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927578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69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电信生产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 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原则、程序与组织,第一节 事故调查的原则及程序,1.1 伤亡事故的分类 1.2 调查原则 1.3 调查程序,1.1 伤亡事故的分类,我国对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事故严重程度一般用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两项指标衡量,1.2 调查原则,逐级上报,分级调查处理的原则,1.3 调查程序,事故通报成立调查组事故现场处理收集物证收集事实材料收集证人证言事故现场拍照绘制事故图表分析事故原因编写事故报告结案归档 有些程序可以同时进行,第二节 事故调查的组织,2.1 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 2.2 事故调查

2、报告的内容,2.1 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事故调查小组应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和事故的类别成立 事故调查小组应有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检察部门、工会部门等参加 根据事件的需要可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2.1 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2.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的条件 有对事故所须的某方面专长 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2.1 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1.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原因、过程 确定事故责任人 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提出防范整改建议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2.2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事故调查报告应在完成事故全部调查取证后由事故调查组完成 事故发生的经过(充分体现客观真实性

3、) 事故原因分析(有理、有据、有数字、体现科学性) 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意见(无个人感情用事,体现法制性) 整改措施(措施得力、具体、可操作、体现实用有效性) 调查报告要有封面、目录、成员名单和其他说明,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取证及原因分析,第一节 事故的调查取证,事故调查取证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事故现场处理 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1.1 事故现场处理,抢救伤者、控制事故蔓延 保护现场,不破坏任何痕迹 需要移动现场应作好标志 如需破坏现场要绘制草图,记录拍照,1.2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物证包括损坏的部件、碎片、残留物等

4、物件应贴标签,注明地点、时间、保管人 物件应保持原样,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绘制事故现场草图 对事故破坏程度予以说明,1.3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与事故鉴别有关的材料 与事故发生有关的事实,1.4 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寻找证人、收集证据 向目击者及现场人员了解情况 保证交谈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1.5 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有条件时可照相、摄影 绘制现场图,可以是示意图、作业流程图、伤者位置图等,第二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2.1 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2 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1 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人和物承受不了一定数量的危害物质而造成的,这些危

5、害物质就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一般的综合原因,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决策缺陷等,2.2 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1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 : 事故发生前存在的不正常现象 不正常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 事故发生的顺序及可能的原因,2.2 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2 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 : 阅读调查资料 分析行为状态 确定事故原因,2.2 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3 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2.2 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4 事故间接原因

6、的分析 间接原因包括:安全培训、劳动组织、事故隐患、安全操作规程等 对间接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的大小进行分析,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 处理与整改措施,2.1 责任的分类,责任可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2.2 事故处理依据,事故处理是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 事故调查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 事故处理应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2.2 事故处理依据,2.2.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公开公正的原则 分级管理的原则,2.2 事故处理依据,2.2.2事故调查处理的分工规定 根据事故的类型、严重程度、按隶属关系及相应级别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3

7、.1 事故教训,有事故发生的原因才可能有事故发生,总结教训就是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 事故教训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如安全技术标准的落实、培训教育是否到位、企业负责人是否注意安全等,3.2 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培训三方面做起 管理措施要形成保障机制,安全培训要有效果,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 1991年3月份某省邮电工程公司第五线路施工队在某市进行管道电缆施工。工程进入后期阶段,7月29日上午8点30分施工人员张某、谢某两人到长途汽车站第8号巷道人孔测量气压,到达施工现场后张某打开井盖随即跳进人孔,十分钟后谢某见张某还没上来也跳进人孔。一直等到10点

8、10分施工人员赵某和刘某经过此处发现井盖开着,并看到两辆自行车档在井口附近,再仔细观察才发现两人已经躺在人孔中,面部呈紫黑色,已中毒死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通过当地邮电局报告当地公安局、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省邮电管理局。,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二事故原因分析 各相关部门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会同当地公安、医院、防疫、城建等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取证。并做出结论: 1、井内有毒气体主要成分硫化氢致人中毒而死。 2、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三、主要教训 1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规定:井

9、盖打开后要通风换气,确认安全后才能下去,并且上下人井时要使用梯子。施工人员没有按操作规程去做,打开井盖后马上下去,并且是跳下去的。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第五线路施工队已于3月15日就进驻该市进行管道电缆施工,并没发生过任何事故,工程接近尾声思想麻痹大意。 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施工人员不清楚井下有毒气体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施工阶段浓度不一样,侥幸误认为前期一直在井下干活挺安全的。,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四、整改措施 1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保证人孔井下的施工安全。 2各

10、级管理人员立即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纠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错误思想。 3立即配备有毒气体监测仪,根据施工进度经常测量人孔内有毒气体的含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人孔内工作。同时以科学态度教育施工人员克服恐慌心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一、事故经过 2001年7月下旬某地通信工程公司第二施工队在某县的一个乡镇进行架空光缆工程施工。24日下午雷阵雨刚停,天气非常炎热,线务员王某带领六名民工去架设钢绞线。这段杆路经过一片果园和玉米地,16点50分准备收紧已布放过的钢绞线,王某指挥、另有四人负责拉紧,此时钢绞线被一树枝

11、挂住,王某又调来另外两人,六人同心协力奋力一拉,致使钢绞线刮断树枝高高弹起,触及其上方电力高压线。六名民工当场全部被击倒,造成五人死亡一人重伤的特大伤亡事故。,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二、事故原因分析 1工程项目负责人无视安全管理,没有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严重失职。误认为工程的规模很小,技术上很简单,而对工程的风险性估计不足,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 2线务员王某到达施工现场后没有实地勘察,没有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危险源,一味盲目蛮干、错误指挥,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没有安全劳动保护措施。施工人员在炎热的夏天施工,又是刚刚下过雨的潮湿的玉米

12、地,赤臂赤脚没有任何绝缘保护措施,这是造成事故进一步严重的次要原因。,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选派重视安全、懂得技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工程项目负责人。针对工程的特点既要注重技术又要注重安全,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教育。 2加强对工程中的关键工序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环境中的施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3进一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检查落实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特别注重对在恶劣的天气、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加大投入落到实处。,谢谢大家!祝各位事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