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841801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34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质量成本}某某某0606质量成本讲稿(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JB5423-2005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培训,王 慧 2010年6月,质量经济性,GJB9001B主要内涵是指:“组织获得相应质量水平的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以及质量问题带来的质量损失,为在装备质量上的价值量的度量”。是从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评价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符合性相关活动的财务反映,至少包括质量投入、内部损失、外部损失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报告,包括由于顾客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减少了市场份额或被迫降价带来的损失;以及质量改进带来的收益情况等。,1.培训目标,a)增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所采用的方法; b)了解质量成本管

2、理的基本概念,重点了解按新的GJB5423-2005标准关于质量成本核算,分析及其结果应用的要求和实施方法,为组织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c)了解GJB5423对质量部门、财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质量成本核算、分析、报告中的职责分工要求,为组织合理分配质量成本管理职责提供参考。,2.质量成本的概念提出及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2.质量成本的概念提出及发展,我国从1984年开始研究并推行质量成本管理 GJB/z 4-1988质量成本管理指南和GB/T 13339标准的发布 2005年12月12日发布了GJB5423,从20

3、06年5月1日实施以代替GJB/z 4-1988质量成本管理指南,3.质量成本管理目的,a)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以适宜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 b)降低产品总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c)为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质量奖励和企业考核提供依据。,4.几个主要术语和定义,1)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 2)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 3)质量成本 4)预防成本 5)鉴定成本,4.几个主要术语和定义,6)内部故障成本 7)外部质量成本 8)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9)质量成本管理 10)寿命周期成本,5.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5.1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的内容和范围 综合性质量管理活动所需

4、的资金 产品实现过程质量控制活动所需的资金 与质量改进直接相关的设施所需的资金 质量奖励所需的资金 外部质量保证所需的资金,5.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5.2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的需求分析 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 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管理评审报告 科研生产合同、产品质量计划 质量管理对财务资源的需求分析报告,5.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5.3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的确定 满足完善QMS并使之有效、高效运行的需要 满足改进产品问题的需要 符合财务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经费具有可获得性,6.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6.1质量成本项目: 1) 预防成本 2) 鉴定成本 3) 内部故

5、障成本 4) 外部故障成本 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明细项目,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示例:,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三个级别的科目: 一级科目:质量成本; 二级科目:预防费用、鉴定费用、内部故障损失、外部故障损失,如有特殊需要增设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三级细目:质量成本细则。GB/T13339中推荐了21个三级细目,GJB2534中推荐了31个三级细目。如表1-1。,质量成本项目设置特点:,1)体现了满足顾客的要求 如在预防成本中增加了“顾客服务费”;增加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即增加了收集和分析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及合同评审费;退货损失从“由于产品质量缺陷”改成“由于产品不符合顾客的质量要求”;降

6、价损失从“由于产品低于质量标准”改成“由于产品不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与质量成本的预防成本的定义中强调顾客满意是一致的。,质量成本项目设置特点:,2)体现了过程方法 如质量改进费,包括质量改进策划费,实施改进措施费,评价质量改进成果费,体现了全过程发生的费用,并体现了PDCA循环。 3)强调了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成本核算 在预防成本中,产品需求、设计、采购、生产、成品、顾客服务、单独一一列为三级细目,包含了产品实现全部过程,这在过去有关质量成本的标准中是没有的。,质量成本项目设置特点:,4)质量成本项目设置更全面,更仔细 如检验费细分为进货检验费、工序检验费,成品检验费,安装检验费和交付检验费。

7、5)质量成本项设置更科学、便于质量成本统计和核算 明确了质量成本细目的核算办法,对于会计核算,明确了所属的会计科目,对于统计核算,明确了所用的统计表格,细目分类科学、合理,简单明了,易于操作。,6.2质量成本预测,目的: a)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和采取措施; b)利用历史的统计资料和大量观察数据,对一定时期的质量成本水平和目标进行分析、测算,以编出具体的质量成本计划。 c)为企业各单位和部门有效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明确要求和进行控制。,6.2质量成本预测,方法: a)经验判断法; b) 计算分析法; c) 比例测算法。,6.2质量成本预测,步骤: a)调查收集信息资

8、料及有关数据; b)对收集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 c)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计算,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计划。,6.2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算结果由质量部门列入质量工作计划,由财务部门纳入财务预算。 预算表见2-1 质量成本计划是在预测的基础上,针对质量与成本的依存关系,用货币的形式确定生产适用性产品质量要求时,在质量上所需的费用计划。,6.3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按时间可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通常是3到5年的计划,短期计划通常是指年度(或季度、月度)的计划。 按管理范围可划分为企业成本计划和部门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一经确定,就成为质量成本

