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813171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工业工程}14IE七大手法(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E七大手法,一 五五法 二 人機法 三 雙手法 四 動改法 五 流程法 六 抽查法,目 錄,IE七大手法,人 機 法,防 錯 法,五 五 法,抽 查 法,雙 手 法,動 改 法,流 程 法,一 五五法,1.1 五五法概念 1.2 五五法列表 1.3 丰田五五法發問,1.1 五五法概念,手法名稱 W1H法又稱何法,又稱質疑創意法,簡稱五五法。 目的 熟悉有系統的質問技巧 發掘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意義 質疑的技巧 打破砂鍋問到底,1.2 五五法列表,1.3 丰田五五法發問,“為什么機器停了?” “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 “為什么超負荷運轉?” “因為軸承部分的潤滑不夠。” “為什么潤滑不夠?

2、” “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 “為什么汲不上油來?” “因為油泵磨損松動了。” “為什么磨損了?” “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二 人機法,2.1 人機法概念 2.2 人機作業 2.3 人机作业图分析,2.1人機法概念,手法名稱 人機配合法(Man-Machine Chart),簡稱為”人機法”。 目的 學習如何記錄人與機器配合工作時之過程。 意義 以圖表的方式,記錄操作者與一部機器或多部機器之 操作關係,並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與改善。,應用範圍 (1)1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2)數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3)數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功用 (1)了解在現況下,操作者

3、之時間與機器之時間是否妥善應用。 (2)依上述之記錄加以質疑,尋求改善之地方。 (3)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2.2 人機作業,人机作业分析工具:人机作业图 人机作业图的组成:表头,图表,统计.示例如下圖所示 人机作业图的记录符号: 表示工作 表示空闲,人机作业图的组成,2.3 人机作业图分析,人机作业图案例分析及讨论 案例1:车削工序的人机作业图的绘制 案例2:对案例1中的车工序的作业进行改进 案例3:对车削工序的作业进行进一步改进,案例1 某工人操作一台车床,作业程序及的时间值为:装夹工件0.5min,车削2.0min,卸下零件0.3 min,去毛刺并检查尺寸0.5min,该车

4、床能自动加工。,案例2问题:人的空闲时间太多,利用率仅为39% 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问:为什么要在机器停止时去毛刺并检查? 答:过去一直如此 问:有无改进的可能? 答:有。 问:怎么改进? 答:调整作业顺序。在机器车削下一件工件时,可以去毛刺并检验已车好的上一件工件。 改进后的人机作业图 通过应用“ECRS”原则中的Rearrange,利用机器工作时间进行手工操作,从而缩短了周程,提高了工效。,改进车削人机作业图 效果: 人的利用率由39%提高到46% 机器利用率由61%提高到71%,案例3:进一步改进提高工效 问题:在案例2中,虽然缩短了周程时间,提高了人和机器的

5、利用率,但人的利用率仅为41%,仍然偏低。如何提高人的利用率? 方法: 增加其他工作;利用空闲多操作一台机床 分析:在一个周程内,工人有1.5min的空闲,足够操作另一台机床(1.3min)。因此改进方案为该位置由一个工人操作2台机床。改良方法的人機作業圖。 效果:机床的利用率保持不变(71%),人的利用率由41%提高到95%,效果: 人的利用率由46%提高到95%,达到了减少操作者人数的目的。,一人操作两台机床的人机作业图,三 雙手法,3.1 雙手法概念 3.2 雙手操作圖概念-畫法 3.3 實例 3.4 双手作业分析的要点与改进,3.1 雙手法概念,1.手法名稱:雙手操作法,簡稱為“雙手法

6、” 2.目的:學習有系統的記錄人體雙手(足)動作的過程。 3.意義:以圖表的方式,來記錄操作者雙手(足)的動作過 程,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4.應用範圍: 4.1適用於以人為主的工作; 4.2專注於某一固定工作地點之研究; 4.3該件工作有高度重複性,3.2 雙手操作圖概念-畫法,3.2.1 作業步驟及要點: 決定起始點必須深入生產現場,仔細觀察操作全過程,決定操作中的迴圈週期、起點和終點; 記錄基本資料作圖時,先在左上角記錄有關資料,如工作名稱、現行方法、研究日期、操作者等等; 畫平面布置圖在右上角畫工作場所的平面佈置圖,描述操作物件、操作工具的名稱; 左右手作業簡圖圖的中間分別

7、記錄左右手的動作。邊觀察、邊記錄,一次只觀察一隻手的動作。左右手的同時動作應畫在同一水平位置。 數據統計記錄完成後,對左右手的動作數量分別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寫在右下方。,3.2.2 一般畫法: O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動作; 表示搬運、手移動的動作; D 表示等待,即手的延遲、停頓; 表示持住,即手握住物件的動作; 表示檢查。,改善前是單手作業伴有轉身動作,改善后是雙手作業節省工時提高效率,改善前,改善后,3.3 實例,大二下學期,0 2 2 1,1 0 2 2,5 5,Before Improvement,作業員,成品,一般工作台,左手 右手,將上一個成品放回流水線,同右手,

8、同右手,取PE袋,左手,從流水線取成品,檢查產品外觀,將產品裝入PE袋,除產品靜電,右手,左手 右手,0 0 2 2,1 0 2 1,4 4,After Improvement,作業員,成品,18.10”,13. 52”,工時由原來的,3.4 双手作业分析的要点与改进,改进措施:提问技术 改进动作顺序 改变工具及设施 改变布置 合并所用工具 改变所用材料 使用量具、夹具 同时使用双手,要点 减少动作 排列最佳顺序 合并动作 平衡双手 避免用手挂钩,四 動改法,1.手法名稱:動作改善法,簡稱為“動改法”,是:省力動作 原則,省時動作原則,動作舒適原則,動作簡化原則 在生產過程中,物(MATERI

