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项目正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003571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项目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炭项目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炭项目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炭项目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炭项目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项目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项目正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煤炭中转中心开发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建单位概况西秀区是安顺市最大的煤炭能源地区,同时也是安顺市主要中心城区,是全市物流中转干线综合能力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煤源基地之一,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投资人 柴经理 拟投资1.2亿元,组建贵州安顺xx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安顺煤炭经营销售,旨在巩固、拓展西秀区煤炭储配中转,并与多家煤矿、集团形成意向战略伙伴关系,确保和推进公司煤炭中转量的持续、稳步和大幅增长。 公司将本着以扎根安顺,拓宽发展空间,拟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集煤炭堆存、粗、精配于一体功能,有效促进西秀煤炭中转量大幅提升,使公司通过增量获得投资收益,将公司

2、煤炭中转主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并努力将其打造成西秀区乃至安顺市最大的煤炭储配中转基地。(三)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工业园区(黄果树铝厂旁),项目建设用地100亩。安顺市西秀产业园区是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实体化的产物,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北面,初步规划面积20.97平方公里,已启动7.1平方公里,设置特色食品、生物制药、现代材料、装备制造、运输物流、中心商务、孵化培育等功能区,与市中心、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入口均在5公里以内。区域内交通发达、便捷,是贵州中西部交通枢纽,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

3、路和清镇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军民两用黄果树机场,形成航空、铁路和公路协调发展的交通网络。本项目总建设占地100亩。(四)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投资人: 柴经理(五) 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用地66667平方米(约100亩),其中:9米高堆存车间、精粗配车间、设备维修站、停车场33000平方米(为钢结构大栅),办公场所2000平方米(含化验、质检室共四层),员工住宿1000平方米(二层),食堂、洗浴等辅助建筑物1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亿元,用于土建、煤炭运输、储存、配煤、计量、集控、煤场给排水、供配电、场内道路、煤场周边防风、配煤检测、化验、综合办公生活配套设施等。(六) 项目

4、建设年限项目自2012年5月起至2013年4月止共十二个月。(七)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 设备设施购置费 3880万元土建工程费 401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1630万元流动资金 2000万元预备费用 480万元(八) 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7.8亿元,年净利润4280万元,实现税收17420万元,并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一) 项目背景从去年3月份开始,安顺发电厂堆煤场内的煤就在逐渐变少,电煤价格保持高位攀升,已经威胁到火电厂的运营。据了解,全省几乎所有的火电厂都遇到类似的困难。7月以后,在严重干旱导致水电停机、以及电煤供应下降

5、的叠加影响下,贵州电力供应保障变得越发艰难。为应对“电力供应完全依靠火电支撑,电煤生产供应形势严峻”局面,2011年8月起,我省开始着手制定电煤供应改革方案,从调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对电煤进行补贴,到协调电煤供需,一场关于“电煤”的保卫战逐渐拉开。要保障火电生产,关键在“电煤”。为此,省委、省政府果断采取措施,目标:“保障电煤”供应。2011年9月2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召开全省电煤应急保障工作会;10月7日,赵克志再次主持召开全省电煤保障专题会议。短时间内两次会议关注的均为电煤供应问题,重点是贯彻落实“省内电煤供应新机制”。他要求,“要用统筹的办法进一步抓好应急措施的落实,保障电煤供

6、应,确保到2012年6月30日省内不拉闸、不限电。”根据“省内电煤供应新机制”这一改革方案,我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方法由“从量计征”(吨煤30-50元)调整为“从价计征”(幅度为10%),并对出省原煤、洗混煤每吨征收200元的二次煤调基金。对火电企业发电每度补贴不少于5分钱,同时,清理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种涉煤收费。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金属及采掘行业首席分析师蔡宏宇看来,贵州之所以在率先实行“从价计征”,主要的原因在于,今年以来贵州省内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安全形势严峻,提高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可以提高煤矿生产成本,间接提高准入门槛。此外,水电在贵州省内占比较大,下半年以来贵州

7、水电出力严重低于往年,冬季来水将继续偏枯,电力供应形势严峻;持续亏损使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足。提高价格调节基金可以用于补贴亏损火电企业,提高发电积极性。为将电煤供应新机制真正落到实地,省经信委组成督查组,分别赴省内各地,就电力生产和电煤保障应急临时调节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省电煤保障专题会议的召开,省政府对连续10日未完成电煤供应或采购计划的煤炭企业负责人的约谈等等,一系列措施的重磅出炉,使我省电煤供应开始回升、进大于耗、库存上升,省内电力供需紧张的矛盾明显缓解,电煤供应逐渐平稳。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发展工业势必导致用电量大增,1度电所产生的GDP为15元,反之则每增加15元的GDP也需要增

