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39806893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gzyc 2014年7月10日,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竹后粗腿蚜,竹后粗腿蚜Metamacropodaphis SP属同翅目斑蚜科后粗腿蚜属,是一个新种。为害雷竹、高节竹等笋用竹,在临安竹笋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为害情况以若蚜和有翅蚜群聚在竹叶背面刺吸汁液,诱发煤污病,对笋用竹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较大影响。 发生规律1年20余代。以卵于11月中旬在竹叶背面,少数在叶鞘上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孵化出若蚜,孵化盛期在3月中下旬。若蚜和有翅蚜在未惊动的情况下,一般都静伏在叶背的白色腊粉之中刺吸危害,行动缓慢,样似龟爬式。10天左右繁殖一代,由有翅蚜进行孤雌生殖。11月上旬若蚜分化为雌雄性蚜,雄性蚜

2、能与多只雌性蚜交尾,无翅雌性蚜需经交尾后才能产卵,产卵时腹部不断翘起,产后其足要在腹背、腹侧两面不断摆动,刮下体上腊粉,散盖在卵的表面,但多数不能盖住整个卵,卵几乎是露裸的。每雌产卵35粒,分次产完。产卵后,雌雄蚜相继死亡。 竹后粗腿蚜竹林边缘比竹林内分布多,低密度竹园比高密度竹园分布多,高节竹上比雷竹上分布多。春季严重“倒春寒”对孵化后的若虫及有翅蚜杀伤力很大。 防治方法1、竹林密度小的竹园和取水方便的竹园可选用5%蚜虱净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分别以1:1000或1:1500或1:2000倍液进行竹冠喷雾,平均防治效果都达96%以上。2、竹林密度大和取水不便竹园可选用敌

3、马烟剂在无风早晨或阴雨天人工流动放烟防治,每2亩1公斤烟剂。3、保护天敌。,竹茎蝇,竹茎蝇Anthomyia SP属双翅目花蝇科花蝇属,在雷竹、高节竹等竹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 为害情况以幼虫钻蛀在雷竹、高节竹等竹子的嫩茎腔中咀嚼竹组织,导致心叶枯死,受害的竹林枯叶挂满竹枝桠,严重影响竹林生长。 发生规律在浙江临安1年3代,以蛹于7月下旬在被害嫩茎腔中过冬。翌年4月上中旬羽化出成虫,卵产在嫩茎顶端的叶鞘处,一处一卵。初孵幼虫先咬食嫩茎表面,然后逐渐钻入嫩茎腔内。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各代成虫出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底至7月初。老竹园

4、发生严重,新造竹林发生轻。 防治方法 1、8月初清理受害枯心枝并烧毁。 2、幼虫期用5%吡虫啉乳油的1:2倍液在竹杆上竹腔注射防治,每株2ml。 3、成虫期用2.5%功夫乳油1:1000倍液喷雾,既防治花蝇成虫,又可防治竹蚜虫,两者可结合进行。,沟金针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又名沟叩头虫、钢丝虫,属鞘翅目叩甲科,是竹林的地下害虫。 为害情况 幼虫在土中取食竹鞭,竹篰头、竹笋芽,造成退笋或使笋不成竹,危害严重时,整片竹林毁坏。 发生规律 2-3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雌虫不能飞翔,行

5、动迟缓,无趋光性。雄虫飞翔力较强,有趋光性。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期,卵产在土中3-7cm深处,卵经3542天孵化为幼虫开始危害竹子,幼虫期长,直至第3年89月在土中化蛹,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 防治办法1、深翻土壤,精耕细作,破坏幼虫栖身场所。2、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翻入土中。药剂有5%好年冬颗粒剂或3%毒唑磷颗粒剂每亩34公斤。,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Butler)属鳞翅目夜蛾科禾夜蛾属,又名笋蛀虫,笋夜蛾,竹笋夜蛾。 为害情况主要为害高节竹、雷竹、红竹、刚竹、淡竹、哺鸡竹、桂竹、石竹、慈竹、毛竹、早竹、篌竹等竹种。以

6、幼虫蛀入笋中取食,致笋成退笋,严重受害的竹林可看到刚出土的矮小竹笋到3米以上的留养竹笋都会被蛀成为退笋,不能成竹。浙江安吉冬季覆盖的高产高效的早园竹林由于该虫为害往往留养不了母竹而衰败。 发生规律1年1代,以卵越冬。浙江3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取食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心叶,4月竹笋出土蛀入笋中为害,其蛀入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下旬。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后成虫有较强趋光性,卵多产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叶上,也产于竹基部笋箨上,1.5米以下的竹枝托叶上,以及林地表土上。 防治方法1、林地抚育管理。在78月结合林地削草、松土、施肥等,消灭杂草中越冬卵;45月及时清理林间虫笋,退笋,可减少

