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38760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6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韬、三略可称是最高级的古代谋略书,也是一本谈论中国人处人处事秘诀的智慧之书。战争是一门学问,处人处事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古人深邃的智慧,学到许多中国古人处人处世的秘诀,进而指导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实践。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编者将我国古代的这两部最富代表怀的谋略书用白话的形式加以编写,取名为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希望能为古代深奥智慧的通俗化做一点工作。第一章 文韬择人用人的艺术大人物钓天下,小人物只钓鱼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身为社会楷模的大人物,亦即古人所谓的君子,是以建立万民同乐的理想社会为己任的,而凡事斤斤计较、整日忙

2、忙碌碌的小人物,则以获得眼前利益为乐趣。这种情形和儒家经典之一、叙述有关“礼”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的礼记所记载的“君子得道为乐,小人得欲为乐”有相同的含义。据说这句话为姜太公所说,其实这句话是不是他说的并不重要。姜太公是被孔子尊为圣王的周文王的老师,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现今横贯陕西中部、由西向东流的渭水的北岸,有位一面欣赏著鸟鸣,一面悠然垂钓的老人,仔细一看,他的双眼竟是闭著的。有这么一天,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车的声音,马车越来越近,但是垂钓的老人却没有回头看。“老先生钓到鱼了吗?”坐在车上的文王问。状似假寐的老人,其实并没有睡觉,他脸孔朝向河面,用似乎不太高兴的口吻回答说:“什么?有没有钓到?

3、你问的未免太无聊了,我是在想国家大事呀!钓一条小鱼就得意忘形,那只是小人的行径,而我所要钓的鱼和他们大不相同。”由於回答得太出人意料,文王甚为吃惊,便从马车上下来。“呵!先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老师。”随即便在他的背後深深地鞠躬。其实我们也常常去钓鱼,有时只钓到一条小鱼就会得意忘形,好像已经称霸天下一样,总是摆脱不了小人的情趣。如果我们能够像姜太公那样沉著冷静,处之泰然,就是钓不了天下,也能多钓几条很大很大的鱼。钓鱼和用人的道理相同钓鱼有三权“钓鱼有三权”这句话是以钓鱼为比喻来描述人的本性。钓竿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越是鱼喜好的饵,越容易钓到鱼。至於鱼喜欢那种饵料,则须依种类而定。其实人的本性和上

4、钩的鱼儿是很相似的。要获得人才必须准备酬劳,为了使人才能诚心效力,就必须付出高薪,同时须考虑依他们个人的能力,给予适当的职位。报酬可以决定人才这一法则超越时代,古代如此,今天亦仍有指导意义。根据行为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人决定就职的时候,他的想法不外乎包括两种因素:一是收入,一是公司的前瞻性。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也不管是哪个时代,报酬的高低决定人才去留的事实,一直没有改变。但是社会上仍然有些人想脱离一定规范,过无拘无束的生活。晋国介之推和他的母亲一起过著隐居的生活,极可能就是对这个法则存有反抗心。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据史记记载,当他为公子时,他的父亲宠爱妃子骊姬,骊姬逼死了太子申

5、生,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又怕诸公子不服,就派人追杀重耳和其他公子。公子重耳无标,带著五名亲随和几十名仆从,过著流浪的生活。经过漫长的十九年,终於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返晋国,杀晋怀公而自立。当重耳和不辞劳苦的家臣们在秦兵护送下准备坐船渡过黄河时,重耳身边五贤士之一的狐偃(重耳的叔叔)说:“君王即将回国了,我们的任务也到此结束,回想过去我常常造成君王的困扰,我犯的罪孽如此深重,恐怕不能再跟随君王了。重耳吃惊而又悲伤地说:“回国後,如果我不重用你的话,黄河的神一定会处罚我,请你不要离开,跟我一起回去吧!”随後将身上的宝玉丢进了黄河,向狐偃发誓绝对不改初衰。当时介之推正是几十名家臣之一,他坐在船的