8、加1度电。电力是工业的基础,而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进程却正受到到电力、尤其是电煤供应的掣肘。能否顺利破解“电煤困局”不仅事关工业快速发展,更事关全区发展全局。面对2012年汛前乃至全年电力供应都将面临严峻局面,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生产要素供应,以电煤体制改革为重点,努力理顺区域煤电关系,逐步推进我区电煤市场化,千方百计实现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因此,在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进程中,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要针对工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问题果断改革,破除旧体制、机制对西秀工业的束缚。比如煤电体制问题,在长期以来“计划电、市场煤”的背景下,以行政强制干预的手段已难以为继,电煤保障甚是艰难,已经严重束缚

9、了贵州经济发展,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去研究、去突破,努力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煤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十二五”期间,煤炭产业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西秀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顺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对于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充分发挥我省“水火互济”的资源组合优势,平衡区域煤炭需求,支撑煤炭相关产业和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当前贵州电煤供应紧张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做好电煤供应保障工作迫在眉捷。电煤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保障电煤供应,直接关系到西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全局,直

10、接关系到西秀工业强区战略顺利实施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广大职工稳定就业。尽快扭转当前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实现全区经济目标,完成各项任务,为“十二五”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处于电煤供应保障应急时期,广大煤炭、火电企业,不管是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地方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切实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一道,突出增产保供措施,全力扩大电煤生产供应,保障电煤储备,确保电煤和企业生产用煤量,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十二五”,我区煤炭产业及电煤流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

11、12】2号)、省经信委关于支持安顺市2012年提速工业发展的意见和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重大部署,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硬环境加速改善,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次是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日趋完善,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速能源储备中转产业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国发2号文明确指出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加强“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电源点建设,加快建设安顺三期等一批大型坑口电厂和路口电厂等等,安顺已成为国发2号文件的重点支持城市,而西秀区作为安顺市的中心城区,

12、其发展可想而知。继续搞好“西电东送”,既促进自身发展,又支持东部和周边省份的发展。努力探索电力改革发展新路子,确保能源输出地的利益,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电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煤保障工作,下发文件,对电煤保障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责任主体,要求县区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抓好落实,全力以赴保发电、保电煤供应,迅速扭转耗大于进的局面。并及时组织召开电煤工作协调会议,要求煤矿企业在当前特殊形势下,把电煤供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停止外运煤炭,保证辖区内现有存煤全部供应给安顺电厂。要求交通、公安等部门疏通煤炭运输道路,排除障碍,为运输车辆“开绿

13、灯”,减少流程,确保各地存煤高效、有序地运往安顺电厂。煤炭是国家重要战略储备物资,更是工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目前,我区没有一个大型的电煤储存、配煤、中转基地,这将严重制约区域内电厂、工业的发展,本项目建设是西秀区乃至安顺市能源安全战略的需要,是解决煤炭运输不匹配的需要,是西秀区资源整合及优化电源规划布局的需要,是实施专业化动力配煤及满足燃煤环保要求的需要,是顺应我国煤炭市场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项目将成为西秀区乃至安顺市最大的各煤炭用户的后方储存中转基地,可节约运输成本,解决电厂电煤储存不足和缓解企业用煤紧张等问题。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朝“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

14、,这对于促进西秀区乃至整个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极为必要。(三)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产业园区(黄果树铝厂旁),项目占地100亩,西秀产业园区内三通一平,水电设施、管网通讯齐备,建设条件良好。1、地理位置安顺市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位于贵州省中西部,介于东经1054430-1062131,北纬255632-262650之间。东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贵阳市及毕节地区,东西宽133公里,南北长142公里,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全市处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级状、大斜坡地带、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上

15、,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状。全区海拔高度在1102m-1695m之间,相对高差为593m。安顺市处在贵州衔接中、西部的锁钥之地,是黔中经济带向西延伸段,又是贵州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区域,自古是黔西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扼锁滇黔”之称,区域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腹地,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以西90公里,总面积为1724平方公里。是地级安顺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80余万人。西秀区历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成至今,已达六百余年。

16、西秀区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区,是贵州西线旅游中心,早在1985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周边环绕国家级四大风景区:世界著名黄果树大瀑布及天星桥景区、“水上石林”龙宫景区、“高原明珠”红枫湖、“天下第一洞”织金洞。全区自然风光弘富,人文景观别致,民族民间风情多姿多彩,被誉称为“旅游线上的明珠”、“蜡染之乡”、“地戏之乡”、“屯堡文化之乡”。西秀区交通发达、便捷,是贵州中西部交通枢纽,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和清镇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军民两用黄果树机场,形成航空、铁路和公路协调发展的交通网络。2、气候条件西秀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