9、目标值,作为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提供检查、分析、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的目的是要力求实现质量成本的最佳值。,6.3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 a)总质量成本计划; b)单位产品质量成本计划; c)质量成本降低额计划; d)质量费用计划;,6.3质量成本计划,e)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即计划期内质量成本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及与各种基数(如销售收入、总利润及产品总成本等)相比的比例情况; f)质量改进措施计划,这是实现质量成本计划的保证。 质量成本计划应规定:达到质量成本目标;为完成质量成本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检查与考核质量成本指标。,6.3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编制和计算方法

10、: 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通常由质量部门会同财会部门进行;或者由车间(科室)分别编制,交由财会部门汇审和归总后,提交计划部门下达。两者计算方法基本相同。,6.3质量成本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必须依据: a)企业的历史资料,它包括一个时期的平均质量成本水平、按时间序列的质量成本变动情报和趋势分析,以及质量成本的构成分析等。 b)本企业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的变化情况; c)企业的方针目标,同时参考国内外同行业的质量成本资料。,6.3质量成本计划,在掌握企业有关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再来确定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的增长率或降低率;然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质量计划对各产品的综合合格品率的要求,计算出各单位产品的预防、鉴

11、定及内外损失成本(或故障成本)的大小,最后编制出商品产品质量成本计划。,6.3质量成本计划,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计划期单位产品预防成本计划额=上期预防成本单位产品实际发生额(1+计划投资的增长率或降低率) 计划期单位产品鉴定成本计划额=上期鉴定成本单位产品实际发生额(1+计划投资的增长率或降低率),6.3质量成本计划,计划期单位产品内部损失计划额=上期单位产品内部损失实际额(1计划降低率) 计划期单位产品外部损失计划额=上期单位产品外部损失实际额(1计划降低率) 将上述四项成本计算结果相加后,即得各单位产品质量成本计划。 表3-1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表; 表3-2产品质量成本计划表,可供参考。

12、,6.4 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是根据质量成本核算对象,采用一定的方法,按规定的质量成本项目,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配和计算,计算出核算对象的总质量成本和单位质量成本。它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6.4 质量成本核算,1.核算原则 1)采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结合的原则 以会计核算为主,辅以统计核算,不能全部用会计核算。采用统计核算方法,避免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正常运行,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量值单位。 2)分期核算的原则 质量成本核算的分期应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6.4 质量成本核算,3)权责发生制原则 对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在会计上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按权责

13、发生制或现金收付实现制记帐。对本期质量成本的确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即由本期质量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都要计入本期质量成本,不应由本期质量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不应计入本期质量成本。因此要妥善处理质量成本数据与核算对象之间的滞后性。,6.4 质量成本核算,4)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 例如:折旧要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规定使用年限计算,材料费用按消耗的实际成本计价。 5)一贯性原则 质量成本核算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使各期的质量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如果需要变动换算方法,应评估对质量成本水平的影响。,6.4 质量成本核算,6)重要性原则 对质量成本有

14、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对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可以从简处理。适应质量成本不是财务会计而是管理会计的特点,如数额较小的质量成本不要求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质量成本核算要为质量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7)合法性原则 计入质量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法律制度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6.4 质量成本核算,2.核算办法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 GB/T13339 推荐采用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办法,GJB 5423要求采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结合的质量成本核算办法。 质量成本为显见质量成本的隐含质量成本之和,显见质量成本一般采用会计核算,也可采用统计核算,而隐含质量成本只能进行统

15、计核算。,6.4 质量成本核算,如:某洗衣机正常价格1560元,因存在质量问题,经与用户协商,折价1490元出售。在会计账目上反映的是收入1490元,而折价损失70元不能入账。因此这部分损失不能采用会计核算,只能用统计方法计算。 正是由于质量成本的这一特点,导致了质量成本不能完全纳入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6.4 质量成本核算,会计核算: 是采用货币形式,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手段,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特点: a)运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薄、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 b)以货币作为统一

16、的计量单位; c)严格以原始凭证作为入账的依据。,6.4 质量成本核算,统计核算: 是采用货币、实物量和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和整理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能够反映经济现象特征和规律的数据资料。特点: a)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性为目的,不要求资料的完整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b)采用货币、实物量和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 c)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和一系列统计指标、图表及统计方法。,6.4 质量成本核算,2)核算质量成本要注意区分质量成本与非质量成本 a)凡是由质量问题引起的费用和损失都要计入质量成本;包括非成本项目。 b)防止质量成本的扩大化,下列情况开支的费用不能计入质量成本; 生产制造合格品,优质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