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97067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http:/ 点击数:5577 更新时间:2007-2-13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l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方面。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则是( )A精神家园的耕耘 B个人权利的维护C思想品德的培养 0民主法制的追求2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 16 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 “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

2、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认为,18 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人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我们可以这样认识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成功

3、的决定因素B欧洲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C文化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D缺乏理性主义传统的亚洲不可能产生近代资本主义3当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一鸣惊人,躬身面对来自世界的欢呼时,这个英俊少年用他的成功向世界宣告,深圳不是人们过去所说的“文化沙漠”,而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深圳在创造“一夜城神话和经济奇迹的同时,文化事业也日益繁荣。该市确立了“ 文化立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令人对这座年轻的城市刮目相看。深圳的实践有力地说明( )A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够实现文化的繁荣B经济、政治和文化融合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C文化的繁荣

4、与发展关键是看领导的决定与魄力 D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4子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也就是说:智者知微察幽、远见卓识,动而飘逸;仁者胸罗万象、宠辱不惊,静而端庄。这生动说明( )A知识决定行为,道德决定态度B掌握知识比获得智慧更加重要C知识的深度决定了思想的深度和行为的广度D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不断推进“”,文化活动越来越明目张胆,两岸有良知的中国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据此回答 56 题。5有学者如李敖认为,文化不可能成功,他以中华文化的特征作了说明,并以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实施的“皇民化”教育来加以例证文化态度之不可能。从文

5、化的作用看,李敖肯定(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入民族的血液中,影响是深远持久难以磨灭的B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C文化形式可以变,但精神是不变的D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6也有有识之士对此表示深深的担忧,他们认为,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了这么多年,已经在一些人中问形成了文化隔膜,现在民进党当局又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更改公司名字等措施推进“”,其后果相当可怕。这些看法的正确性在于他们意识到( )A民进党当局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台湾民众的支持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 C文化像宗教一样,容易导致偏执主义和激进主义D文化态度决定政府的施政政策7一个人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

6、,其核心和标志是( )A科学知识水平B行为态度和文明礼节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993 年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 写了文明的冲突一书,引起了全世界的知识界和一部分政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回答 810 题。8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宗教信仰、历史经验、语言、民族血统、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形成,其特性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这说明( )A文化的内在气质不可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B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改变的D文化变化无规律9亨廷顿还认为,历史上的许多冲突都是人类文化差异所导致。我们

7、应该这样评价他的观点( )A夸大了文化的作用B否认了宗教的世俗作用C割裂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D突出文化、反对暴力斗争的观点值得肯定 10他还认为,在 2l 世纪的世界竞争格局中,要特别警惕伊斯兰文化和东方的儒家文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挑战。下面哪一观点不符合亨廷顿的主张?( )A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B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软竞争力C文化应该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次D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可以和谐共存、求同存异11十字军东征是一场残酷的宗教战争,给当时的亚欧人民带来了深重而痛苦的灾难,对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均有深远影响。然而,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

8、阿拉伯文化。今天,英文中的零(zer0)、市集(bazaar)、风险(打 sk)等词汇,都是从阿拉伯文字演变过来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A文化的传播有时候是一个伴随暴力的血腥过程B文化总是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落后地区C文化总是从内陆山地向河流海洋地区传播D文化传播总是以宗教的名义进行12 赵氏孤儿是元曲作家纪君祥根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所编写的一部杂剧。经过法国的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 ,于 1755 年在巴黎上演,并获得成功:后来有英国人谋飞的剧本,在英国演出长达 60 年之久,甚至横渡大西洋在美国也多次上演。这充分说明( )A文化是无国界的B鸦片战争前中国文化领先于西方C真正的文学艺术既是民族的,也

9、是世界的D不同的文学形式可以表现相同的精神主题13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 3 版中小学生守则 。中国青年报报道, “珍爱生命” 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而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这说明( )A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B道德修养的形成是渐进的 C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小事做起 D道德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赋予新的内涵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据此回答 1416 题。1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起源并发达于西方,而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因此,发展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应该抛弃儒家文化。这一观点( )A肯定_儒家文化的价值 B鼓吹全面接受西方文化C没有看到文化的传承性 D夸

10、大了不同文化的共性15有学者(比如哈佛的华裔学者杜维明 )以亚洲四小龙创造的经济奇迹为例来证明儒家学说在今天的价值。也有人热烈鼓吹新儒学,并认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该以儒学为指导。这种鼓吹( )A妄图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 B否认了儒家文化里面的不合理成分C有利于捍卫民族文化传D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 、16我们今天对待儒家学说的正确态度是( )A让群众去说话B大力复兴儒学,积极引进西学C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让市场决定其去留D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原则A利益主义 B集体主义C国际主义 D实用主义18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

11、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活动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必须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是金”的教育。因为诚实信用( ) A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B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C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D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 19右边漫画揭示的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坏事变好事B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讲诚信 C思想观念的变化具有滞后性 D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对立的20湖北省武汉市一名大学生一连“黑”了 15 个政府网站,致使网站瘫痪三天。这再次引起人们对高科技犯罪的担忧。高科技犯罪启示人们A既要提高科学知识,更要弘扬科学精神B要重点治乱、加强法治C要从小抓好学生

12、行为习惯的养成D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1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供生产设备和消费产品 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C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 1I 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三、简答题(每小题 9 分,共 18 分)28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4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今后,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简要回答: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9十六大报告强

13、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的认识。四、辨析题(10 分)30辨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坚持爱国主义就是坚持民族主义。五、论述题(12 分) 312005 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亲切看望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和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1)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早年留学欧洲,20 世纪 40 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

14、,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在探望中,温家宝总理提到了季老给梵典与华章一书的题词: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今天的人类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在会见钱老时,两人谈到了人才培养问题。钱老说: “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

15、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谈谈钱老的话对我国如何加强人才培养的启示期末综合检测试卷1解析:课本知识的简单再认。答案:A2解析: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不一定都正确,但他的文化分析视角值得肯定。答案:C3解析:课本知识的简单再认。答案:B4解析:课本知识的简单再认和理解运用。答案:D5解析:李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但是他对文化态度的分析是理性的,中肯的。 答案:A6解析:润物细无声,如果用在文化分裂上,很危险。答案:B7解析:简单识记。答案:C8解析:亨廷顿的观点尽管耸人听闻,充满煽动性,但有一定的道理。答案:B9解析:把文化差异绝对化了,他的思想有点走极端。答案:AlO解析:好像他就是美国文化政策的制定者。答案:D11解析:简单判断。答案:A12解析:简单判断。答案:C13解析:文化具有稳定性,也要与时俱进。答案:D14解析:从根本上应该抛弃儒家文化是割裂历史、斩断文化,可笑,也可怕。当然,也永远不会成功。答案:C15解析:鼓吹新儒学,并认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该以儒学为指导,是走向另一个极端。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