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987406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期货策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我国期货市场参与主体概况 1.市场参与主体的基本概况(1)、参与主体类型 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按投资主体入市资金来源,可将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两类,这两类客户构成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前者以投机交易为主,后者以套期保值交易为主。 一般投资者、生产者、中间贸易商和终端消费企业。按客户的背景,可将客户分为一般投资者、生产者、中间贸易商和终端消费企业。其中一般投资者包含资金规模较小的散户投资者和资金规模相对较大的机构投资(投机)者,二者都以通过投机获得盈利为主要目标。(2)、参与主体基本情况概述下文中我们主要以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作为对比分析标的。 现阶段,我国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仍以中小散户

2、等个人客户为主。 个人客户投资模式不稳定,资金规模不断萎缩;机构客户投资模式日趋稳定、成熟并将成为未来市场投资的主力军。近两年来,随着期货市场的日渐成熟以及期货、现货市场关联度日渐增强,具有相当专业背景的机构客户凭借着其在专业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期货市场的资金博弈中掌握了主动,盈利模式日渐稳定、成熟,资金规模不断增大;而个人客户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使得资金规模不断萎缩。在此背景下,期货市场未来投资的主力军将由中小散户等个人客户过渡到机构客户,从而使我国期货市场的资金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过渡阶段后,期货公司手续费来源将逐步由个人客户转向机构客户。在我国期货市场初期,中散户等个人客户

3、是期货公司手续费的主要贡献者(现阶段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过渡阶段),随着期货市场体制日渐成熟、市场政策逐步开放、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将由个人客户转变为机构客户,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的来源也将转向机构投资者。2.市场参与主体基本特点分析(1)、个人客户特点虽然机构客户在经纪公司客户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现阶段个人客户市场仍是众多期货经纪公司主要开发的市场。而对个人客户市场人口结构的描述是市场细分的基础,故我们根据统计资料对个人客户市场人口结构的特征做如下分析: 投资者结构缺乏稳定,个人客户换血率较高。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中,入市超过3 年的客户占现有客户的58

4、.5%,其中,入市7 年以上的个人客户仅为9.6%;而在近3 年进入期市的客户占总数的41.5%,其中1 年以内入市的客户高达20.1%,占客户总数的8.34(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具有3年以上投资经验的老客户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新入市客户的比例占有较大份额,这一方面反映期货市场已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接受,但缺乏经验的新进投资者也是零和游戏中亏损的主要力量。从长期来讲,较高的个人客户换血率将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等众多负面因素,并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如果长此以往,市场将可能面临缺血的不利局面。 个人投资者以中年人为主且文化层次较高,期货投资逐渐向理性投资过渡。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

5、从个人客户的年龄结构看,50 岁以上投资者仅占总人数的6.2%,年龄在18-30 岁的年轻人占22.0%,年龄在31-50 岁的中年投资者占据绝对主力,为71.8%。另外,我国现有期货投资的个人客户的文化层次较高,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占总数的75.2%,其中专科学历占总人数35.64,本科学历为36.1%,硕士及以上学历为3.46%;大专以下的投资者比例为24.8%。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据调查数据表明,半数个人客户在期货之外都有其他金融方面的投资,其中以股票(45.3%)、储蓄(18.3%)、国债(10.4%)这三种形式为主。由此可见,客户已经开始意识到并利用多元

6、化的投资组合来减少其总投资风险。综上,随着个人客户群体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投资方式、投资结构的转变,我国个人客户群体的投资理念已经由早期盲目投资向理性投资转变,这也为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不断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机构客户特点; 粮油类企业参与程度较高,但饲料加工业比例偏低。据相关调查数据来看,现阶段粮油类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上非常活跃,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它们占了参与企业总数的71.8%,这其中包括粮油生产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粮油经销企业,它们所占比例比较分别为23.6%、25.5%和22.7%。除此外,饲料经销企业所占比例也较大,达到了11.8%,但饲料生产加工类企业仅占4.5%,其比

7、例明显偏低。 机构客户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就注册资本金来看,在所调查的机构客户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占到参与企业总数的83.6。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 万以下企业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40.9%,拥有1000-5000 万注册资本的企业占到受访企业总数的42.3%。规模较大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 亿以上有9.1%,5000-10000 万的企业有7.2%。 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经济类型呈现多样化,但外资企业比例偏低。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企业经济类型呈多元化,调查数据显示并没有出现单一经济类型的现象。国有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比例最大,为29.1%;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占受访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6.4%和

8、23.6%;国有控股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机构客户的比例较低,仅为16.4%和4.5%。由于外资企业大多是全球采购和全球销售,而我国期货经纪公司不能从事外盘交易,这可能是外资企业比例偏低的一个原因。 企业每年套期保值的交易额普遍不大。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每年套期保值的交易额普遍不大,绝大多数的交易额在5000 万以下,这些企业占到受访企业中的88.2%,而这其中交易额在1000 万以下的就占到55.5%。交易额突破1 亿元以上的企业占到总数的7.2%,交易额在5000-10000 万的企业数最低,仅为4.5%。3.参与主体行为特征分析(1)、参与动机分析期货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具有风险大、投资回报率高

