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88311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时光已匆匆而逝,我们又迎来了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会。下面,我就结合本次期末测试的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进行一下分析,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先分析一下本次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的特点:此次检测既强调基础,也注重能力层面的考察,力求体现基础和能力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题型多样。试卷测查的范围较广。从积累运用到阅读,内容非常丰富 2、重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质检题注意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的考查。3、突出重点。本次测试体现了四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既考查了学生对重

2、点词语的理解,更注重考查学生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4、本次测试体现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要超越教材的特点,重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测试。总之,“把握课标,重视基础,考查全面,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从试题检测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的较好: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从单字看,字的间架结构匀称、笔画较稳,字体虽不一定呈现书法感觉,但都端正、认真。且使用涂改液、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这与我们每天下午 15 分钟的写字练习和学校进行的写字测试是分不开的。 2、基础部分情况很好,失分较少。基础部分题量大,考查范围广,内容琐碎。这也说明我班平时的教学中较重视字的

3、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的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得比较牢。而且,在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充分发挥小组的合力。本学期我们更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组内互查生字词,互查课文的背诵等。上课时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且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但本次考试中,也反应出了存在的薄弱点:1、基础部分方面:错别字依然是此次测试中的首要问题。错别字的领地很宽,基础部分、阅读、作文,每个部分都有。但此

4、次测试所体现出的错字类型又较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错字往往在形近字的辩析。而此次形近字的混淆情况较少。较严重的错误类型为:同音字混淆。2、此次测试学生阅读理解失分较多,虽然本学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经常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但是,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仍存在概括不全面、抓不住要点的现象。3、缺乏应变能力。从试卷分析来看,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4、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遇到试题,学生答非所问,没有按要求完成习题。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粗心,对学习不能做到一丝不苟。如在试卷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别字,或在测试过程中出

5、现漏做现象。如阅读第二部分课内阅读的 1 小题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汉字和读音,还有个别学生出现了丢题现象,说明学生答题习惯不好,而且没有检查的习惯。6、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也就说,语文双基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存在似是而非的现象,所以说,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没有作到学生人人过关,生生掌握。五、反思-今后教学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从试题的导向性和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提示我今后的教学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1、今后的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不审题、粗心的现象,我会我会多采取一些竞争、评比、监督的形式,及时进行诊治,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我会将评价机制引入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评价上

6、,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3、今后教学中,我不但要注重学困生的转化,还要促进中等生,拔高优秀生。今后要继续发挥小组的作用,然后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从调动积极性入手,把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也降低,树立他们的信心,并且将给他们的学习任务落到实出处,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而对中等生和优秀生,我会充分利用成长记录册和竞争机制,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夯实学生语文双基。4、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的多了,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会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习作能力也会提高。因此,我会真正在教学中落实、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5、多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也就是说,还要让学

7、生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并且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如组织学生用学过的名言古诗来描述看到的情景等。6、从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还是不够灵活,而且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不能持之以恒。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鲜活的,这就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语言素质、调控能力、教学采用的方法都要达到一个高层次。我感到自己要及时给自己充电,多去听一听,多去看一看,多去想一想,多去试一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争取每节课课堂是鲜活的,教学是有实效的。7、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语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语文,因此,我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懂所读的内容,能够准确、全面地概括主要内容,就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文章质疑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8、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关注新闻、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各国各地重要人物的动向。总之,在课改的大环境下,我要努力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课程的改革与孩子们的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小结,及时反思,及时校正,在“小结反思校正”的良性循环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