   ,   ——摘自《鸟兽篇》【注释】羝:公羊。

蕃:篱笆典故】画蛇添足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八)莲 乃 花 中 君 子     ,        ,     ;   ,          ,     ——摘自《花木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