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86548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内容学情分析】1、内容分析:走遍天下书为侣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教学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2、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对于虽然较爱读书,但往往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之法。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

2、感受读书的重要性,明白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进行教学。【学习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评价设计】1、课前,学生结合“自学提纲”自行预习,课堂上通过组长查、同桌纠,老师查的方式,三方互动,解决字词,扫清障碍,以此完成目标的学习,达标率力求在 100%。2

3、、检查预习时,通过同桌互读,互纠,互学的方式,先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在精读课文环节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榜样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朗读语气,以此完成目标的学习,达标率力求在 95%以上。3、将课文中的重点句段通过课件逐一呈现,通过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连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语言对话,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以此达到目标的学习,达标率力求在 90%以上。【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前置性作业】:1、我会读阅读课文 3 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第一遍,试读,不认识的字查生字表、字典或请

4、教老师、同学,读完标上自然段。第二遍,正确读,圈画生字词、四字词语,并正确认读。第三遍,流利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价:生字认读情况( )( ),课文阅读情况( )( )2、我会写书写 11 个生词伴侣、娱乐、毫不犹豫、抉择、一趟、背诵、熟悉、放弃、灯光、编写、某种。我认为这个字很难写,我想练习两遍。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试着访写句子。3、我会问看到课题,我想提出这些问题【学习过程】:一、古诗诵读,传承文化师:诵经典美文 生:品古典文化师:古诗诵读比赛现在开始。1、排与排赛背浪淘沙:师说题目,一排一句2、男女生赛背牧童3、挑个人背舟过安仁4、师简单总结:听着同学们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古诗声,老师

5、的心情十分舒畅,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来,展现出最好的自我。设计意图:落实课标阅读 5。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结合学校的阅读课,每节课前的古诗背诵实际上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呈现,以此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古诗背诵情况,促进学生之间的方法习得、经验的推广,为古诗的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师生问好,齐呼班魂班魂: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设计意图:为的是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三、激趣导入,情感初萌师导语: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生交流。设计意图: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情

6、境创设,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人文情怀。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本篇课文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件)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设计意图:抓住题眼、触发情思,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探究文本的兴趣。 】 四、检查预习,温故知

7、新(完成学习目标 1 和 2 的任务)出示课件:自学提纲,检查预习情况项目 自学内容 温馨提示阅读学习书写 11 个生词伴侣、娱乐、毫不犹豫、抉择、一趟、背诵、熟悉、放弃、灯光、编写、某种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仿写一句话。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试着仿写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基础学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不明白的问题有师:课前大家对照自学提纲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初步学习,下面我先来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朗读师:先来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来检查。小组长检查。师:你们在读书,老师也在认真地读你们!下面请各小组长汇报自己组的朗读情况。各小组汇报朗读

8、情况。(分段朗读、集体读、个人读)生:老师,我们组进行了男女生分段朗读。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汇报一下我们小组的朗读情况。师:有了小组长的带领,每个人朗读的有滋有味。真好!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生:读得好,有感情、声音洪亮。师:是的,要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就得向她一样大胆的展示自己。谁再来展示。生:老师,我们小组采用了个人一句一句接龙读书的方法。下面我们也想汇报一下我们小组的朗读情况。师:读得怎么样?生:好,此处有掌声。师: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令人赏心悦目。生:我们小组采用了齐读加分角色读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我们的朗读情况。师:有了你们的展示让我们的教室又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由

9、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展示到这里,相信其他的小组一定准备的也十分充分。老师还想听同学们读最后两段的朗读,可以吗?来大家齐读最后两段。师:大家的朗朗读书声,说明课前预习成果显著,认真读书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能保持下去。【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这是小学阅读的心理规律。阅读教学应顺应这一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2、检查生词师:这篇课文的生词比较多,同学们已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瞧,生词搬到了大屏幕上,不知你是否还认识它们?来,我们齐读。同桌互相检

10、查。哪位同学愿意挑战自己?来你来读前两行,你来读后两行。来,再齐读。师:大家想想看:“毫不犹豫”是什么意思?生:意思是没有丝毫的犹豫。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一点不迟疑。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预习时,我查阅了字典。师:多好的学习方法。师:你能用毫不犹豫说句话吗?生交流。师:学以致用,真好!文中哪里提到“毫不犹豫”? 你能找到有关的句子吗?读出来。生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学生体会词句内涵的同时,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3、总结:生词读得这么熟练,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其他预习内容:师:透过自学提纲,谁能结合

11、大屏幕中词语将课文简单的复述下来?生 交流。(1) 简单的师:谁能在复述的详细一些?(2)详细的师:是啊,正是因为你已经将课文读的很熟练了,所以才会将课文复述的这么精彩。师总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刚才这两个同学正是因为将课文读的透彻,所以课文才能复述的这么精彩,认真读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伴侣 毫不犹豫 抉择 背诵 熟悉放弃 品味 编写 同船而行【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查、同桌纠,老师查,三方互动,细致地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解决字词,扫清障碍,弄清课文的主旨,知道课文围绕什么而写,写了些什么,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体

12、悟方法,品味情感。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1)假设。(第一、四、七自然段)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指导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2)比喻。(重点研读。)a.

1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拓展练习。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3)设问(第三自然段)理解“毫不犹豫”。体会朗读,体会回答

14、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4)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可指名接读。)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热爱读书方法:思考、品味、小结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交流品读中的思维碰撞,感悟、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感悟、学习比喻的表达方式并读好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但教师心中不

15、可不分轻重,满盘皆抓。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对表达的方式并不了解,更不知道一些俗语。)对教学重点放在比喻的表达方式上,不仅让学生学习体会,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模拟表达,各抒己见,积累内化。除比喻的表达方式外,其它如假设、设问、反问等的表达方式,学生有所感悟,教师点到即可,把重点放在指导品读上,让学生读出滋味来。六、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六、堂堂清检测1、大屏幕出现: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 地读那本书。首先 ,故事中的人 ,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 ,回过头来品味 ,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 。2、挑生填空3、全班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