9、AL),機器(MACHINE)及人(MAN)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因此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具有一共同的因素人。在每一製造程序中或每一機器的操作中總有人運用他的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在操作。雖然同樣一項工作,每個操作者都有同樣的手,腳等身體部位,然而其作業效率卻往往相差很懸殊。因此,科學家、工程師與科學管理者乃對人體的操作狀況加以研究分析,以尋求一最經濟有效省力省時的動作方式。,2.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經濟的二十個基本原則。應用這些原則來改善個人、家庭及公司內的工作改善,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的境界。 3.意義 為配合人體及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又省時的動作原則,

10、用以檢視工作場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否改善之處,以減少工作人員的疲勞並提高工作效率。 動作經濟原則為”吉爾勃斯”(Gilbreths)所首創稱為”動作經濟與效率法則”後經若干學者詳加研究改進而成,稱之為”動作經濟原則”. 動作經濟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項。,4.三大分類為: 1) 有關於人類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8項。 2) 有關於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6項。 3) 有關於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6項。詳細之 20項原則將在後面詳加介紹。 5.應用範圍: 1)適用於生活上個人及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2)適用於工廠或辦公室有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6.功用 1)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 2

11、)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3)提高工作的效率。 7.有關人體運用原則 原則1: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原則2: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閒。 原則3: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 原則4:儘可能以最低級動作工作,說明: 欲使動作迅速而輕易,唯有從動作距離之縮短,以及動 作所耗體又減少上著手。欲達到此目的,其實際對策則為 選取級次最低之動作,使動作範圍縮小。並使物料及工具 儘可能靠近手之運運作範圍內。工作時,人體之動作可分 為下列五級。,原則5: 物體之”動量”儘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時,則應將其減至最小度。 說明: 工作物運動時,自然生有”動量”(俗語”衝力”),此”動量”依物理公式

12、為 M(動量) = m (質量) * V(速度),工作時應利用此自然附生之”動量”來完成工作。如工作中無須利用所產生的”動量”時,則必須使”動量”降低,但千萬別用肌肉來制止”動量”因為如此肌肉易生疲勞。降低”動量”的方法即在將重量與速度減小。反之即須加大。,原則6: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直線運動為佳 原則7:彈道式運動較輕快 原則8:動作宜輕鬆有節奏:據生理學之研究,人手(或身體 其他部位)之運動,有兩組肌肉控制、一組推向 前、一組拉向後,此兩組肌肉互相協調,至前推 與後拉之力量相等時手就停止不動。 所謂彈道式之運動,即在前推(或後拉)之後,就不再 用後拉(或前推)的肌肉,如此可節省一半的又量

13、。即一經 用力後就不加限制而利用其運動動量來完成工作。,有關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 原則 9:工具物料應置於固定處所 原則10:雙手可及原則,原則11:利用各種盛具送至工作點,愈近愈佳 原則12:工具物料裝置應依工作順序排列並於近處並依工作順序而排列 原則13:利用重力墬送 原則14:避免擔心原則,有關於工具設備之原則 原則15:儘量以足踏夾具替代手之工作 原則16:儘可能將二種工具合併 原則17: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原則19:手柄接觸面儘可能加大 原則20:操作桿應儘可能少變更姿勢,原則18:依手指負荷能力分配工作,五 流程法,5.1 流程法概念 5.2 流程程序图,5.1 流程法概

14、念,手法名稱流程程序法,簡稱為“流程法” 目的學習以符號及有系統化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件工 作完成的過程。 意義流程圖為一種圖表,以適當之符號來表現,觀察及 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 應用範圍 1.該件工作必需經歷一個以上的不同地點的動作,才能 完成。 2.該件工作,必需經由一個以上的人來完成。,功用 1用以記載現行工作之過程. 2依1.之記錄,加以質問,尋求改善之地方. 3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名詞釋義 1圖例介紹:,2作業:凡物體被改變任何物理的或化學的性質,或裝上另一物體或從另一物體拆下,或為另一作業、搬運、儲存及檢驗而作之安排或準備,均謂之作業。 3檢驗:為鑑定物體而加以

15、檢查其數量、品質或數值者,謂之檢驗。 4搬運:物體由一處運至另一處,人由一工作點移動至另一工作點,謂之搬運。 5等待:物體或人員因情況不容許或不立即採取次一步驟時,稱為等待。 6工作人流程圖:按工作人之動作來記錄之流程圖。 7工作物流程圖:以加工物為對象,記錄其被加工完成之記錄之流程圖。,5.2 流程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的组成: 由表头、图形、统计三大部分组成,见示例 表头内容: 工作名称、工作部别、方法(规则或改进)、编号、开始状态、结束状态、研究者、审核者、日期等统计表格 分析技术: 5问,4技巧加一表 流程程序图案例分析及讨论,六 抽查法,6.1 工作抽样的定义 6.2 工作抽样的特点 6.3 工作抽样的用途 6.4 工作抽样的原理 6.5 工作抽样的观测次数 6.6 连续分层随机抽样法决定观测时刻 6.7 检查异常值作出结论,研究目的: 确定机器设备利用率 确定宽放 建立时间标准 主要内容: 工作抽样的程序和方法 工作抽样应用案例,-32-1 2 3,6.1 工作抽样的定义,工作抽样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用随机抽样方法研究生产率的一种技术。 工作抽样又称为瞬时观测法,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地观测,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6.2 工作抽样的特点,1节省时间及费用。这种方法的费用只有秒表时间研究的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