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997484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中重要课题之一。课堂提问的效率和功能优劣关系到学生素质是否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否作为核心素质来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经过一年多对课堂提问行为进行观察,发现英语课堂提问存在许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提问“无意义”现象。提问的内容没有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而是提一些与课堂教学目标无联系的问题,随随便便提一些走过场的并且浪费时间的无效问题,造成教学不严密。2、提问“放鞭炮”现象。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朝着本单元内容的某环节进行时,突然提出与学生思维脱节的问题,来一个

2、380度的急转变,进入所谓教学的新环节,使人感觉转入新内容学习时太突然,摸不着边,不流畅,缺少衔接的艺术性和逻辑性。3、提问“不公平”现象。提问优生、尖子生多,提问后进生少,提问前排中间多,提问后排,尤其后排两角落少。4、提问“走过场”。提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落实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遇到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时,或者学生答错时,就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现象,缺少耐心,一心想着教案中备好的内容要完成,没有考虑让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知识,而是教师自己在表现,存在着教师自己为中心的教学现象。5、提问内容“表层”化。提问多数是“yes”、“N0”一般问题,或者是课文的表层理解的识记性问题,

3、缺少深层理解的开放性问题。6、提问方式“单一”化。教师大多采用“教师整体学生”和“教师个体学生”的师生问答,较少采用“学生学生”,“小组小组”,“学生教师”的提问形式。7、先点名,后提问。先点名,后提问方式一是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给被点名学生压力,感到突然袭击,没有思考的时机。8、提问评价简单化。以下表一是某教师在高一某班课堂教学中某教学片段的提问、问答方式和问答管理方式。(单元:Unit 6 Senior One, 话题:Good Manners 中的阅读课 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表一:提问、问答方式和问答管理方式序号问 题问答方式问答

4、管理方式1What are rules for being polite in China culture?先点名学生一时答不出,自己代答2How about the west? Match A with B after reading.叫未举手者答评价“yes”,随后在幻灯片上给出答案3What are the devices for eating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s?集体集体回答不清晰,教师自答4How is the table laid?先点名学生看书读答案,教师重复学生答案5Find out the right order of dishes and n

5、umber them.集体学生回答有对有错,教师告诉答案6What does the dinner start with?先点名学生照教材读7Is it good manners to eat before others start eating?集体教师评价“yes”8How much soup can we drink after the starter?先点名学生参照教材回答教师评价“right”9W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part of the main course in Western Country?先点名教师评价“yes”10What

6、is the difference of toasting in China and in Western countries?先点名学生按教材回答,教师评价“good”11Will table manners change?集体教师评价“yes”12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not sure what to do?集体部分学生回答,教师重复答案,补充完善答案13Which is polite or impolite of the 8 behaviors?集体部分学生回答部分内容,多数学生不开口,教师自答。这位任教一年多的年轻教师的提问主要存在四大问题。第一,提问

7、方式基本先点名后提问和向集体提问两种。教师没有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先提问,后点名,学生会拥有思考的时间,能增强信心,能反映出真实水平,能感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部分问题属于表层理解的识记性问题,很少为拓展性问题,难引起学习兴趣,更难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第三,教师的评价简单化,甚至干脆以自己代答,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回答尽管不全面,但要尽量启发,帮助他完成,耐心点拨或给些时间思考,或将原先的问题降低难度,鼓励学生再次回答,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第四,缺少全体学生发展的意识,见表2该教师提问学生的分布与中年教师提问学生的分布对比的平面图。(注:年轻教师提问的分

8、布标志为,另一位中年教师的提问分布标志为O,教学话题相同 Table Manners,每格为一位学生就住位置。)表2:被提问学生的分布对比图年轻教师基本关注中间的学生,忽略两边和前后学生。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是目前新课程的重要课题,虽然有许多专家和同行对此进行了教多研究,但随着英语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的提问是非常有意义的。二、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1)趣味性。安纳托弗朗斯(Anatole France)说:“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目的,教师常在上课起如阶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9、目的是以有良好的开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如学习Places of Interest 时,教师开课可以提问“Vocation is coming. How will you spend your Summer Vocation?” 或 “ Ill have a long holiday afte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 dont know what to do and where to go.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又如学习 “Inventions” 时,开课可以提问: “ What comes to

10、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e word invention?”。这些问题与话题有联系,给教学做好了辅垫,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话可说。设计问题要新颖,难度适中,要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性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2)目标性。在45分钟内,教师通过巧设问题,完成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性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所提问题要具体、明晰、表达清楚,学生一听就懂,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每个提问都有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张正东教授的教学技巧新说第十章问答技巧中之一就是提问题要“切中要害”。他指出,问题应落在实处,如关键词语之类的聚合点上。为了切中要害,问题一定要使学生操练到语

11、言技能或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如Olympic Games 话题学习的语言知识目标重点之一是every four years的用法。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提问: “How often is Olympic Games held?,引出“every”,再插入短时间的问答练习:“Could you tell me how often do you wash your hair?”。学生答:“every three days”, “every two days”。当答 “每两天”时,教师抓住学习语言知识时机,说;“Thats to say, you wash your hair every other

12、 day.”。 这样就自然地将语言知识目标融合在整体理解话题的内容中。3、启发性。某教师在省级比武课上“Inventions”阅读课,要帮助学生理解“think outside the box” 时,设计这么个问题进行引课: “ How do you divide 13 oranges between 9 children fairly?”,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答案多种多样。某生回答: “Orange juice can be divided into 9 children fairly.”。这种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空间,给学生提供高级思维的机会,又为接着要学习的 “think out

13、side the box” 思维策略有了初步的认识。4、探究性。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同伴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常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问题往往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理解阶段,或者课文的事实性整体理解的发展间段。目的是使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拓展。例学习“Living with disease”话题时,学生学习了有关AIDs的课文后,教师要求小组思考“What other serious problems in our life?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14、 serious? Why?” 。小组互动后,得出有吸毒、偷窃等社会问题。5、思想性。教学过程要渗透德育。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渠道。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主要任务。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设计有思想教育意义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给予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如在教“Olympic Games ”时,通过提问,我们能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通过讨论,答案有a. study hard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b. learn English well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foreig

15、ners; c. do the propaganda(宣传) work; d. collect some money for the Olympic Games; e. do the service work等,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教“Living with disease”时,教学生关爱弱者,帮助患爱滋病人,教育做一个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6、逻辑性。提问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为标准,根据知识迁移i +1的理论,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逻辑性强的问题或问题链(questionaire)。问题链方法是以问题为主,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问题再解决问题为教学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通过不断深化和逐步推进,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意识。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高一摸块1的Friendship 单元的阅读课Annes Best Friend 教学中引课的问题链 : What is this (sign of Nazi Party)? Who 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