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997470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新策略黎嘉圆 梧州市第一中学内容摘要: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词汇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石,在学困生身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结合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收效甚微的探讨,从情感和课堂教学两大方面研究出转化学困生的新策略。关键词: 学困生 词汇 情感 课堂教学 策略一、 引言1、 学困生的定义学困生不能称作差生,后者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把成绩差等同于智力差。新课程改革中的学困生泛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达到大纲规定,与实际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的学生。学困生的学习很困难,但有进步的潜力,在一定的补救条件下可以转化,其定义视

2、角着眼于未来,是“找光明”和“自我比较”的结果。2、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何谈语言。正如Wilkins所言:“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既然词汇在语言运用中是负载信息的主体,那么词汇教学就成了转化学困生成功与否的关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言知识目标词汇要求共九级,转化学困生最起码使其达到六级水平,即理解和掌握3000个左右词汇和400-500个习惯用语。 二、 调查现状本调查为笔者所在的梧州一中高一年级12个班共598名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辅以个别谈话。以2008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

3、为衡量英语水平的依据,总分150分,100分以上为优秀生,80100分为中等生,80分以下为学困生,每题所得数据换算成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1问 题选 项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1你学英语最大的动力是?A成绩好很自豪,立志读重点大学或出国。91%18%0B害怕成绩差被家长责罚或他人取笑。9%33%13%C无动力,反正不想学049%87%2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A想学但考试总是不好,越来越没信心了。022%2%B基础很差,不想学得这么痛苦。019%26%C讨厌英语老师。012%48%D就是没兴趣,不想学。037%24%3课前有否预习新单词A经常89%16%3%B偶尔11%58%12%C从不026585%

4、4通常记忆词汇的主要方法是?A死记硬背9%34%93%B只根据音标、词根记忆29%38%45C放入句子或文章中62%2853%5你所用的词典是?A英汉双解90%100%79%B英英10%00C无词典0021%6口语课不能流利表达的原因是?A会说但太紧张。026%0B相关词汇只记得一部分。054%56%C根本什么单词都不会。020%44%7你觉得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怎样?A丰富多彩11%00B偶有创意13%19%8%C照本宣科76581%92%8你最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是?A老师授课12%63%10%B看电影、听歌、猜谜等50%21%205C角色扮演38%16%22%D什么都不喜欢0048% 笔者从

5、各班分别抽了3名学困生共36人进行个别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其学习态度和对英语老师的看法:表 2问 题主要反馈意见认可人数9为什么词汇学习步履维艰?A见到新单词就厌烦,实在提不起劲。33B就是硬背了一些,感觉考试时很少用到,觉得付出了没回报。31C辛苦记忆后过段时间又忘了,何必白费劲。36D英语虽差但有的科目不错,没时间也懒得再从词汇学起。1710平时英语老师怎样对你们?A从没主动理睬27B考试分数常被当众批评30C总是赞优秀生,自己取得的小小进步从不表扬。36D偶尔过问一下6三、 学困生主要成因分析1、 心理障碍重重问题1、2、8显示,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趋乐避苦”的人类弱

6、点严重;长期受到老师的冷落或同学的歧视,自尊心敏感且脆弱,由此滋生了自卑感而破罐破摔,对英语词汇厌倦甚至畏惧,丧失了战胜困难的毅力。2、 基础薄弱造成知识迁移过程断链英语词汇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问题6、9表明,学困生初中的词汇已学得千疮百孔,而高中教材结构更趋逻辑性、系统性,故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断链。基本上英语课是“听天书”,顶多抓到老师授课内容的一鳞半爪,长此以往,更容易意志消沉。3、 学习方法不当问题3、4、5显示,无论是被逼学习还是一时心有不甘,学困生尚未从初中手把手的机械识记中解脱出来。课前没有预习,课后无复习,作业马虎了事,对单词依赖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词汇摄入的数量和质量,

7、最终导致考试成绩的大幅度落后。4、 老师教学策略欠妥问题7、8、10表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在词汇教学策略上还是传统的模式。关于这一点,下文将详细叙述。四、 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收效甚微(一)传统词汇教学模式受高考成绩的牵制,不少老师的词汇教学仍脱不出传统的窠臼,无视学生的差异而“一刀切”。每逢传授新课,必然是先翻到单词表,从头到尾逐一讲解,然后遵循“领读记忆听写”的模式,传统的词汇教学不外乎三大策略:1、 构词法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而语素又分为词根和词缀。熟练掌握构词规律确实能为词汇记忆提供捷径。高中阶段涉及的构词法包括: 合成 例如:rain+coat=raincoat等 派生 例如

8、:success-successful-succeed等 转化 例如:water n.水-water vt.浇水等 缩写 例如:VIP Chinglish 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前、后缀派生,像SEFC Book Unit6 专门提及否定前缀in- im- non- dis- un-等。2、 音形结合“英语词汇就音形而言,每个单词都同其它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的一份子(胡春洞;1990)。教师从读音、词形入手,遵循联想、对比、归纳原则汇总,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例如: 音近、形近 例如bottlekettlebattlecattle等。同形、同音异义 例如:tear“眼泪” 与tea

