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013374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电子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长春南关二班 高璐,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物质会发生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铁钉表面出面红色固体,Fe+CuSO4= FeSO4+Cu,没有变化,没有变化,M烧杯+M硫酸铜+M水+M铁= M烧杯+M水+M剩余硫酸铜+M剩余铁+M硫酸亚铁+M铜 M硫酸铜+M铁=M剩余硫酸铜+M剩余铁+M硫酸亚铁+M铜 M参加反应的硫酸铜+M参加的反应铁=M硫酸亚铁+M铜,结论: 变化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变化后物质的总质量。,他们的理解正确吗?,他们的理解正确吗?,冰冰同学: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因此这个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他们的理解正确吗?,他们的理解正确吗?,注意: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只解释质量变化,不解释体积变化;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即不是反应物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生成物(如气体、烟)是否逸散到空气中,有无遗漏。,探微求知,通电分解水,氢原子,氧原子,探微求知,通电分解水,氢原子,氧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质量守恒,变,微观,(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定律,宏观,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不

3、变,原子,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种类,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可能不改变。,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课本92页的“活动与探究”中的两个实验。实验前,请先猜测一下,实验后天平是否平衡?,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产物部分或全部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如何改进实验? 把实验改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前后分别称量密闭容器的质量。,分析:H2O + CO2 淀粉 + O2,例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H O C,O,C,H,(提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 ,H,O,3.质

4、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推断物质的组成,确定化学式,例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2O2 = N2 + 2 H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H3 C. NH2 D. N2H2,D,X+ H2O2 = N2 + 2 H2O,N H O,2 4 2,H O,2 2,N H,2 2,故X的化学式为N2H2。,(提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简单计算,例3、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克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 8克 B、18克 C、10

5、克 D、无法确定 例4、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克 B、12.6克 C、6.6克 D、14.9克,B,A,27.5g,17.9g,=,+氧气的质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别漏了我,解释现象,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都是有机物(含有、等元素),它们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些骗子称,他们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要在水中加入这种催化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变成燃料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请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驳斥这种谎言的荒谬之处。,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氢、氧元素不可能变为燃油中的碳元素,

6、因此“水变燃油”是谎言。,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确定该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判断化学变化类型,+9,-40,+20,+11,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_ 物质的质量总和;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的性质;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物质的分子总数。,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越来越小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E.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 总体积小于200ml,C E,4、蔗糖在隔绝空气的密闭

7、容器中加热, 生成水和炭黑,请问组成蔗糖的元素? 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 CuO B.CO2 C.H2O D.MnO2,D,C、H、O,6、我国“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一氧化氮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2H4+2NO 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点燃,A. N2 B. NO2 C. NH3 D. N2O,A,推测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7、火炬“祥云”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5O2 3CO2+4H2O, 则X是由 组成的。,点燃,C、H元素,8、把

8、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克装入大试管后,给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1.2克,试计算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4.8克,推测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在该反应中的作用可能是 。,-12,-32,+44,0,化合反应,催化作用,二.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O2 CO2,点燃,读作: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2.表明了

9、反应中各粒子的数目比,C+O2 CO2,点燃,1 : 1 : 1,读作: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表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C+O2 CO2,点燃,12:32 : 44,读作: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请说明此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2 : 2 : 1,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68 : 36 : 3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g氧气与32g碳充分燃烧能生成64g二氧化碳”这句话对不对?说明理由。,32份质量的氧气只需要12份质量的碳就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32g氧气只能消耗12g的碳、生成44g二氧化碳,还有20g碳没有参加反应。因此,这种说法不对。,C+O2 CO2,点燃,12:32 : 44,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明了反应中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3.表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