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991110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报告项目建议书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湟中县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所二一一年一月2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审 定:曹忠章 审 核:吴正虎 项 目 负 责:杨珍春 校 核:郭俊英 编 写:杨珍春概 算 编 制: 马 林20 湟中县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所 目 录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31.1项目建设的依据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项目建设的任务32建设条件42.1水文42.2地质43建设规模53.1建设规模53.2灌溉制度的拟定53.3渠道流量推算94主要建筑物布置104.1工程等级和标准104.2工程选线、选型及布置105.工程施工125.1施工条件12

2、5.2 主体工程施工125.3 施工总体布置135.4施工总进度136环境影响147工程管理14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8.1编制说明168.2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198.3工程量199经济评价199.1经济效益199.2节水效益2010结论建议20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1项目建设的依据为做好2010年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编制了湟中县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的项目建议书。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团结灌区始建于1964年,团结灌区包括27.392k

3、m的团结干渠和23条较大的斗渠,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初建时团结干渠只衬砌了13.574km的险段,到2006年这部分衬砌已全部破坏,23条较大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均为土渠,造成渠道严重渗漏,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5,致使灌区下游群众用水紧缺的状况。2006年上报了团结灌区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后,对团结干渠和23条较大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进行了C15砼衬砌,由于资金短缺,有一部分较大的斗渠没有完全衬砌完,还有一些较小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没有衬砌,渠道渗漏仍然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还很低,尤其是18#斗渠末端部分和尚什家城地斗渠及以下农渠全部为土渠,急需衬砌改造1.3项目建设的任务本

4、次改造的渠道为多巴镇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1500m,配套农渠3600m,尚什加村城地斗渠1100m,配套农渠2000m,通过对斗、农渠进行衬砌, 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达到节水目的,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2建设条件2.1水文项目区地处湟中县多巴镇境内, 为川水地区,地理坐标北纬36383639, 东经1011810131之间,海拔高程在23502420m之间,属青藏高原山川地带。项目区属中纬度内陆高原,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根据湟中县气象局气温资料,年平均日照时数2627h,年总辐射量149.25kcal/cm2,其中作物生长季(49月份)辐射量为86.24kcal/cm2

5、,约占总辐射量的61%,年平均气温4.2,月平均气温 0的积温为23432422 ,热量资源充裕,可满足一年一季作物生长需求,项目区年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作物生长前期46月份的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本次改造的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是原18#斗渠渠尾延长部分,原18#斗渠从团结干渠引水,尚什加村城地斗渠直接从团结渠引水,而团结渠从湟水河饮水(扎麻隆村处),所以二条斗渠都是间接引用湟水河的水。湟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9.67m3/s,径流总量为30500m3,P=25%年份的平均流量为11.19 m3/s,径流总量为35290万m3,P=50%年份的平均流量为9.1 m3/s,径流总

6、量为28700万m3,而P=75%年份的平均流量为7.54 m3/s,径流总量为23790万m3。2.2地质本次改造的斗农渠处于湟水谷地左岸级阶地上,具二元结构,上部为黑色的腐植土,富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厚度0.5-1.0m左右。下部为粉质壤土,结构疏松且均匀,厚度1-2m。底部为第四系冲积含漂砂卵砾石层,厚度大,密实度较差。粉质壤土在灌区分布较广,以冲积成因为主,呈浅黄色、黑色,具小孔隙,层理不明显,结构疏松、土质较均匀。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天然密度1.4-1.6g/cm3,天然含水量6-10%,天然干密度1.3-1.5g/cm3,渗透系数K=10-4-10-3cm/s,属中-强透水性,湿

7、陷系数s=0.02-0.05,具弱-中湿陷性。凝聚力C=5-10Kpa,内摩擦角=26,压缩模量E=12Mpa,允许承载力120-150kpa。 砂卵砾石层,青灰色,卵石含量20-30%,砾石约占60%,含泥量5-10%,天然密度2.2-2.4g/cm3,,天然干密度2.1-2.3g/cm3,天然含水量(3-5)%,渗透系数K=10-3-10-2cm/s,属强透水性,内摩擦角=33-35,变形模量25-30Mpa,允许承载力350-450kpa。水泥用湟中县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运距29km,砼粗细骨料从多巴砂石厂拉运,平均运距13km;块石从石板沟拉运,平均运距16km,其

8、它建筑材料从西宁购运,平均运距25km。3建设规模3.1建设规模本次改造的渠道为多巴镇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1500m,配套农渠3600m,尚什加村城地斗渠1100m,配套农渠2000m,通过对斗、农渠进行衬砌, 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达到节水目的,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3.2灌溉制度的拟定根据青海省用水定额关于川水地区灌溉定额,并结合该灌区气候、雨量、作物种植比例、多年来灌区群众的丰富的灌水经验和本灌区田间实验资料,对现有不合理的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溉制度作了调整。减小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和耗水量大的退化产品,加大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和耗水量少的新产品,项目区现状种植比例为小麦占45%左

9、右,蚕豆20%、油菜20%,洋芋10%、蔬菜5%。该项目实施后 油菜调整到35%, 小麦、蚕豆占25%,洋芋占10%,蔬菜占5%。据调查,灌区灌水时间为3月1日-7月18日(不包括蔬菜),小麦灌水次数4次,净灌溉定额285m3/亩,洋芋灌水次数2次,净灌溉定额200m3/亩,豆类和油菜灌水次数均为3次,净灌溉定额235m3/亩。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254.8m3/亩,毛灌溉定额424.6m3/亩。灌区现状、设计灌溉制度、设计灌水率图见下表和图。现状灌溉制度表作物名称种植面积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日期灌溉定额净灌水率综合净灌溉用水量综合毛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万m3)亩%(m3/亩)起止天数

10、(m3/亩)(m3/s/万亩)(m3/亩)(m3/亩)合计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1月小麦540 45春灌803.13.18182850.23136.080.0 9.69.6 1704.295.13160.22831.570.0 8.42.8 5.6 2706.16.15160.22831.570.0 8.48.4 3657.47.18150.22629.365.0 7.87.8 油菜240 201853.193.29112350.17917.037.8 4.54.5 2755.145.23100.17415.033.3 4.04.0 3756.216.30 100.17415.033.

11、3 4.04.0 蚕豆240 201853.194.1142350.14117.037.8 4.54.2 0.3 2755.145.26130.13415.033.3 4.04.0 3756.217.3130.13415.033.3 4.03.1 0.9 蔬菜60 5冬灌5511.411.1184500.0402.86.1 0.70.7 1653.13.1890.0423.37.2 0.90.9 2554.134.280.0402.86.1 0.70.7 3555.65.1380.0402.86.1 0.70.7 4556.86.1580.0402.86.1 0.70.7 5557.117.1880.0402.86.1 0.70.7 6558.118.1880.0402.86.1 0.70.7 7559.169.2380.0402.86.1 0.70.7 洋芋120 1011004.134.20 82000.14510.022.2 2.72.7 21006.86.1580.14510.022.2 2.72.7 合计1200100264.8588.370.619.26.514.318.99.50.70.70.7设计灌溉制度表作物名称种植面积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日期灌溉定额净灌水率综合净灌溉用水量综合毛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