9、r“拆除”; break与 brake等。3、 语境正如鱼儿离不开水,即使优秀生也时常要将新单词放入上下文语境中才能深刻记忆。如The book has been portray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writing career.根据句意,很容易明白 Portray即 regard、describe的同义词。语境教学一直是喜闻乐见的。教师通过创设大量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语境,确实可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二)学困生身上为何收效甚微?诚然,上述教学策略不至于单调乏味,且在优秀生和部分中等生身上都能立竿见影。但是调查结果和历次考试成绩证明。对于词汇学习步履维

10、艰的学困生却事倍功半。推本溯源,教师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不足。1、 均衡用力,实则加重其负担转化学困生,首先要降低对其词汇学习的要求,从最底层抓起。大纲对每个单元的新词汇只粗略分成两大类,绝大多数属于“四会”词,即听说读写皆行,而且考试时常会出现超纲词汇。如果老师根据构词法、音形结合等教学策略要求学困生把大纲词汇“一股脑儿”全达到“四会”要求,就无视其底子薄、积极性低的现实,反而加重了词根、前后缀、语音等基础知识的记忆负荷。实际上考试仅单词拼写和书面表达(共35分)真正要求能默写出单词,其它大部分试题只需认得单词就可应付。教师可据此再把“四会”词再分成识记和“四会”两类,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2

11、、 身体力行,实则勉为其难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记忆进行快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境教学的确使孤立枯燥的新单词“活”起来,然而学困生本身的词汇量就很窄,基本上逢阅读逢翻词典,一篇文章的阅读成了紧密锣鼓的查新单词。苦不堪言自不必说,学困生如能看懂上下文就已经不是学困生了。老师人为地创设一连串语境,实则让其堕入云雾当中,硬要其用英语进行交谈、写作等只是勉为其难,自然收效甚微,久而久之还容易滋生畏难情绪。学困生的词汇教学最根本在于记忆的一环,灵活运用已经属于中等生向优秀生转化的范畴。五、 学困生词汇学习的转化策略人终究是有感情的动物。上述研究表明,拉大成绩差距的并非智力,而是学习的毅力、自信心、欲望

12、、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每个人都蕴藏无穷的潜力,转化学困生的词汇学习,教师首先要在情感策略上费尽苦心。正如苏赫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更新教学策略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既然上述传统模式对学困生收效甚微,教师更应“对症下药”,真真正正“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情感策略1、善意的谎言强过单纯的鼓励每位老师都知道当众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但是学困生的“闪光点”不仅微弱而且大多在优秀生和部分中等生身上司空见惯。即使老师细心捕捉到翘起大拇指赞“Well-done!”,次数多了对于心智已趋成熟的高中生

13、只会觉得自身是“扶贫”“赈灾”对象,就算一时受到激励,日子长了“趋乐避苦”的人性弱点已把小小的积极性抵消;如果再接再厉类似的表扬又恰巧印证“扶贫”的感觉。要启发学困生的心智并催其奋进,善意的谎言更能产生效果。比如一位学困生在网上下载一篇文章当作业上交,老师无论严厉批评或不理不睬都无济于事,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诚恳地表扬其写作有创意潜力大,下次课堂作文希望有更好的发挥(当然仅此一次,不然老师成了SB),尽管让这位学生不劳而获一次,却容易令其感到老师的真切期望(最起码像鲁迅说的抄书也有好处)。真正的感恩之心才容易激发学习的动力,让他下一次拼命表现自己捍卫“荣誉”。知易行难,在实际学习上明明只取得三分

14、进步,老师可适当夸大其辞说成七分,这样比单纯的鼓励更有利于打消其惰性。2、创造机会让其体味成功的乐趣人总是在自我价值获得他人承认时,才能产生成功的快感并进一步发挥潜力。因为学习上总是失败受挫,学困生的意志相当消沉,他们不可能做到优秀生的“一枝独秀”,能和中等生“平分秋色”已是相当大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很少是100%靠自己的努力,还有环境、运气等不可预知的客观因素。教师可把握好尺度,人为地帮学困生创造机会去除客观因素,比如课堂单词竞赛,可提前集中学困生进行培训,先让其全力记忆大部分竞赛词汇,到真正竞赛时他们的难度已经降低、获得嘉奖的筹码已经加重。当然,这不同于正规考试的“放水”,也不是“阿Q”精

15、神的自欺欺人,毕竟每一个单词的记忆都是学困生辛苦汗水换来的。教师只是暗箱操作让他们的成功名正言顺。在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愉悦后,学困生才真正恢复信心,逐渐向中等生转化。3、 有“耐心”方显出老师的“爱心”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需要,尤其是自觉长期受到歧视的学困生。要用无私的爱去滋润学困生的心灵,这是老师们的共识,但关键是关爱要有耐心、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何时老师对学困生的关怀都不应是程序式、职业式的,而应是交心式、朋友式的,要长时间有意无意地接近他们、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困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而非担心拖班级后退的功利主义,才能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有一文学典故很好地证实这一点:20年代一位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