6、一个角落,看著这幕感人的情影。虽然他和重耳同基共苦患难了十九年,下船後,重耳和协助他的秦国军队朝曲沃方向前进时,介之推却独自默默地离开了。因为他认为狐偃自抬身价的手段太过卑鄙。当精神上的肯定和实际的报酬将成为事实的时候,介之推却拒绝了。其後狐偃就越受到重用,连最後造成文公称霸天下的城濮之战,也让他高居首功。而介之推始终和母亲隐居山林,过著与世无争的生活。其实像介之推之样的人是很特殊的,一般社会大众都是把自己卖给报酬,作为享受生活的代价,这实是人之常情。但是谋划大事业的人,要想得到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辅佐,就需要满足这些人的特殊口味,而不能仅仅以社会大众的标准来看待了。站在原点做检讨情同而亲和,亲和

7、而事业之,情也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文王虚问是否钓到鱼,实想接近姜太公”,这首诗让人联想到当时有趣的情景。但随後姜太公用禅问答的玄机妙语、让文王感动的故事,听来亦相当有趣。前面所提到的“情”,从外表看来,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要是更深一层地追究下去,它却是在探讨人世的道及处事的哲学。人性有喜、怒、哀、惧、忧、爱、欲七种情感,这是佛家所谓七大罪的根源,也称为七情。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受七情支配。如果我们放纵自己的情感而毫不加节制,就会彼此冲突,最终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人和人交往,贵在真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自己的心灵不念,真心坦然就能达到一体同心的境界,因为我们人的情感原本就是相同的,处事

8、的情形也是一样。节制能够使人们彼此之间形成某种共同体,同心协力,做什么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如果朋友间出现了隔阂,事业上出现了分歧,怎么办呢?首先不要依靠技巧来解决事情,而应站在原点检讨。所谓原点是几何学上座标X轴和Y轴的交点,也就是极座标上同归於原线轴的点,那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纯净地方,可以让我们闭上眼睛摒除杂念,站在这点去思考。从这一原点扩张出去的轴线怎样得到合理的发展而又不和其他冲突纠结,正是我们站在原点做检讨应该得到的答案。独占利益的人令人憎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姜太公说:“天下并非君王一人所有,而是天下人所共有。”这句话在主权在民的现代社会已不再新鲜了。他又说:“将天下之利分

9、享天下万民者,才能得到天下,而想独占天下之利者,则会失去天下。”“天下是万民的天下”这种想法比君权神授与万世一系的说示进步多了,尽管这样的话也是帮助君王攫立天下、满足一己之私的策略,但却可以调和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而不原与民同乐,对天下人横征暴敛、滥施酷刑、为所欲为的君主,没有一个不是很快把创下的“基业”葬送了的。主张主权为万民所有,不独占独裁,才能获得万民拥戴,最终获得天下而治理万民,就必须把齐宣王问唐易子捕鸟的方法:“捕鸟时什么最重要?”唐易子回答:“慎重地设下圈套最为重要。”“为什么要慎重地设下圈套呢?”群鸟用几十只眼睛看人,可是人只有两只眼睛看鸟,所以我才告诉您,设

10、置圈套必须要慎重。”“原来如此,听你这么说,这和治理天下是同样的道理。君王以两个眼睛看国家,可是全国人民却以几十万只眼睛看君王,所以君王必须慎重。”最後唐易子说:“郑国的长老们曾说过,治理国家不能虚静无为,必须有所表现才是最要紧的。”身为统治者,无时无刻不为人瞩目,这一点必须牢记。因此统治者们必须谨言慎行,勤政亲民,与天下人同享天下的利益。这样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赢得广泛赞誉与拥戴,才能使自己牢不可破。现今大企业的老板、高级主管们,对於这一法则,也应该得益不少。命运要靠自己去开拓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天下刚刚和平,却又开始战乱。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君王的贤愚所造成,还是天注定的命运呢?”非常谦虚的文

