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81304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9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6S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讲义PPT54页(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改进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6S管理体系,质量改进,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等。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1、QC小组的概念 2、 QC小组的性质 3、 QC小组的特点,(1)明显的自主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高度的民主性 (4)严密的科学性,QC,QC小组定义,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

2、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是什么?,是科学思维和充分执行的完美结合 是质量管理工作者成长的摇篮 是一线员工自我实现的舞台 是企业以人为本文化的最好体现,QC小组活动程序 问题提出: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结果如何?,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 QC小组活动解决问题涉及到两方面技术: 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专业技术:小组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范围 管理技术:指程序、证据、方法、技巧等 专业技术各有特性,管理技术为共性,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 四个阶段十个步骤,8,“创新型” 课题活动程序框图,2、QCC活动程序:

3、 四个阶段十个步骤,10,“创新型” 课题活动程序框图,QC小组的组建原则,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来自上层管理者的组织、引导、启发和员工的自觉自愿参加结合。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模式多样、不拘一格(节能减排的JJ小组),QC小组组建程序,1、自下而上 自愿推举组长、共同协商; 2、自上而下 领导协商、提出组长人选。 3、上下结合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1、选择课题,课题来源:指令性,指导性,自选 课题类型:现场、服务、攻关、管理和创新型 选题要有依据: 上级要求(方针、目标、任务、指标); 现存问题(技术、管理); 顾客意见和期望; 小组成员一致认可 选题范围不受限制(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 选

4、题宜小不宜大 课题能以特性值表达,且有可比性,14,2、现状调查,要用数据说话,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 从已有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收集 到现场实地测量或调查 收集的数据应与课题有关: 数据要有客观性 要有时间约束 对数据要分类整理,以找出症结,15,3、设定目标,目标要量化,并与课题一致 目标值不宜多,通常是1个 目标值要有依据:水平对比、测算分析,举例:如前例 课题:降低XX制品不合格率 1-3月份统计报表显示:平均不合格率为8%,排列图显示“顶部充不满”缺陷是关键(症结),占1-3月份全部缺陷项目的60%。 小组讨论分析认为该缺陷可全部解决。该制品不合格率可降低程度,经测算得:,8% (1-6

5、0%)= 3.2%,该课题目标设定为:不合格率降低到3.5%,16,4、分析原因,要针对课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集思广益,找出可能存在的全部原因 逐层展开,分析到底,直至可直接采取对策 “5M1E”是展示原因全貌的类别,人(Man) 设备(Machine) 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测量(Measure) 环境(Enviroment),17,5、确定主要原因,应对全部末端原因逐个确认 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 (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 判定是否主要原因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18,6、制订对策,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

6、策 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 “5W1H”是对策表所列内容的概括,见下表,对策表,19,7、实施对策,严格按对策表中的措施逐条实施,并做好活动记录; 每项对策实施完毕,及时确认效果是否达到其目标; 实施过程中可适当穿插有关的学习、训练活动。,20,8、检查效果,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在新的生产(或工作)条件下,收集数据,检查总效果; 与课题目标值进行比较,说明效果; 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副作用(安全、环保、管理、成本等); 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巩固期的净效益); 也应关注社会效益; 效果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21,9、制定巩固措施,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

7、表中的措施应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办法); 修订标准,需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执行; 巩固措施的表述应精练、具体、明确,能检查。,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总结本次课题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对小组成员素质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课题。,关于“创新型”课题,什么是“创新型”课题,“创新型”课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创新型” 课题活动程序框图,2、选择课题,课题背景 课题来源(市场要求、用户潜在需求、与竞争对手比较、与先进水平比较) 要求

8、:要提供量化数据,3、确定课题目标,课题目标尽可能量化 (1)可直接定量确定目标如:设备有性能指标、工程有时间进度要求、新的服务项目有经济指标等。 如“研制*阀门”的目标 可靠性指标为0.999997 ; 无故障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共六项(略) (2)难以直接定量表示,可以间接定量表示,如“油井口防盗阀门的研制”的目标可定为: 盗油分子打不开阀门; 工人开启方便,开启时间不超过5分钟,4、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提出方案 要求:通过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方案。 要点: (1)不受常规思维、经验的束缚,不拘泥于该途径(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力上能否做到等,只要是可能达到的