7、翌年幼虫的虫口密度。这是控制发生最为有效的种方法。2、4月初笋未出土前,用30%克无踪除草剂与20%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混合喷雾林地,消灭竹林中的禾本科、莎草科的杂草,同时也兼杀林间初孵竹笋夜蛾的幼虫。3、在6月底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一字竹象虫,一字竹象虫Otidognathus davidis (Fabricius)属鞘翅目,象甲科,鸟喙象属。 为害情况为害毛竹、红壳竹、刚竹、哺鸡竹、篌竹、雷竹、高节竹等竹种。成虫取食笋肉为补充营养,将笋啄成很多小孔。幼虫取食笋肉,开始在产卵穴中取食,后逐渐将卵穴扩大变成为害的孔洞,后期幼虫在竹笋小枝上取食,将竹笋小枝咬断。被害竹虫孔累累,竹节节间变

8、形,竹材僵硬,断头折梢。严重受害地区竹笋被害率高达95%以上,浙江安吉有一片2000余亩的红竹,1000余亩的篌竹,因遭该虫危害,造成竹材绝收。 形态特征成虫体棱形,雌虫体长14.5-21.8mm,雄虫体长12.4-19.6mm,雌虫细长光滑,雄虫粗短有刺状突起。头黑色,触角黑色,前胸背板有字形黑斑,每鞘翅中各有2个黑斑,肩角及内缘外角黑色,后翅赤褐色。卵长椭圆形,长径3.0-3.09mm,短径1.0-1.07mm,白色不透明,孵化前卵的一端半透明。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体柔软透明,体长约3.0mm,老熟幼虫20.7-24.8mm,米黄色、头赤褐色,口器黑色,体多皱折,尾部有深黄色突起。蛹体长约

9、20.0mm左右,淡黄色,臀棘硬而突出。土茧茧长23.5-27.mm,泥质长椭圆形,外壁粗糙,内壁光滑。 发生规律浙江1年1代,在大小年分明的毛竹林为2年代,以成虫在地下8-15cm深的土室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陆续出土,交尾产卵,6月上中旬终见越冬成虫。成虫出土后,即可上笋取食笋肉补充营养,可多次交尾产卵。卵产于笋的中上部,每个节可产2-5粒,经3-5天卵孵化。幼虫5龄,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咬破笋箨陆续坠地入土结茧化蛹,7月下旬羽化成虫进入越冬。出土成虫于日出露干后方可活动,有假死性,成虫出土也有明显的物候现象,与寄主出笋的迟早直接相关。 防治方法1、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秋冬两季对竹林

10、进行劈山松土,直接破坏竹象虫土室,可降低越冬虫口,减轻竹象虫危害。2、人工捕杀,根据竹象虫有假死性,小面积发生时,在每天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人工捕捉杀死。3、竹腔注射,即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按新竹胸径大小,每株注射1:21:5浓度的1-2毫升药液。4、对养竹的笋和观赏竹笋在幼虫孵化和成虫羽化初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或8%绿色威雷150200倍液在竹笋上喷雾,可有效控制该虫为害。,华竹毒蛾,华竹毒蛾Pantaha Sinica 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 为害情况为害毛竹、早竹、刚竹、淡竹、桂竹、哺鸡竹、红壳竹、水竹等竹种。幼虫取食竹叶在大虫口时可将竹叶食尽

11、,被害竹可枯死,出笋量下降,竹材质量降低。幼虫体被毒毛,触及人皮肤会引起红肿痒痛。 形态特征成虫体色分3型(雄虫冬型、夏型,雌虫型)。雌虫体长12-16 mm,翅展35-39 mm。雌虫体翅灰白,前翅略带黄色,在翅中脉间有4个黑斑;冬型雄成虫前翅缘半部、外线到端线部分黑色或灰黑色,余为白色;夏型雄成虫体比冬型雄成虫略小,体翅全黑色,翅脉棕色。卵略呈扁圆形,直径约0.9mm,高约0.8mm,灰白色,顶部较平,中央略凹陷。幼虫体长19-31 mm,暗黄褐色,前胸两侧毛瘤突出,各着生1束黑色长毛,第1-4腹节背面着生棕红色刷状毛。蛹长11-19 mm,橙黄色,触角宽大。茧长18-23 mm,梭形,丝

