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9838625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江苏省铜山区】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试卷(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期末复习检测题(三)一 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毋(w)宁 矜(jn)持 稼(ji)接 耐(ni)人寻味B.猥(wi)琐 孱(cn)头 烧灼(zhu) 千均(jn)重负C.炽(ch)热 修葺(q) 剥(b)落 本末倒置(zh)D.无虞(y) 露(l)宿 俯瞰(kan) 屏(bn)息凝神2.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10分)(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4)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6)然则天下之事, , ,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7)登飞来峰中的“ , ”,比喻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人在一生之中,总有些酸楚的往事,让人泪流满面,令你不堪回首;也总有一些甜蜜的回忆,让人沉醉不醒,痴迷而又A(依依不舍 流连忘返)。而一些生死离别的无奈,相聚重逢的喜悦,放弃与执着,快乐和忧愁,都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人生交响乐。既有千回百转的悱侧惆怅,又有情深意意的悠悠旋律,不时的在你心中回荡,徘徊,萦绕。在那往昔的经历中,纵有秀山丽水,旖旎梦境,终究抵不过此时B(百感交集 心潮澎湃)的一声轻叹,一脸无奈,

3、一缕清怨。(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B.望岳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C.假如生活欺骗了选自普希金诗选,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本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劝告的口吻,直抒胸臆,充满哲理。D.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海底两万里是其作品中文学性和科学性表现得最好的一部

4、,文笔细腻,构思奇巧。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

5、,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盂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笑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注释句:同“勾”,勾画,描摹。优孟:春秋楚国的艺人。简:选择。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B.尝/射于家圃 C.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D.名/达于缙绅间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 康肃笑而遣之( ) (3)已能倾

6、动其市人( ) (4) 而后可以得志(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久而不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但手熟尔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C.由是之扬 是非木柿D.名达于缙绅间 有仙则名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9.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3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0.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C.“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婉转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D.这是一首短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绪。三 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10分)A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

8、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A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A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A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

9、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A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11.上述语段选自 ,作者是 (人名),选文中的A是 (人名),概括选段的故事情节 。(4分)12.这次事件后,A有了怎样的遭遇?(2分) 13.读完选段,结合这部长篇小说的内容说说A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选文,完成14-17题。(13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 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

10、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

11、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王形象?(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