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0828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9月2013年8月丹阳市马相伯学校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一、 学校概况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原胡桥中学、胡桥中心小学整合而成。2009年上半年开始规划筹建,至2009年8月底校区改造基本结束。学校报请埤城镇党委政府、丹阳市教育局批准,经马相伯后人授权定名为丹阳市马相伯学校。2009年11月28日,丹阳市马相伯学校成立庆典取得了圆满成功。学校占地面积41.6亩,现有教学班级19个(小学部12个班级,中学部7个班级),在校学生600余名,教职员工86名。结合马相伯先生的思想精髓,学校以“爱国进取”为校训,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求真、惟诚、实干”的校风和“民主、博爱、超越”

2、的教风。学校正以马相伯学校的成立为发展契机,规范管理,不断创新,力争实现一个又一个超越。二、 发展优势1、学校独特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依托。丹阳市马相伯学校在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马相伯后人以及复旦大学的帮助和支持,马相伯文化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马相伯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教育理念对我们学校来说,是一笔相当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同时,马相伯学校的创办象一条纽带,把我校和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复旦附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加强学校之间的教交流与合作,引领教师不断成长,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九年一

3、贯制办学体制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队伍正在不断地磨合与融合之中,小班化教学模式正在积极有效的探索之中,这些都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3、学校特色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方面,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立校”不仅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而且逐步形成植根于马相伯先生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办学优势,使马相伯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融马相伯文化与本地的生态文化于一体,有利于引导师生追求“爱国进取”的境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学观和审美观,引导学生好学、乐学、思学、会学。另一方面,学校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教师资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根雕制作、乒乓球教学

4、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办学特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三、困难与挑战1、名优、骨干教师相对不足,其辐射效应难以形成。近年来,尽管学校一直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着力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以及专业发展的引领,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勤勉敬业的作风,但教师队伍中名优、骨干教师不足,年级与年级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中学部与小学部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2、生源结构不够理想。近几年来,许多优质生源流向城区,形成了“生源流失教学难提升生源再流失”的非良性循环。由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外籍学生数量增多,这些都

5、给学校管理、学校跨越式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今后三年,我校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文化立校,特色兴校”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弘扬马相伯先生的爱国精神为导向,以挖掘马相伯思想的时代内涵为主题,贴近实际强化德育工作,贴近生活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构建校本特色资源,进一步完善师生人格,彰显传统美德,进一步形成“刻苦学习,要求进步,关心集体,助人为乐 ,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良好风尚,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师生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并积极实践“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发展为前提,使师生的潜能得到科学的开发

6、和健康的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尽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舞台,让他们的长处得以发挥,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职、人尽其才。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1、办学目标:今后三年,要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精化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层次,着力于学校内涵发展,把学校办成校园文化鲜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高素质,管理有品位的人民满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培养目标:小学部:经过六年的环境熏陶、系统教育和规范自律,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心理健康,学习兴趣浓厚,行为习惯良好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中学部:注重小学与中学阶段的教育衔接,注重个体差异以及七、八年级与九年级学生

7、的差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学有所得、习惯好、负责任、有志向的合格的初中生。二、 具体目标1、学校管理。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关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在校长室领导下的行政处室、小学部和初中部、学科组纵横协调的学校管理体系。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五严”规定等为依据,健全德育、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逐步形成精细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师教科研、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考核办法,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坚持多劳多得、成绩优酬,重点面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使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能真正促进学校

8、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的定力、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完善学校聘任、考聘、分配和激励等机制,形成合作、竞争、有效的工作氛围。2、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结合每一年的教师节大力宣传先进教师事迹,营造“社会尊师重教,教育回报社会”的氛围。加强教师爱岗敬业、爱校爱生、自律进取教育,坚决纠正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不正之风。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正确树立“三观”:事业观、生活观、价值观。把师德师风建设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的发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进行学历再提升。争取在三年内,有更多的青年教师在省、市学科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切实做好退

