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036462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借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注: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正确处理滥用税收协定案例,另请参阅国税函 20081076号文;关于执行税收协定股息条款的有关问题,另请参阅国税函200981 号 文;关于执行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另请参阅国税函2009507号 文;关于如何理解和认定税收协定中的“受益所有人”,另请参阅国税函2009601号 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管理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 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2、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统称国内税收法律规定)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 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发生纳税义务的非居民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适用本办法,税收协定国际 运输条款规定的待遇除外。 本办法所称税收协定待遇是指按照税收协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按照国内税收法律规定应该履 行的纳税义务。 文件名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

3、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号国税发 2009124号 颁布日期2009 年 8 月 24 日 有效日期2009 年 8 月 24 日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第三条 非居民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凡未办理 审批或备案手续的,不得享受有关税收协定待遇。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为纳税人提供优质和高效服务,及时通过电话、面谈、网络、函件等多 种方式解答有关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税务咨询。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非居民是指,按有关国内税收法律规定或税收协定不属于中国税收居民 的纳税人(含非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个人)。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主管税务机关是指,对非居民在中国的纳税

4、义务,按税收法律规定负有 征管职责的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 第二章 审批申请和备案报告 第七条非居民需要享受以下税收协定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或者 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提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 (一)税收协定股息条款; (二)税收协定利息条款; (三)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 (四)税收协定财产收益条款。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 (以下称省级税务机关)根据本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负荷等实际情况确定后及时公 布,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九条在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提出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时,纳税人应填报

5、并 提交以下资料: (一)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表(见附件2); (二)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身份信息报告表(分别企业和个人填报,见附件3和附件 4); (三)由税收协定缔约对方主管当局在上一公历年度开始以后出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四)与取得相关所得有关的产权书据、合同、协议、支付凭证等权属证明或者中介、公证 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 (五)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其他资料。 在按前款规定提交资料时,非居民可免予提交已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的资料,但应报告接 受的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和接受时间。 第十条同一非居民的同一项所得需要多次享受应提请审批的同一

6、项税收协定待遇的,在首 次办理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后的3个公历年度内(含本年度)可免予向同一主管税务机关就 同一项所得重复提出审批申请。 前款规定的同一项所得是指下列之一项所得: (一)持有在同一企业的同一项权益性投资所取得的股息; (二)持有同一债务人的同一项债权所取得的利息; (三)向同一人许可同一项权利所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 本条第一款所述同一项税收协定待遇是指同一税收协定的同一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不 包括不同税收协定的相同条款或者相同税收协定的不同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 第十一条非居民需要享受以下税收协定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的,在发生纳税义务之前 或者申报相关纳税义务时,纳税人

7、或者扣缴义务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一)税收协定常设机构以及营业利润条款; (二)税收协定独立个人劳务条款; (三)税收协定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 (四)除本条第(一)至(三)项和本办法第七条所列税收协定条款以外的其他税收协定条 款。 第十二条在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备案时,纳税人应填报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报告表(见附件1); (二)由税收协定缔约对方主管当局在上一公历年度开始以后出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其他资料。 在按前款规定提交资料时,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可不再填报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

8、 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9 号)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非居 民企业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报告表以及其他已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 交的资料。 第十三条非居民发生的纳税义务按国内税收法律规定实行源泉扣缴的,在按本办法第十一 条规定备案时,纳税人应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应该填报、提交的资料, 由扣缴义务人作为扣缴报告的附报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三章审批与执行 第十四条 税务机关在接受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后,应分别情况进行以下处理: (一)主管税务机关不是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但接受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有

9、权审批的税务机关的规定直接上报或层报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 (二)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可以要求或委托下级税务机关调查核实有关的情况; (三)对按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不予受理的审批申请,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应当及时书面告 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决定及理由; (四)审批申请及提供的有关资料存在不准确、不齐全等不能满足审批需要情形的,有权审 批的税务机关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更正或补正。 第十五条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可不予受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审批申请: (一)按国内税收法律规定不构成纳税义务的所得事项; (二)申请享受的税收协定待遇不属于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应该审批的范围; (三)提出审批申

