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852849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管理制度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井工标准掘进专业各项制度汇编二零一七年目录第一章 兑镇煤矿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工作制度- 3 -第二章 兑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7 -第三章 交 接 班 制 度- 16 -第四章 掘进工作面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8 -第五章 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23 -第六章 掘进技术工作岗位责任制- 25 -第七章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34 -第八章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37 -第九章 探放水制度- 40 -第十章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42 -第十一章 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 43 -第十二章 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

2、度- 46 -第十三章 采掘作业规程管理规定- 48 -煤矿掘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汇编第一章 兑镇煤矿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工作制度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 系统和环境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一、人员变化(一)、新工人入矿1、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2、由单位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3、签订师

3、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同休息。(二)、借调人员1、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三)、离岗返岗人员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传达学习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3、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二、时段变化(一)、季节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二)、重要节

4、假日(双休日)的安全控制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关键不失控。2、各基层单位要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把关。井下采掘及辅助单位党政主管必须有一人值班、下井。(三)、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安员“四员”要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三、“三工”变化(一)、工艺变化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矿长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所在单位技术主管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二)、工序变化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

5、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三)、工具变化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四)、“三工”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四、系统和环境变化(一)、施工地点变化1、由总工程师牵头召开现场会,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主管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会议纪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并在现场挂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运行许可证。3、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职

6、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达相关措施。4、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有队级及以上管理干部带班作业。(二)、地质条件变化1、掘进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调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单位要及时向职能管理部门汇报。2、职能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纪要。3、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4、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5、职能管理部门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

7、,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三)、单项工程施工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总工程师及以上领导牵头,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参加,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2、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会审批准。3、施工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所有参加单项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学习,并签名确认。4、施工单位向安全生产部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经审查批准。5、施工现场明确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6、安全生产部门加强现场监管,坚决执行“四不干”原则,确保所有单项工程安全可控。(四)、应急性工作现场出现应急性工作,由管理部门人员到现场协调,现场跟班干部安排工作,班组长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五

8、)、系统和环境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五、考核对各类变化控制不到位的,按职责权限,对相关责任人按不尽职直至严重不履职考核,并处100300元的罚款。第二章 兑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一、兑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机构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混合型管理模式,总工程师(组长)直线领导、全面负责、分清层次、综合管理,总工程师对技术管理全面负责,分管科室在其权限内及时决策,以利于提高效率。 技术管理机构是煤矿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从于整个煤矿的管理形式,以利于煤矿整体目标的实现和良性发展。 技术管理机构的形式及特点: 大部制管理模式

9、: 大部制管理模式,是指煤矿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同设在一个部门,在行政管理上由分管生产的副职负责统一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分别由煤矿总工程师与分管生产的副职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中。但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这种管理模式要统筹兼顾,否则会造成“技术跟着生产走”的局面,限制了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 大部制管理模式中一般包括安全、生产、职工教育等内容,其中生产部门包括生产、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 分系统管理模式 分系统管理模式,是指煤矿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分别设在不同部门,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与总工程师分别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

10、于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但由于技术人员相对脱离生产一线,技术不一定能及时、准确地服务于生产。 分系统管理管理模式中一般要分别设立安全、生产、技术、通风、机电、地测等部门。 二、技术管理综述 生产矿井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矿井采掘生产、顶板管理、 “一通三防”、瓦斯防治、矿井防治水、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计划及年度计划。 (2)地质勘探、煤炭储量的技术管理。 (3)“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 (4)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工作面接替的工程技术管理。 (5)编制并实施采掘作业规程。 (6)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7)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

11、输等矿井灾害、事故的技术管理。 (8)矿井环境保护及煤炭综合利用的技术管理。 三、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素质要求 1、技术人员的配置 煤矿管理机构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技术、调度指挥、“一通三防”、机电、地测、防治水等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要设立安全、生产、通风、地质、机电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实现专业化管理,并配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主体专业技术人员。 总工程师应组建一套精干的技术管理机构进行技术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设置分管生产、通风、地测、机电、安全等工作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下设业务部门进行直接领导或专业技术领导。2、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职业道德:热爱

12、煤炭事业,能安心从事煤炭技术工作。业务素质:熟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技术标准。技术素质:有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安全知识。综合素质:有现场工作经验,能根据现场情况从技术上制定可行的方案、施工设计、作业规程或措施。三、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加强技术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煤矿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国家法律、法规、法令及政策方面的制度。 (2)煤矿内部各种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中长期及年度计划管理制度;作业计划管理制度;地质报告审批及储量管理制度;事故追查制度;生产衔接及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审批制

13、度;采掘工作面设计;作业规程审批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检修及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3)技术管理责任制度。煤矿应根据煤矿组织机构特点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各技术人员的业务范围、领导关系、应负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从煤矿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家及行业规定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订完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四、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各专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生产技术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生产工作中采煤、掘进、顶板管理、质量标准化、工程质量验收工作。 (2)负责本专业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等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负责矿井生产衔接的编制工作。

14、 (4)负责煤矿生产中技术方案、设计、作业规程和措施的编审工作。 2、通风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通风系统管理,保障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 (2)负责防尘、煤层自燃及防灭火、井下爆破管理工作。 (3)负责矿井的瓦斯管理及监测监控管理工作。 (4)负责瓦斯的抽采工作。 (5)负责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 3、地质部门的职责(1)负责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地质和测量工作,为生产设计和煤炭生产各项工作提供所需的地测资料。(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3)负责煤炭资源申请工作,加强储量管理,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 4、机电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机电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 (2)负责机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发电、供电管理。 (3)负责井下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工作。 (4)负责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和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的应用。 5、安全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订煤矿的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安全计划。(2)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安全设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3)负责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4)负责指导、协调煤矿安全事故的救援抢险工作。 五、各专业部门技术管理内容 1、生产技术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命令、决定、通知等,严格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