9、的特点,而对于个人客户与机构客户参与期货投资的动机存在较大的差异。 个人客户。个人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目的以投机盈利为主,其主要动机是出于对期货的一种投机心理。其中有26.3%的客户是目睹投资期货的朋友发财而入行的,还分别有21.7%和20.1%是看中期货的高收益率和赚钱快的特点而进入期市的,这些动机都是出于对期货的一种投机心理。另外,也有一些个人客户是出于对期货感兴趣而入市的,占总人数的25.7%;仅有少量的个人客户是因为套期保值或是期现套利而买卖期货的,这部分人比例不足7%。 机构客户。机构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目的以规避经营风险为主,力图通过期货市场化解风险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当然,

10、也有部分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型企业,在充分利用期货的发现价格功能降低风险之外,也会直接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投机交易,但主要以套利交易为主。(2)、风险意识分析期货投资存有相当高的风险,据调查资料显示,个人客户喜好低风险的投资者占总数的41.8%,喜好中等风险的客户占38.4%,仅有12.7%个人客户为喜好高风险;而机构客户由于是以套期保值为主,他们对风险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厌倦,喜好低风险和无风险的客户高达65.8%,这个比例远高于个人客户。(3)、入市途径分析 个人客户。个人客户进入期货市场的途径主要有亲朋好友介绍、期市机构推介、媒体宣传和经纪人推荐和四种,其中尤以亲朋好友介绍居多,占总数的41.5%

11、;其次是期市机构推介,占29.1%;经各种媒体宣传而进入期货市场的也不在少数,为总数的18.6%;经纪人的推荐入市的比例偏低,只占到10.8%。从个人客户入市的途径来看,目前亲朋好友间互相介绍仍是广大投资者认识期货的主要途径,但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拓展,媒体宣传,经纪人的推荐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构客户。据调查结果显示,业内企业交流成为众多机构客户进入期市最主要的途径,占到机构客户总数的33.33%。另外,通过期市机构的各种推介会,同一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也是机构客户进入期货市场的重要途径,分别占客户总数的27.03%和20.72%。除此外,经媒体宣传和经纪人推荐进入期市的企业

12、数分别占总数的8.11%和10.81%。 (4)、信息收集、处理特点分析。在信息收集、处理上,个人客户多数依据自我判断能力自己在网站等媒体上收集信息,仅有23.7%的个人客户依赖于经纪公司提供信息;而机构客户则更注重利用经纪公司的专业特长以汲取信息进行投资,尤其是独立研究能力较弱的中小机构客户。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环境分析 1.宏观市场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分析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放大的经营风险使企业的进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WTO的成功加入使我国企业的市场拓展潜力有效放大,但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首

13、先就表现为制造业企业对原材料的争夺上。由于我国制造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原材料的价格成为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从某种程度来讲,原材料价格成本的有效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价格风险管理观念却相对落后,企业的粗放式经营没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而积极转变,再加上发展相对滞后的金融避险体系,企业的经营风险日趋放大,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比如2003 年10 月,豆粕由2000 元/吨上涨到2900 元/吨,这给以豆粕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企业如果在期货市场中以2100 元/吨买入期货合约则可以有效避开这种成本

14、骤增的风险。所以,鉴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发展壮大需要与之配套发展的金融避险体系的支持,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将面临着良好的市场契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开放的金融市场将给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总体会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加速成熟。 2007年是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开始,而对比于国外已经成熟发展的期货市场,我国发展呈相对畸形的期货市场面临着诸如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公司制度的完备、创新,市场开拓的激烈竞争等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这将给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客观来讲,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有利于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也会带来国外先进的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管理的先进理念,从长远来

15、讲,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加速期货市场的进步成熟。(2)、法律环境分析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创建、发展和治理整顿,国家对期货市场的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期货市场法规的建设一直在稳步进行。1999 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并相继出台了与其配套的四个管理办法,最近,中国证监会还对有关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但是,我国期货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在治理整顿背景下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侧重点在管住市场,管紧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期货业的发展。不过,加入世贸组织对期货市场促进作用加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在侧重于市场整体风险监管与控制的前提下,政府监

16、管部门也致力于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致力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而在具体的市场监管上,将更多考虑按国际惯例,这都为我国期货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通过对我国期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的分析,可以预见,中国期货市场是需求潜力巨大的市场,在未来5 到10 年内将是我国最具有成长性的市场之一。 2.微观环境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交易量(交易额)持续萎缩,期货业面临全行业亏损,距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2001年后期货业得以恢复性发展,但近几年来由于政策因素限制、盈利渠道单一、交易量(交易额)持续萎缩等原因,2001年期货市场全行业微利,2002年全行业亏损,2003年至2004年,全行业赢利但赢利水平递减,2005年第一季度期货经纪全行业亏损2400万元,亏损面达70%,第二季度全行业又亏损1500万元,进而造成全行业亏损格局。由此可以看出,境况如此的期货经纪行业,距离国九条中提出的打造成有竞争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