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9864208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24 开天辟地【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辟、名、睁、抬、踩、丈、停、吸、躯、富、创、造”12个生字,会写“丈、讲、吸、抬、轻、故、名、盘”等8个生字。2.了解故事的内容,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 感受盘古神勇、无私伟大的形象。4.结合课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语,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神勇、无私伟大的形象。【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

2、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请你们来参加一个活动,好吗?这个活动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谁的脑子想得最快。(出示课件2、3、4、5)(依次屏显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2.揭示“神话故事”(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出示课件6)学生读资料: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

3、了神话故事。3.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板书:盘古)(2)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3)释题:开天辟地辟: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出示课件7、8)2. (出示课件9)出示本课会写字,观察田字格中会写字的结构。3.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

4、句子。好吗?4、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 混沌一片、黑乎乎的、大鸡蛋盘古在干什么?(睡觉)醒了以后看见了什么?(什么也看不见)他怎么做的?(抡起拳头使劲一砸,抬起腿猛地一蹬)“大鸡蛋”出现了什么变化?(裂成了两半,一半成了天,一半成了地)(2)天地分开后,盘古还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站在天地中间,双手撑着天,两脚踩着地。盘古怕它们合拢)(3)盘古把天地分开了吗?他自己怎么样了?(分开了,再也不会合拢了,他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4)他死了以后还发生了什么?(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身躯变成大山,血液变成河流)5.齐读课文,感受盘古的高大。6.小

5、结:盘古真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三、分节读文,概括课文内容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黑暗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3.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交流。4.小结:刚才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5.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重要内容的,大家在学习中要注意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语言材

6、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开天辟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根据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另一种方法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出示课件12)齐读: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盘古创造的。二、学习“开天辟地”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2.教师巡视,(出示课件13)学生朗读 盘古一生气,抡起拳头使劲一砸,抬起腿猛地一蹬。只听见哗啦一声,“大鸡蛋”裂

7、成了两半。3.指导朗读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使劲一砸,猛地一蹬”,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4)教师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想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双眼圆睁,浓眉倒立,抡起铁锤一般的大拳头,使劲一砸;又抬起树干一般的粗腿,猛地一蹬,山崩地裂的一阵响声之后,天地就出现了。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神力无穷!(5)再次朗读: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8、(6)男生齐读。5.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出示课件14):轻的一半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一半缓缓下沉,变成了地。三、学习“顶天立地”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合拢,就站在天地中间,双手撑着天,两脚踩着地,)2.等到天地变得相当稳固,再也不会合拢了,盘古才放心地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四、学习“化生万物”1.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请大家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奶奶的话。读着读着,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

9、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交流4、小结,指导朗读: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有的同学说:我几种情感都有!那怎么读出不同的心情呢?让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我读两遍,你能听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是怎样的感受吗?(1)教师示范朗读(2)引导学生说说前后两次朗读表达的感情。听得出来吗?第一次是什么感受?第二次是什么?(3)自由练习(4)配乐指名朗读,随机引导齐读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读一读会写的字,观察字形,说一说自己

10、的发现。2.教师重点指导:(出示课件15)抬:左右结构,左小右大,注意左边的提手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轻:左右结构,左边的车字旁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第二笔是点。盘: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五、板书设计 24.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向往光明 顶天立地 坚定不移 化生万物 造福人类25牧童与斗牛图【教学目标】1.会认“蜀、酷、偶、唐、著、若、锦、缎、套、轴、携、擅、称”等13个生字,能读好带生字的词;会写“夹、晒、错、称、摇、摆、套、著”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书人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

11、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名家作品,导入新课1. (出示课件2/3/4/5/6)小朋友,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名画。欣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画作。2.看了这几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3.(出示课件7)欣赏斗牛图,这幅斗牛图是我国唐代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牧童与斗牛图,故意把“斗牛图”写大,“牧童”写小,你猜猜老师为什么把“斗牛图”两字写得那么大,“牧童”

12、两字写得那么小?(画家和牧童的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二、用心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牧童与“斗牛图”之间发生了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找同学帮忙。2.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出示课件8/9),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出示课件10)重点理解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出示课件11)4.引导合作朗读三、整体感知课文,相互交流1.再次默读课文,简单的说说读书人与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2.思考:牧童是一个 的人,读书人是一个 的人。四、合作交流感悟,深入理解1.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读书人是一个尊

13、重事实,不求虚荣的人?(板书:尊重事实,不求虚荣)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3.交流讨论:(出示课件12、13)(1)读书人怎样对待戴嵩的画?为什么?(2)围观的众人怎样评论这幅画?(3)牧童怎样评论这幅画?(4)牧童为什么说这幅画画得不对?(5)读书人听了牧童的画,有什么反应?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总结人物性格,言之有据。2.指导书写生字。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新 课 标 第 一 网一、复习导入新课,做好衔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收藏画的读书人是个实事求是的人,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敢于直言不讳的孩子。请小朋友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线

14、索,看看哪些语句最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出示课件15)预设:1.读书人收藏他的画,画上的牛栩栩如生。 2.众人称赞画好。读书人实事求是,虚心:(出示课件16)预设:1.和蔼地说,请你说说。 2.连连点头,拱手说。牧童善于观察,直言不讳:(出示课件17)(板书:善于观察,直言不讳)预设:1.不对,不对,这牛画得不对。 2.牛相斗时,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二、感悟文章中心,教师总结 面对众人的不解和指责,小牧童敢于讲真话;面对众人的赞美,读书人虚心地接受了牧童指出的错误。二人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学习。三、认真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几个字,并用这些字口头组词。2.观察字形特点,发现字形特点。3. (出示课件18),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字形结构。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出示课件19)晒:左右结构,左边是“日”,与太阳有关,右边是“西”不是“酉”。称:左右结构,左边是“禾”不是“木”,右边是“尔”。摇、摆:都是左右结构,“摇”字注意右边的“”的写法。套:注意不要少横。4.学生书写。26盲人摸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盲、象、凉、另、拴、堵、滑、柱、绳、部、体”等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3.正确、流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