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9807274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劳动力市场的日臻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劳动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就业人数成倍增加。一、人口增长步伐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缓解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就业压力生育水平明显下降,实现了人口总量的平稳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人口生育水平不断下降。人口出生率由197

2、8年的18.3下降到2007年的12.1,年均下降0.2个千分点(图1)。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由1981年的82.4下降到2007年的37.5,年均下降1.7个千分点。按1990年育龄妇女年龄结构进行标准化后,一般生育率由1981年的86.6下降到2007年的47.4,年均下降1.5个千分点。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转变。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这一历史性转变,速度快,时间短,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通常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这一历程。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2.0下降到2007年的5.2

3、,年均下降0.2个千分点。年末总人口由1978年的9625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32129万人,年均增长1.1%,比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的年均2.0%的增长速度下降了0.9个百分点。自1987年起,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稳步下降趋势,2002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3以下,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下降到6以下,我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图1 1978-2007年我国年末总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二)人口增量不断减少,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人口增速趋缓使人口增量不断减少。1979年至2007年我国年末总人口累计增加35870万人,平

4、均每年净增1237万人。分阶段看,1979-1987年平均每年净增1449万人,1988-1997年减少到1433万人,1998-2007年进一步减少到850万人。2000年后,我国每年的净增人口一直保持在800万人左右,且呈继续下降趋势,2007年的净增人口仅为681万人,又比上年少增加11万人。据估算,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都推迟了4年,减轻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这期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22.2%下降到2007年的20.1%,中国人口年增长占世界人口年增长的比例也从1982年的18.4%下降

5、到2007年的10.3%。中国人口增量的下降为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口增量的下降也使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人数明显减少,极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目前,城镇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在10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矛盾。如果没有有效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至少还需要多解决4亿人的就业问题,这不仅会使就业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甚至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三)抚养比持续降低,减轻了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由于0-14岁的

6、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显著下降,极大减轻了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33.6%下降到2007年的19.4%,年均下降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61.5%上升到2007年的72.5%,年均上升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8.1%,年均上升0.1个百分点(表1)。人口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54.6%下降到2007年的26.8%,下降幅度超过50%,年均下降1.1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从1982年的8.0%上升到2007年的1

7、1.2%,上升幅度为40%,年均上升0.1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速度远低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因此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从1982年的62.6%下降到2007年的38.0%,下降幅度约为40%,年均下降1.0个百分点。2005年后,人口总抚养比一直保持在40%以下,即每5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不到2个少儿和老年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仅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负担较轻,还意味着较高的储蓄率和较强的社会需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非常有利。表1 1982-2007年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位:%年份0-14岁15-64岁65岁及

8、以上198233.661.54.9199027.766.75.6199127.766.36.0199227.666.26.2199327.266.76.2199427.066.66.4199526.667.26.2199626.467.26.4199726.067.56.5199825.767.66.7199925.467.76.9200022.970.17.0200122.570.47.1200222.470.37.3200322.170.47.5200421.570.97.6200520.372.07.7200619.872.37.9200719.472.58.1二、人口素质明显改善,为经

9、济建设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一)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人口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口总体健康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1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37.6,1990年下降到32.9,2000年又下降到28.4,平均每十年下降4.6个千分点。2005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24.3,比2000年下降了4.1个千分点,下降速度明显(表2)。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1981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8岁,2005年提高到73.0岁,提高了5.2岁。其中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66.3岁提高到2005年的70.8

10、岁,女性从69.3岁提高到75.3岁(表2)。200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7岁,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为65岁,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2 1981-2005年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单位:,岁年份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合计男女198137.6 67.8 66.369.3199032.9 68.6 66.870.5200028.4 71.4 69.673.3200524.3 73.0 70.875.3(二)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量增加,人口的整体受

11、教育水平显著提高。1982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2年,相当于小学六年级水平,2007年提高到8.2年,比1982年整整提高了3年,已经达到初中三年级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距明显缩小。1982年,我国男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2年,女性为4.2年,男性比女性多2.0年;2007年,男性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到8.7年,女性增长到7.7年,两性差距缩小到1.0年(表3)。表3 1982-2007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年份合计男女19825.2 6.2 4.2 19906.3 7.0 5.4 19956.7 7.4 6.0 20007.6 8.1 7.1 20068

12、.0 8.5 7.5 20078.2 8.7 7.7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整体提升了劳动力素质。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7年的8.4年,提高了3.1年。其中男性从6.5年提高到9.0年,提高了2.5年;女性从4.1年提高到7.8年,提高了3.7年。(三)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各种成人教育迅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迅速增加。2007年底,我国总人口中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2.6%,比1982年的6.6%增加了6.0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6.2%,比1

13、982年的0.6%增加了5.6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快速提升。1982-1990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提高到1.4%,年均增加0.1个百分点;1990-2000年从1.4%提高到3.6%,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2000-2007年从3.6%提高到6.2%,年均增加0.3个百分点(表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涌现。2007年,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314万人,比1999年增加25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的比重为29.0%,比1999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增长较快,

14、2007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38.2%、21.6%和21.2%。表4 1982-2007年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单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198235.4 17.8 6.6 0.6 199037.2 23.3 8.0 1.4 199538.4 27.3 8.3 2.0 200035.7 34.0 11.1 3.6 200631.0 36.6 12.1 5.8 200729.9 37.8 12.6 6.2 三、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积极就业政策卓有成效(一)就业体制从“统包统配”走向市场调节,就业总量成倍增加1、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成功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这一就业管理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不断变化,这种体制带来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越来越严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渠道狭窄,知识青年返城达到高峰,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据统计,1978年和197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达到5.3%和5.4%,登记失业人员分别达到530万和568万人。为解决大批知识青年和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