9、休教师的各项工作,退教协会定期开展活动。3、德育工作。根据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努力建立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九年制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通过学科渗透和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搭建树立自信、收获成功的平台。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规范建设,发挥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用三年时间完成一轮班主任小本培训,进一步刺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要求根据19年级,不同的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班主任及每一位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办法,商讨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待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勤于探索、热爱集体等好习惯教育。加强与学生

10、的真情沟通与对话,使德育能够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4、教学工作。加强“活力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师生立足于课堂,坚守课堂阵地,向课堂要效率。更加关注生命,着力培养活力教师、活力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活动,着力于探讨师生互动激发的生动和灵动,着力于探讨“减负”之后的增效,使“活力课堂”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注重小学和初中的差异,注重小学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差异,七、八年级与九年级的差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扎实推进课改,高度重视富有年级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科技教育,加强书法艺术教育。5、科研工作。制定并逐年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分学科三年教学

11、固化和基本要求。健全“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科研网络,以问题促课题,争取在三年内申报立项省级课题一个,完成镇江市级课题马相伯爱国思想对于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的研究与结题,丹阳市级课题5个,教师课题参与率达80,逐年提高成果质量。6、后勤保障工作。加强食堂建设,校产管理实现“数字化”, 开源节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和安全工作台账,确保今后三年内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创建丹阳市平安校园;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推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常规管理和校务处理;关注校办企业的发展,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一、德育工作

12、工作目标: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马相伯老先生的“爱国、进取、自理”思想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以体验性的德育活动为抓手,寓教育于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之中;从细节教育入手,夯实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九年的教育,使学生最终成为知书达礼、自信文明、健康自律的爱国小公民。工作措施1、定好德育科研课题,充分发挥名人的教育效应。将德育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马相伯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课题,注重德育的实践性、生成性;加强德育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积极开发德育资源,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育人的氛围,构建全员、全方

13、位育人的格局。2、恪守“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理念,在小学部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学习成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三成长”思想,编辑“”文化校本教材,设立“三成长”文化墙,指导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三成长”理念,哺育学生成人成功。结合中学生思想实际,在中学部施行“三成人”教育,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成为“爱国勤奋的人、健康发展的人、拼搏进取的人”的德育思想教育,把“做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中,编辑“三成人”文化校本教材,以中华美德故事为载体美化校园,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成人成才。3、构建九年制德育教育体系,完善九年制德

14、育教育工作。为教师开展德育研究、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进行有效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案的落实铺平道路。其中特别要做好中小学衔接的固化工作,坚持每年九年级教师与六年级教师的对口交流。形成真正一体化、整体化教育的新局面。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人人德育、事事德育、处处德育、时时德育”的全员德育、细节德育、过程德育的理念。2010年上半年,尝试在部分年级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2010年下半年起在中学部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三年内,全校100%地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导师辅导学生的普及面达到50%以上。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拓班

15、主任工作新局面。出台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方案,推行班主任工作人人胜任制。每年坚持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打造一支“三懂三会”(即“懂教育规律,懂学生心理,懂教育方法;会做学生思想工作,会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班主任队伍。每年坚持 “最佳班主任”的评选,建立优秀班主任奖励基金。 6、提高常规管理效益,积极从文明礼仪、仪容仪表、卫生环境、一日常规、量化评比、德育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成长,学会做人”。坚持对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把“鞠躬问好、举止规范、掌声迎送客人”等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形象窗口和常抓不懈的主题。通过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自觉恪守校园规则、举止文明大方、阳光蓬勃

16、向上的合格学生。7、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为主渠道,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改善我校办学的外部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风气。使社会对学校工作满意度连年攀升。8、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提倡特色化班级环境布置,各班根据各自的快乐中队活动宗旨,布置适宜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二、教学工作工作目标: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以“根雕盆景”校本课程的开设带动其它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推进;加强各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切实摸索到一配套行之有效的各年级达标过关的操作要领,功在平时,力争在三年内教学质量达市中等水平。工作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