12、质灰黄或灰褐色。 发生规律1年3代,以蛹于薄茧中越冬。各代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5月下旬、6月中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下旬。各代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上旬到9月上旬、9月中旬到12上旬。成虫羽化在下午或傍晚较多,当晚可交尾,次日产卵。卵产于竹杆中下部,以距地面高1米左右处产卵最多,呈单行排列。卵孵化后爬到竹上取食,1、2龄有吐丝下垂迁移习性,3龄起幼虫有受惊坠地习性。第2代幼虫在夏天有下地避暑,第3代幼虫在秋冬季有下地避寒的习性。茧(包括越冬茧蛹)结在叶上外,多结于竹杆中下部杆壁上、基部笋箨中或石头、枯枝落叶下。此虫多发生在山谷、山洼的竹林中。天敌有黑卵峰、绒茧蜂、

13、内茧蜂、赤眼蜂等。 防治方法1、用频振式杀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降低虫口。2、利用第2-3代幼虫发生期具有避署、避寒的习性,在竹杆中下部适时用8%绿色威雷150-200倍液喷雾竹杆1圈,形成1.5米宽的毒环,杀死下竹的华竹毒蛾幼虫。,竹瘿广肩小蜂,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a Rhopaloides Walker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危害雷竹、高节竹、毛竹等,在竹子产区发生普遍。 为害情况老竹受害最重,受害竹枝形成1个为两端细、中间鼓的棍棒状1室虫瘿,似“小炮仗”,在秋季虫枝渐渐变黄,落叶而枯,竹林生长衰退,产量下降。 发生规律1年1代,以蛹在寄主虫瘿内过冬,翌年2月下旬成虫少量羽化

14、,3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0以上成虫大量羽化,3月底为羽化高峰期,1天中尤以上午811时为羽化最多,晚上不羽化。成虫羽化先咬开1个直径为0.51.4mm的小孔,然后慢慢爬出。羽化后的成虫就可交尾产卵,卵产在老竹上未木质化或待放叶的嫩枝腔内,1嫩枝上产1粒卵,1雌蜂平均孕卵65粒,能多处产卵,雌蜂寿命平均7.1天,雄蜂寿命平均5.4天,卵经410天孵化,孵化后的小幼虫在嫩枝腔内吸取竹肉汁液而生长发育。随着幼虫的长大,受害组织亦逐渐膨大,外形呈现长椭圆形似棍棒状的虫瘿。3月下旬5月初是虫瘿的呈现时期,幼虫危害期长达6个月(3上旬9月上旬)。 防治方法1、3月下旬成虫羽化高峰期用敌马烟剂每2亩1公斤在清

15、晨或阴雨天无风下人工流动放烟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1:1500倍液喷杀都有较好效果。2、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5%吡虫啉乳油1:31:5倍在竹杆基部竹腔注射,每株竹注射2ml剂量。,高节竹梢枯病,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us)是浙江省西北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笋用竹种,自90年代来,高节竹梢枯病发生严重,如临安板桥乡高节竹株发病率高达76.4%,感病指数达44,受害轻的引起枝枯、梢枯,严重的导致全株枯死,直接影响竹农的经济收入。该病在临安、余杭、安吉、德清、衢州、上虞等地都有分布。该病不仅危害高节竹,而且也危害尖头青、雷竹、绿粉竹、紫壳竹、天目早竹、浙东四季竹、毛竹等。 症状

16、该病危害当年新竹。病菌从主梢、枝梢节叉处和竹杆侵入,后为点状、条状、梭形状或不规则状的黄色病斑,病斑不断扩大,颜色加深,有黄色变成紫色,有紫色逐渐变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再进一步扩展,轻的引起枝枯、梢枯,侵染点多,扩展速度快的导致全株枯死,不久叶子萎蔫、纵卷,后枯黄脱落,剖开病竹,竹腔内组织发褐,其内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病部灰白,在病部表面上有黑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病原高节竹梢枯病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 Yu.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节菱孢属。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菌丝多年生,每年病斑不断扩大,以第、年扩展快。一般4月份孢子开始成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竹放枝展叶时,分生孢子主要借助风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12个月,8月份开始发病,9、10月是高峰期,危害严重的植株,当年出现枯枝、枯梢、枯株,轻病株大多在第、年的5、6月或9、10月出现枯枝、枯梢、枯株。孢子在竹林中年可产生多次,由于其它时间竹子已木质化,侵入较难,就不再被侵入。病害的发生与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竹种、竹林密度、气候有关,一般土壤肥力高,发病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