9、预定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方法)均可提出来。 (2)采用亲和图法进行整理,去掉重复的,把一些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方案的创意(或闪光点)归并在相应的方案中,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方案。,4、提出并选择最佳方案,方案论证 方法:做实验、调查、分析 要求:得出量化结果 列表比较。 方案选择 采用综合评分,5、制订对策表,目的: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实施 要求:不能只针对一项方案笼统地制定,要具体化。,6、按对策表实施,要按对策表进行逐项措施的实验,逐项检查措施目标达到与否。 要点: 1、需要做的试验较多; 2、可能出现:按制定的措施实施后与目标比较没达标,此时需要:小组成员再讨论提出一些补充措施并加以实施,直

10、至达标。,7、确认效果,要点:对照课题的目标检查实施结果。 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达到,活动效果是好的(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 如没达到,进入提出方案阶段,进行再一次循环。,8、标准化,标准化:设计图纸、工艺规程、管理制度(办法)等技术文件或管理文件进行相应的更改、整理、入库。 目的:便于推广。,9、总结及今后打算,同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的推进,企业应做好五个方面工作:,1、自始至终抓好质量教育,“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2、制订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推进方针与计划; 3、提供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 4、对QC小组活动给予具体指导; 5、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热情 科学 艺术,

11、关心 鼓励 支持 帮助,1、整理过程应是QC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总结提高的过程; 2、严格按QC小组活动的程序进行整理; 3、成果报告要重点突出; 4、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多用图表,少用文字; 5、尽量少用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术语,必须用的,要通俗解释; 6、企业情况或小组情况简介应与本次课题有关。,成果报告的整理,发表的作用,QC小组成果的发表,1、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3、现身说法,吸引更多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 4、提高QC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 5、使评选优秀QC小组和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表的组织工作,1、发表的

12、形式服从于发表的目的,不搞一个模式; 2、积极引导听众对发表成果的提问和答辩; 3、组织评委专家对成果进行讲评; 4、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成果发表会,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QC小组如何发表成果,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图片、实物、“预演”; 2、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 3、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 4、发表用“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39,5S管理体系,5S的基本含义 所谓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

13、iketsu)、素养(Shitsuke),5S活动的作用,改善现场环境; 塑造企业形象; 消除安全隐患; 调整生产周期(缩短寻找、搬运时间); 降低库存浪费、压缩物料在线滞留时间; 保证质量、防止差错、提高业务精确度。,1S的定义与目的,1S-整理 :将现场的东西区分为必要与不必要两大类,并将不必要的东西移出现场或处理掉,并规定现场必须物品的最多允许数量,所有必要物品在现场都能找到。 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防止误用无关物品;塑造清爽的工作环境。,1S活动实施要点,整理 目标:区分物品要还是不要 实施内容:规定无用物品标准,2S的定义与目的,2S-整顿 :将现场所需的物品依照使用类别进行分类,

14、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 ,使之随时取放都很方便。 目的: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的浪费;消除过多的积压品 ;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2S活动实施要点,整顿 目标:目视管理。明确物品放置的日期、位置和数量等。 实施内容:明确作业区、通道、仓库及责任人,用简单图案表示。,3S的定义与目的,3S-清扫 :将工作环境打扫干净,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发现生产安全隐患;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环境的因素;减少对作业员工的健康伤害;使员工学习到许多新知识。,3S活动实施要点,清扫 目标:清扫垃圾、灰尘等杂物。 实施内容:打扫设备、测量仪器、设备点检后清

15、扫。,4S的定义与目的,4S-清洁 :员工要保持个人卫生,同时每天要做好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达到干净、高效和安全。,4S活动实施要点,清洁 坚持整理、整顿、清扫。 定期巡回检查。,5S的定义与目的,5S-素养(自律):培养文明礼貌习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5S活动实施要点,提高人的素养 。 目标:自觉实施,达到员工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全面提高。 编制手册;经常开展教育和培训;巡回检查时耐心指导;评比表彰。 。,5S习惯形成的3个阶段,行为化:整理、整顿、清扫; 规范化:清洁; 习惯化:自律。,5S活动与其它管理的关系,5S管理与其它管理活动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密不可分,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是现场管理的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