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39923894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6将相和 第1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将相和第一课时 这篇课文以“和”为主题,通过叙述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和相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刻画了蔺相如机智勇敢、无畏、大义凛然和廉颇知错能改的人物形象,赞美了他们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篇课文,继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不光快而且还要了解所读文本的大体内容。学生读快,可以达到,但一边读快,一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需教师给予方法指导。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人物特点,也需教师予以点拨。1由题目入手,抓题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默读中教会学生提高速度,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内容。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发现人物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记录阅读时间

2、,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3根据提示,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过程与方法】1记下自己阅读课文的时间,和同学交流内容。2掌握提快阅读速度的方法。3通过事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包容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3提高阅读速度。难点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情况。2学会本课字词。3能用自

3、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重点学会本课字词。难点快速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介绍时代背景,导入新课1介绍时代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其他六国,不断向别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2抓题眼“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的掌握。(2)说说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3)请读完全文用时最少但收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二、

4、初步课文,学生感悟1出示课文要求:(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上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2巩固字词掌握情况。(1)多音字辨析。(2)读一读我会写的字,在文中找出这些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4)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出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6)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三、读语段,说说自己一眼从中看到了多少内容1出示语段: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5、?2学生交流一眼看到的内容。3教师总结:认真读,速度快,一眼就能从文本中看出很多内容。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读来却发现只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又都有自己的起因、经过。如果不分主次,从头道来,不仅浪费时间,也不符合学习规律。所以,我采取了抓主要章节重点读议、回顾、照应、牵动全篇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三个故事相比较,第三个故事是主要的,它既体现了题意,又是全文故事发展的高潮。我把它作为重点读议的内容,力争读深议透。在这一个故事的学习中,我注重在比较中分析人物形象,抓住蔺相如与廉颇各自言行的比较,廉颇前后不同言行的比较。而这些比较能启发学生从人物言行中发现比较的对象,获得比较的内容和材料。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更鲜明地认识人物形象,而且通过回顾照应使学生领悟到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