10、请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可以追补享受 税收协定待遇的时限; (四)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供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符合要 求,且在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通知更正或补正后90 日内仍不补正或更正,又无正当理由的;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五)其他不应受理的情形。 第十六条在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接受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之日 起的下列时间内,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应做出审批决定(包括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 申请人审批结果;做出不予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或者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暂不享受税收协定 待遇决定的,应说明理由: (一)由县、区级及以下税务

11、机关负责审批的,为20 个工作日; (二)由地、市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为30 个工作日; (三)由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为40 个工作日。 在前款规定期限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 个工作 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在本条前两款规定的时限内未书面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的,视同有权审 批的税务机关已做出准予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审批。 第十七条在审查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时,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发现不能准确 判定非居民是否可以享受有关税收协定待遇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暂不执行有关税收协定待 遇及理由,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税务机关

12、报告;需要启动相互协商或情报交换程序的,应同 时按有关规定启动相应程序。 处理前款所述上报情况的各级税务机关应在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工作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 并直接或逐级通知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或者完成再上报程序,直至层报国家税务总局。 第十八条在取得准予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后,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可在申报纳税时按 照审批决定执行,但应填报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报告表(见附件5),向主 管税务机关报告实际执行情况。 第四章 后续管理 第十九条非居民已经按照本办法第二章和第三章规定完成备案或审批程序,并已实际享受 税收协定待遇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应按本章规定继续做好非居民享受税

13、收协 定待遇后续管理工作。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第二十条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按照本办法规定已报告的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分别以下情 况处理: (一)发生变化的信息不影响非居民继续享受相关税收协定待遇的,可继续享受或执行相关 税收协定待遇; (二)发生变化的信息导致非居民改变享受相关税收协定待遇的,应重新按本办法规定办理 备案或审批手续; (三)发生变化的信息导致非居民不应继续享受相关税收协定待遇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立即停止享受或执行相关税收协定待遇,并按国内税收法律规定申报纳税或执行扣缴义务。 第二十一条 在中国发生纳税义务的非居民可享受但未曾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且因未享受该本 可享受的税收协

14、定待遇而多缴税款的,可自结算缴纳该多缴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向主管税务机 关提出追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申请,在按本办法规定补办备案或审批手续,并经主管税务 机关核准后追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退还多缴的税款;超过前述规定时限的申请,主管税务 机关不予受理。 按前款规定取得的退税款属于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减免退税,不退还利 息。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已经享受或者执行了有关税收协定待遇的,应该取得并 保管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凭证、资料,保管期限不得短于10 年。 第二十三条主管税务机关应收集和保管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备案以及执行情 况有关的信息,确保有关数据完整

15、和准确,并建立与反避税调查、税收情报交换、税务检查 和相互协商等国际税收管理程序间信息共享和互动的动态管理监控机制。 各级税务机关应做好所负责辖区内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情况汇总统计工作,按年向上级 税务机关填报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汇总表(见附件6)。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应通过审核评税、纳税检查、执法检查等征管或监督环节,根据执行 税收协定风险,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从非居民已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含备案类和审批类)中 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核、复核或复查,审核、复核或复查内容包括: (一)非居民是否符合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 手段骗取税收协定待遇

16、; (二)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条件发生变化的,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正确的税务处理;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三)是否存在未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自行享受协定待遇的情况; (四)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是否正确履行了本办法规定的审批职责,审批决定是否恰当; (五)是否存在其它未正确执行本规定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在审查非居民已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情况时,主管税务机关发现报告责任人未履 行或未全部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报告义务;或者需要报告责任人在其已提供资料以外补充提供 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的其他资料的,可限期要求报告责任人提供相关资料。 本办法规定的报告责任人包括按有关规定应向税务机关报告信息或提供资料的纳税人、扣缴 义务人或其他相关责任人。 第二十六条在处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各项工作中,税务机关之间(含国家税务机 关与地方税务机关之间以及跨地税务机关之间)应相互支持和协助,努力实现信息共享。 有关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信息管理涉及多个主管税务机关或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的, 各税务机关可要求其他相关税务机关协助查证信息;被要求的税务机关应自接到协助查证要 求之日起 20 日内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