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829914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97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组织设计园宝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丽高速公路 园宝山隧道实施性施组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3第一节 编制依据3第二节 编制原则3第三节 指导思想3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5第一节 工程简介5第二节 工程设计概况7第三节 自然地理情况7第四节 工程重点及主要措施9第五节 管理目标9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施工技术力量、资源配置11第一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11第二节 工作机制及职责划分11第三节 主要施工技术力量配备12第四节 劳动力管理12第五节 设备、人员13第六节 人员、机械进场方式13第七节 材料采购、进场13第八节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13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14第一节 工期安排原则14第二节 工期安排14

2、第五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5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15第二节 风水电布设方案16第六章 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17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17第二节、洞口及明洞施工方案18第三节、中导洞(中隔墙)施工方案19第四节、主洞施工19一、超前支护20二、开挖24三、初期支护25四、 防排水层施工30五、二次衬砌施工36六、水沟、电缆沟37七、洞顶填充不密实的解决方案41八、地质超前预报41九、工程测量、监控量测及地质预报42第五节、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48第七章 质量目标、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主要措施56第一节 质量目标56第二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56第三节 保证工期的施工措施68第八章 质量、安

3、全保证体系71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71第二节 安全保证体系75第三节 保证安全的措施78第四节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82第九章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88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施工措施88第二节 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91第三节 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工作93第十章 季节性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方案93第一节 冬季施工措施93第二节 雨季施工措施94第三节 夏季施工措施95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第一节 编制依据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园宝山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2. 交通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3.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4.施工现场勘查所获取的资料

4、。5.类似工程施工经验。6.施工承包合同。第二节 编制原则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4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工期。第三节 指导思想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工程,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思想如下: 1.人员与施工队伍 园宝山隧道项目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师组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组织专业化施工。 2施工组织 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

5、,均衡生产,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 3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4质量控制 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 园宝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隧道,左、右幅隧道间净距介于3151m。 左幅隧道:起止点桩号为ZK52+330Z K55+155,隧道全长2825米,隧道起点ZK52+330ZK52+417.46位于R=800m、i=+4%的右转圆曲线上,ZK52+417.46ZK52+567.46位于R=8

6、00m、Ls=150m的右转缓和曲线上,ZK52+567.46ZK52+875.56位于直线上,ZK52+875.56ZK53+025.56位于R=1100m、Ls=15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ZK53+025.56ZK54+815.73位于R=1100m、i=-3%的左转圆曲线上,ZK54+815.73ZK54+965.73位于R=1100m、Ls=15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ZK54+965.73终点位于直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2.85%;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23m。右幅隧道:起止点桩号为ZK52+280ZK55+155,隧道全长2875米,隧道起点ZK52+280ZK52+333.79位于

7、R=722.64m、i=-4%的右转圆曲线上,ZK52+333.79ZK52+483.79位于R=722.64m、Ls=150m的右转缓和曲线上,ZK52+483.79ZK52+783.14位于直线上,ZK52+783.14ZK52+933.14位于R=1160m、Ls=15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ZK52+933.14ZK54+841.66位于R=1160m、i=+3%的左转圆曲线上,ZK54+841.66ZK54+991.66位于R=1160m、Ls=15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ZK54+991.66终点位于直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2.85%;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39m。左、右幅隧道累计总长

8、5700m。第二节 工程设计概况一、道路等级:高速公路。二、行车速度:80km/h。三、隧道建筑限界 净宽:10.25m; 净高:5.0m。4、 隧道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 净宽:13.0m; 净高:5.0m。 五、车行横通道救援导洞建筑限界 净宽:4.5m; 净高:5.0m。 六、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 净宽:2.0m; 净高:2.50m。第三节 自然地理情况一、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园宝山隧道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峰顶多呈浑圆形,地形波状起伏,山谷相间,谷地较平坦,多呈“V”型,河流中等切割,呈树枝状,海拔在1800m至3500m之间,路线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

9、峦纵横,地形险峻,大雪山并列耸立于金沙江两岸,东南部元哈巴雪山、玉龙雪山,西部为怒山山脉,北部为梅里雪山。隧道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高山峡谷地貌区,地形相对较陡,植被茂密,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风化作用为主。2、水文、气候隧道区水系发达,水资源较丰富,线路区河流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水系,包括金沙江及其支流冲江河等,江河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河流主要沿线路区山涧沟谷分布,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隧道区内属于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雨季明显和高山地区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极为明显等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地貌差异悬殊,构成了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

