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03695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借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 及相关法律依据 在诉讼与信访分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厘清信访与其它法 定途径之间的受理范围,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包括反映的情况, 提出的建议、意见或投诉请求),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 定途径”进行合理分流、依法处理。按照国阅2014 102号 会议纪要要求,现将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分类 梳理,形成如下基本框架: 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是指在诉讼与信访分 离的基础上,对信访人提出的投诉请求,能够通过信访渠道以外 的法定途径解决的,导入这些途径依法按程序处理;不能通过这 些途径解决、符合 信访条例 第十四条规定的,

2、作为信访事项, 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处理。判断是否“法定途径”,应符合 三个标准:一是由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做出明确 规定;二是一般应具备明确的主体、时限和操作程序等要素;三 是经过该途径处理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信访人通过信访渠 道反映的问题,按照信访目的可分为申诉求决类、揭发控告类、 意见建议类、信息公开类四类。依照“法定途径”的界定标准, 对申诉求决类、揭发控告类、信息公开类三类问题的处理有较明 确的法定途径,对意见建议类问题无信访渠道以外的明确的法定 途径。具体如下: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一、处理申诉求决类问题的法定途径 申诉求决类问题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法

3、规 或组织章程规定,向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 理申诉,要求重新做出处理或解决矛盾纠纷。处理这类事项的法 定途径主要有: (一)仲裁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 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 的裁决。 主要法律依据: 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水路旅客运输规则等。 例如: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或者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依据劳动争议调解 仲裁法,引导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反映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 股等流转发生, 或

4、者因收回、 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等,依据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引导其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 委员会申请仲裁。 反映承运人、港口经营人以及旅客在人员运送、行李运输 中发生的纠纷,依据水路旅客运输规则,引导其向仲裁机构 申请仲裁。 (二)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 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进 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主要法律依据: 行政复议法 、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 法 、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 例如:反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

5、社会保险登 记、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等问题,依据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 法 ,引导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反映因运送渣土不作覆盖,造成遗撒,或者临街工地不设 置护栏而被城管部门处罚的问题,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 理条例,引导其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三)行政裁决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 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 审查,并作出裁决。 主要法律依据: 专利法、 土地管理法 、 矿产资源法 等。 例如:反映专利使用费纠纷问题,依据专利法,引导 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裁决。 反映对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有异议,依

6、据土地管理法, 引导其向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申请裁决。 反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依据土地管理法,引 导其向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裁决。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反映矿产企业之间矿区范围的争议,依据矿山资源法, 引导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裁决。 (四)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 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登记等方式决 定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 主要法律依据: 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 道路交通事故 处理程序规定 、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房屋登记办法 等。 例如:反映身体残疾, 要求享受相关待遇的问题,依据伤 残抚恤

7、管理暂行办法 ,引导其向所在工作单位或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评残申请。 反映发生交通事故后,因责任不明确,而无法获得赔偿的 问题,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引导其向当地公安 部门申请确定当事人责任。 反映养子女因收养关系不确定,而无法上户口、上学的问 题,依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引导其向民政部门办 理收养登记。 对他人持有的房产证登记内容有争议,依据房屋登记办 法 ,引导其向房屋登记管理部门办理异议登记。 (五)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 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主要法律依据: 行政许可法 、 渔业法

8、实施细则 、 民办 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 例如:反映渔民被禁止入海捕鱼的问题,依据渔业法实 施细则,引导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 部门申请办理捕捞许可证。 反映筹办民办学校的问题,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 例 ,引导其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 (六)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机关作 为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 主要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 、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 刑事赔偿办法等。 例如:反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

9、要求赔 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引导其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 请。 反映监狱部门工作人员体罚、虐待服刑人员,要求赔偿的 问题,依据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办法,引导其 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反映行政编制的城管人员在执法中将商贩打伤,公安人员 在侦查案件过程中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法院枉法裁判导致无罪人 员冤狱多年等,可通过国家赔偿解决。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七)行政补偿 行政补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 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 主要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动物防疫法 、 蓄泄

10、 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等。 例如:反映承包地被征收,要求给予补偿的问题,依据土 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引导其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 登记。 反映养殖的家禽在禽流感防治中被强制扑杀,要求给予补 偿的问题,依据动物防疫法,引导其向畜牧兽医部门提出申 请。 (八)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是指在公民处于失业、贫困、年老或者疾病等特 殊状况之时,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政策的规定,赋予 公民一定物质帮助权益。 主要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条例、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农 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 军队抚恤优待条例 、 自然灾害救助条 例 、 公益事业

11、捐赠法 、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等。 例如:城市居民信访反映生活困难的问题,依据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引导其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镇人民政府提出低保申请。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村民信访 反映生活困难的问题,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引导其 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供养申请。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信访反映生活困难的问题,依据军队 抚恤优待条例 ,引导其向民政部门提出抚恤申请。 反映地震灾害后,重建住房困难的问题,依据自然灾害 救助条例,引导其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提出把救助申请。 (九)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

12、,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 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 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 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 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 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主要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法 、 人民警察法 、 传染病防 治法 、 国境卫生检疫法 、 海关法等。 例如:反映精神病人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依据人民警 察法 ,引导其向公安机关提出采取措施的要求。 要求对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采取必要

13、治疗和控制 措施的问题,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引导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十)特定类型的申诉 广义上的“申诉”是指宪法第41 条规定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 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因其 没有统一的处理程序,故无法作为统一的一种法定途径。但某些 特定类型的申诉途径,符合前文提出的三个界定标准,可作为法 定途径。 1具有行政复议性质的申诉途径。比如, 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 或者第三十条的规定给予的拘留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 罚

14、决定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上一级 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裁决;对上一级公安 机关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裁决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 公民出境入境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受公安 机关拘留处罚的公民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 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最 后的裁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理范围之外设立的独特申诉途 径。比如,海关办理申诉案件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法定期限 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或者不服海关行政复

15、议决定 但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海关提出申诉。 3内部申诉,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位成员对所受处分或处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 (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主要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 、 教师法、 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申诉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文化系统内部审 计工作规定、 交通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等。 例如:公务员信访反映不服开除决定的问题,依据公务 员法,引导其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 关的上一机关提出申诉。 教师信访反映无故被调离教学岗位、不服职称评定等问 题,依据教师法 ,引导其向教育部门提出申

16、诉。 大学生信访反映因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等问题,依据普 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引导其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 部门提出申诉。 某文化单位信访反映对审计结论不服的问题,依据文化 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引导其向上级审计机构提出申诉。 交通企业女职工信访反映企业安排她们从事超强度劳动 的问题,依据交通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引导其向所在 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十一)复查(复核、复审、复检) 复查(复核、复审、复检),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 国家机关(组织) 、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等作出的检查、评估、 鉴定、认定等结果结论有异议,向作出结果结论的机关(组织) 或上级机关(组织)请求重新审查、撤销或改变原结果结论。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主要法律依据: 专利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安全生 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 公证程序规 则 、 公证复查争议投诉处理办法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 租管理办法等。 例如:反映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 依据专利法 ,引导其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反映蔬菜检测结果弄虚作假的问题,依据农产品质量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