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003487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 实验题(含答案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专练10实验题一、填空题1、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时,小红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按图中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1)图中缺少的仪器是_,其作用是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2)过滤时,发现速率太慢,原因是_。(3)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需要再过滤一次。若两次过滤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答出两条)。(4)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她高兴地说:“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

2、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过滤时常用_做过滤层,在生活中还可以用_代替;(2)图1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操作可能是_(一条即可);(4)对实验改进后,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的物质是_;(5)如图2是同学们制作的一种简易净水器,利用该装置处理河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活性炭起_作用,通过该装置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取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图1和图2实验后得到的水_(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请说明理由_。3、下图分别为“水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据图回答一下问题:(1)图实

3、验中关闭开关K后,观察到甲、乙两支试管里都有气体产生。理论上甲、乙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_,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物质外,还是一个将_能转化为_能的过程。(2)图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_。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根据该实验分析,其理由是_。4、请仔细观察下图,是测定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的实验,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1)实验A中锥形瓶底部预先铺一层薄薄的细沙的目的_(2)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4、(3)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_,气球现象是_,装置放回天平后天平_(4)上述三个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_,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均填实验装置序号)(5)实验B中,最终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_气体逸散空气中,最终没有称量到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6)实验C观察到烧杯内_色固体(铁钉)表面产生_,溶液由_色变成_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7)由实验A、B、C可知要设计探究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方法是_。5、如图所示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2)B实验中两支蜡烛依

5、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3)某同学想用C装置所示的实验证明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此装置需如何改进_。(4)D装置所示实验能实现的实验目的是_。6、如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

6、)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5)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标出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7、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_。(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_;气球的作用是:_。(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_ 。(4)反思:白磷燃烧 _(填“遵守”或“不

7、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_ ;该反应的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g.(6)某同学用 图B 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_(只写一条)。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1)乙中发生的现象是_;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_(写出一组即可

8、)。(3)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则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9、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1,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是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

9、(填序号)。A RAg B RCu C RFe D RH10、安琪同学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 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表面的现象如表所示。观察对象现象干燥的普通铁丝没有明显变化潮湿的普通铁丝_潮湿的纯铁丝没有明显变化(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3)通过对

10、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和_。(4)雨后郊外的路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填字母)A 立即晾晒干 B 涂油漆 C 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11、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所示的实验,并归纳出碱的通性(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1)图2中实验后某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则试管中原来盛有的物质是_;(2)图1中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蓝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3)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能用铁器盛放氢氧化钠固体,原因是_;(4)写出上述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

11、式_(写出1个即可);(5)归纳通性的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6)不同碱具有相似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氢氧化钠则不能,其原因是_。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画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填化学式);(3)当溶液的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

12、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_色。13、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溶液白醋盐酸食盐水草木灰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_;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_,该汁液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14、结合下列与铁有关的实验,回答问题:(1)A实验中,按照图示实验,容易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2)B实验中,有关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3)C实验中,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而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4)D实验中,a与c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评卷人得分二、实验,探究题(每空? 分,共? 分)15、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则气密性良好。(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