10、气候。年均降雨量不大,为600-800毫米,且80%以上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尤以7-8月最为集中,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年平均气温5-14度,最热月平均气温13.2度,最冷月平均气温-3.8度。3、地质构造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场区域属青藏高原断块区,地质构造复杂,受印度板块向北推挤和青藏高原向东南挤出的叠加作用,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项目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包括:丽江-剑川断裂、龙蟠-乔后断裂、大具-丽江断裂、中甸断裂(含冲江河断裂、尼西断裂)等。由于受到地形限制,路线前段基本沿龙蟠-乔后断裂布设,后段基本沿中甸断裂布设,断裂带对路线影响

11、较大。隧道近乎平行于土官村断层(F42)展布,隧道与该断层2次小角度相交,该断层为非活动性正断层(F42),沿330方向延伸,断裂标志为岩石强烈破碎,具摩擦镜面及擦痕,断层崖、小揉皱、石香肠构造发育,属压性断裂,受断层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对隧道影响较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20g,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4、地层岩性场地区上覆第四系残破积层碎石土,含碎石粉质黏。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玄武岩以三迭系深灰色板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岩土构成自上而下为:(1)覆盖层第四系残破积层含碎石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状,碎石含量约19

12、%,成分为片理化玄武岩,钻孔揭露厚度1.514.6米,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以及洞身段局部区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50kPa,摩阻力标准值70kPa;第四系残破积层碎石土:灰黄色、黄褐色,稍密,稍湿,碎石含量约52%,成分以玄武岩、板岩为主,砾径19cm不等,局部夹块石,由粉质黏土及角砾充填。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loa,摩阻力标准值120kPa。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以及洞身段地形平缓区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Pa,摩阻力标准值120kPa。 (2)基岩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P2a)兹武岩以及三叠系(T2a)深灰色板岩。全风化板岩:灰褐色,全风化,泥质胶结,多呈土状,承载力基本容许

13、值280kPa,摩阻力标准值70kPa,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洞门附近。强风化板岩:灰褐色,强风他,泥质胶结,变余结构,板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石状,局部风化不均,呈中风化。承载力基本容许僮500kPa,摩阻力标准值140kPa,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出口洞门及洞身段。 中风化板岩:灰褐色,中风化,泥质胶结,变余结构,板状构造,薄中层状,岩芯多呈碎石状、碎块状。承载力基本容许值700kPa,摩阻力标准值160kPa。该层埋深较深,钻孔未揭露该层,推测该层埋深大于45米。 强风化玄武岩;浅灰绿色,强风化,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碎石状,局部风化升i均,呈中风化,承载力基本容许值700k

14、Pa,摩阻力标准值为160kPa。 中风化玄武岩: 浅灰绿色,中风化,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碎块状,少量碎石状。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200kPa。 5、水文地质 地表水:场区未见地表径流,地表水多汇集于场区低洼处排出。 地下水: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强风化带裂隙富水、导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向场区低洼沟谷运动,多沿沟谷呈散流状排出地表,汇聚于山间沟谷排泄。隧道进出口附近均见地下水排泄点,流量在0.10.6L/s。 6、区域稳定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域性构造现已稳定,区域地质整体穗定性好。 7、不良地质 隧道区构造发育,隧道近乎平行于土官村断层(F42)展布,隧道

15、与该断层2次小角度相交,该断层为非活动性正断层,对隧道影响较大。另外,隧道进出口两端覆盖层厚度较厚,且离隧道洞门不远处均发现有软弱夹层,施工过程中洞门稳定性较差,应加强防护。 8、涌水量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根据地勘报告:通过以上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按裘布依理论式计算结果左右幅分别为5358 2m/d. 7617.5m/d,将其作为单幅最大涌水量考虑;根据附近水样水质分析结果,水质类型为C Cal型(碳酸盐钙质水),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天然水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其对混凝土结构物具微腐蚀性。 9、围岩级别划分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围岩级别划分如表5.1。 表5 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幅位起讫桩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