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037444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 可编辑 如何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我们经常要和家长打交道。如何才能有效 与家长沟通,从而使家校教育合力达到最大化哪?就这一问题,我谈一谈自己 的看法。 一、要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尊重学生家长是老师与家长取得有效沟 通的首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 )和凯利 (H?kelley) 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 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 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 “相倚”, 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

2、,因为在这种类型 的互动中, 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 是,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 决定了互动的激起、 进行和结束, 而家长属于被动方, 总是被“牵着鼻子走” ,因此尊重家长, 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 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家长: (1)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 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2)尊重家长要有理智的情绪。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与家长沟通时更应注 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出现“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本来是孩子的过错,由 于恼怒而把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了而伤害家长的感情。因此, 在

3、与家长交往中, 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精品 可编辑 (3)尊重家长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尽可能先说、多说孩子的优点, 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 定不好受。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 形成一致意见。 (4)尊重家长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 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 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老师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家长的联系沟通。 只有我们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 诚

4、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 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 这样家校才能保持协调一致,沟通才有效。 二、要肯定孩子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 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 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如轻拍学生的肩膀说: “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 愉快地面对教师, 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困惑,期望得到教 师的指点与帮助。 三、耐心告诉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 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教育方面

5、的专业人员,遇到 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 引导家长, 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 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从教师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教育知识,及时的改 精品 可编辑 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与此同时, 教师也更加了解这个孩子, 同时与家长也拉进了 距离。 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 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在与家 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 的现象。 四、对家长要一视同仁且采取合理有效沟通方式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

6、 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 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 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 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 老师要坚 持多元化原则,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常言说“人过一百,各色各样”,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 换言之,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 出教育的措施,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

7、见, 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 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学生家长一起, 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 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 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 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 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 精品 可编辑 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 的方式来教育子女, 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 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老师在交谈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 识到孩子

8、的发展前途, 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 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 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 使家长明白, 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 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 为学生的良好 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对性格粗暴,刚愎自用、甚至蛮不讲理的家长,要以冷对“热”,以静制 动,以柔克刚。越是难以理喻,就越要坚持晓之以理;要做到先倾听而后以动。 要宽容、理解。 五、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咱们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或子女年龄较小,这就要求教师了 解父母的角色, 并从父

9、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 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 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 十分心痛是肯定的, 这时咱们要 了解父母的角色, 要换位思考, 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 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 事的态度, 认为家长大惊小怪, 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 子不够关心, 对工作不够负责, 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校沟通设置了 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受伤的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 那么家校沟通就不会受阻。 精品 可编辑 “换位”理解家长。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的教育阅历、方法

10、、理智感等要 比家长更高一点。 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愿望与我们 “望生成才” 的愿望是一致的, 理解家长生活质量、 文化素质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我们教 师都是有偏差的,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后不管不问,这也正是家长对教育的 期望和对教师的尊重, 他们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相信学校相信教师, 他们 一致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师一定能有好多方法, 教育好他们的孩子, 他 们不知道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更不知道现代教育的统一性和互动性。有 了这样的心理前提,我们就会取得家长的理解从而达到沟通的可能。 六、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家校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

11、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 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 委婉的态度, 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首先先扬后抑, 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 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其次淡化 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在父母眼中, 自己的孩子最棒。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包括家 长)都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 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让家长明 白:谈论孩子的不足, 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

12、孩子形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重要的一点是咱们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 子的关爱之情, 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 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 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用征求意见的态度, 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驾驭好批评的艺术, 用爱心感化家长, 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 精品 可编辑 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 家长的心情, 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 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避免笼统地评价孩 子。教师在评价孩子时要日常使用的通俗语句,让家长听得

13、懂。 比如评价发展水 平低于正常标准时,可结合事例进行,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 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 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 使其产生与老师共同教育 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 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 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 改进的措施。 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 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 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因此家长就会更容易接 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坚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

14、子。共同的爱使 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很近,使家校沟通更加自然、融洽。但是,家长对孩子的 爱有时是不正确的,要么爱得过火,要么不到位。例如,当孩子没有完成教师布 置的任务时,教师会教育孩子: 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而有的家长怕孩子受批 评,竟主动替孩子开脱责任: 是我不好,我没有提醒他。 从而使孩子心安理得 地认为 完成老师的任务是爸爸妈妈的事,和我没有多大关系。 而有的家长则是 恨铁不成钢, 当众指责孩子: 你看别人怎么都完成了?你为什么忘了?从而使 孩子羞愧难当,自信心大受伤害。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要理解、肯定家长 良好的出发点, 不要使家长有挫败感, 同时要给家长一些帮助, 使他们能够

15、正确 运用他们的爱去教育孩子,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另外沟通是双向的, 精品 可编辑 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种原因, 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给教师 添麻烦等,不少家长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这对家校沟通十分不利。因此,教师 要鼓励家长采用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 掌握了世界。”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例如,用信函方式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信息虽然非常费事,但也有其独特的 适用面,写信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家长个性固执或性情暴躁,与其交谈, 难以形成共识,容易引起负作用,而用联系信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示方法, 容易被学生家长接受, 并触

16、发一些冷静思考, 从而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是遇 到不宜面谈的问题。如学生有偷摸、早恋等行为,向家长面对面挑明,一则家长 脸上无光、很尴尬,再则容易导致家长的过激行为,如打孩子。而通过家长联系 信,可以含蓄地指出学生在校内外的有关表现,分析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家长的 警觉和重视。 为了能够使我们和家长有效沟通,对大家说几点建议: 1、树立老师形象,多看关于教育学的书籍,以便随时能解答家长所提出的 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 2、提高自身的素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家长充分放心地将自己的孩 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同时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 3、与家长多沟通。孩子的学习及上课表现情况要及时向家长反馈,也可以 多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在家学习的情况,在家长面前要做到绝对专业、 敬业。 孩子在上课时的一些细小的情绪变化、或者今天孩子受到惩罚、 表扬都要及时与 家长沟通。 精品 可编辑 4、与家长的沟通和相处过程中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可以多与家长交流 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 不要涉及太多私人的问题及本部门内部一些老师之间的私 人事情。 5、不要随便向家长承诺一些老师个人不能确定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