11、王一有问题,便马上请教国师姜太公。姜太公即刻回答:“君王为贤者,国家安泰人民富足,这就是说国家及人民的祸福并不是天注定好的,而是掌握在君王手里。”“天助自助之人。”(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西方哲人如是说。英雄所见略同,因为他们都依靠著自己的力量,克服了许多困难,才被尊为师表。因此他们才如此自信地说了这句话。可是以奸诈的手段,甚世盗名,获得高官厚禄的卑鄙小人,却伪装成君子,呼建立幸福的社会,那是绝对不能令人信服的。命运要自己开创这句话肯定了一切事情的成功都必须靠努力。不劳而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一切都必须自己去奋斗。但在这个社会里,有时

12、候无论你多么努力,仍然无法如原以偿。於是有了这句格言:“尽人事,听天命。”对於我们凡人来说,最後也只能靠神的保佑。因此古人也这样说过:“诚实者神才保佑。”照这样说,我们应该相信,只有诚实做事,才会有好报偿,而只知道不断地流汗工作,不注意自身品德修养的人,他的工作并不具有任何意义。既然如此,认为命运必须自己开拓,所以我们只有努力奋斗,绝不能焦躁行事。即使不能如愿以偿,至少也可获得精神上的安慰。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干涉别人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优秀的领导者,并不会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上古君王尧放弃一切奢侈生活,庭院中杂草众生,也毫不在意,并没有加以刈除。经常穿著棉衣,吃著藜和豆叶汤就觉得

13、满足。不能使人们的心和生活安定下来,政治就不能算贤明。“从事乎无为”的意思就是如此。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帝尧的仁德如天,也就是仁德普照於万物的意思。他推算日月星辰的变化,教导人民何时播种,何时收成,并将朱鸟七宿(星名)在正南方的日子定为春(春分),这时白昼和夜晚等长。大火心宿(星名)在傍晚位於正南方的时候定为夏(夏至),此时昼最长。虚宿星(星名)在傍晚位於正南方且昼夜等长之时,定为秋(秋分),而昼最短且昴宿星在傍晚位於正南方的时候,则定名为冬(冬至),至於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及三年有一次闰月,也都是帝尧所排寂静的。在他的仁德之下,春天一到,年轻人便到户外努力耕作,老人及小孩也都配合一起帮忙。在人

14、们播种的同时,鸟兽也开始交配繁殖後代。到了夏天,不管老少都到户外劳动,鸟兽的羽毛也变薄。秋季收成後,人民心满意足,鸟兽羽毛焕然一新,显得舒畅。而冬天一来,人们都躲在屋内取暖,鸟兽也长出细柔的绒毛以保持体温。“从事乎无为”可解释为顺应自然运行的大原则,维护大自然秩序或维持自然生活之意。顺乎自然的事情都是好的,我们看帝尧便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很伟大的。尧即位九十年之後引退,把天下让给舜,直到二十八年後才辞世。由於春子丹朱不肖,所以尧把帝位让给了来自民间的舜,据说他当时曾说:“不能让天下人吃苦,而让丹朱一人得利。”当赏则赏,当罚则罚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是非善恶,信赏必罚最典型的例子是“

15、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以下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场面:蜀建兴五年,在渭水击破魏军二十万的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所率领的魏援军二十万大军对阵於祁山。这次战争的关键在於汉中之东街亭的攻防战,因为此地是军运动粮食的重要地点。孔明正考虑要派一位武将去守备这个地区时,年轻的将领马谡却自告奋勇要求派他担任这项任务。马谡是孔明的挚友马良的弟弟,是一个血气方刚、强悍、有才气的人物,但是尚无法和仲达相抗衡。孔明虽然犹豫不决,可是见马谡兴致勃勃,於是决定派他去防守街亭。结果蜀军惨败。孔明指示要固守街亭要道,年轻的马谡却死抱著兵书,认为“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坚持把大军驻扎在大道边的山上,结果被魏兵包围,并断了水,最後蜀兵大败,马谡只和少数兵将狼狈逃回。建兴六年,撤回汉中的蜀军按照军法惩处马谡战败的罪责,孔明下令斩首。周围的人爱惜马谡的才能,纷纷向孔明求情,可是孔明不接受,坚定地说:“对!这种人才被斩首实在可惜,可是军法是不容私情的。”马谡被带到了刑场,孔明以袖掩面哭泣,心想:其实起用你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