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80463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高奏和谐乐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科学发展 高奏和谐乐章团结带领全市职工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而努力奋斗在连云港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李国章(2008年12月8日)各位代表、同志们:连云港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连云港解放60周年,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加坚实有力地推进港城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国工会十五大、省工会十二大和市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工会,认真总结市工会十四大以来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总工会领导机构,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推动港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功立业。现在,我代表连云港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市工会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连云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弥足珍贵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大港建设,迅速拓展海滨城市,加速集聚主导产业,深入扩大对外开放,统筹抓好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使连云港进入了经济加速、城市变样、要素集聚、人心思富的新阶段,站

3、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起点,这些成绩饱含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全市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五年来,全市广大职工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投身连云港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勇担重任,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在港城大地的各条战线上谱写了一曲曲生动感人的奉献之歌。五年来,在中共连云港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港城跨越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尽职尽责,创新创优,圆满完成了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工运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工会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为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过

4、去五年,全市工会围绕第一要务,凝聚职工力量,推动港城跨越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各行各业群众性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高潮迭起。组织207个单位、20万人次职工、300多个工程项目参与“创新奉献杯”重点工程竞赛,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战略作用突出的重点工程捷报频传;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六小”活动竞赛,打造出“百千万节能增效”、“节能减排工人行动”等一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品牌。五年来,共有2000多个企业参与节能减排“二创一争”竞赛,职工参与面90,节能减排成果10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小改小革、新技术开发8860项,创造价值约6亿元;总

5、结职工先进操作法750项,命名市级先进操作法36项,有力促进了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如火如荼。制定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五年规划,全面推进“金蓝领11525”素质工程,举办近30个工种、100多项职工技能竞赛,100万人次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岗位创新、建言献策等活动,一大批行业技术带头人和职工优秀科技成果脱颖而出。五年来,共有2500名职工获得高级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620名职工荣获“市技术能手”、“市创新能手”荣誉称号,58名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获得者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开辟了我市职工“培训、练兵、比武、晋

6、级、表彰”五位一体的快速成才通道。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员工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省级示范点17家、市级示范点200家;组织开展“文明职工”、“五一新闻奖”等评选活动,成立市职工文体协会和市职工艺术总团,成功举办市首届企业文化节、职工风采艺术节、职工读书节等综合型文体活动;大力弘扬连云港时代精神,在各行各业选树了一大批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建立了连云港市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制度,创建了全国首批社区劳模服务机构示范点。五年来,共推荐评选市级以上劳动模范353人

7、,五一劳动奖章440人、奖状 129个,工人先锋号103个,命名53个劳模红旗班组和5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港城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二、过去五年,全市工会坚持重办实事,筑牢保障防线,帮扶救助长效机制的功能更加完善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全力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市、县总工会全部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成全省首个特困职工数据库,全市自上而下逐步建立了“市级、县区、乡镇、基层”四级联动的纵向快捷帮扶网络,基本形成了“就业扶助、医疗救助、教育帮助、住房协助、生活补助、法律援助”六位一体的横向综合帮扶体系,初步构筑了由定期救助向经常救助、生存援助向发展援助、单一帮扶向综合帮扶转变的长效运

8、行保障机制。五年来,累计筹措帮扶救助资金5000多万元,发动各级党员干部与1500户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资助407名特困职工子女进入高校深造,帮助171户特困职工家庭享受廉租房和货币配租房待遇,帮助特困职工家庭办理“两免一减半”医疗优惠卡1500多张,累计救助特困职工11000人次,帮扶2400多名特困职工家庭实现脱贫,较好地实现了困难群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子女有学上”的基本目标。广泛开展就业再就业示范行动,全力帮扶困难职工创业致富。积极稳妥地推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小额创业贷款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在实践中探索出建立创业借贷扶持一批,完善职业介绍网络安置一批,选树培养再就业带头人带领一

9、批,提高技能培训一批,鼓励职工到私企就业引导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模式。五年来,联合有关部门共选树培育30个困难职工再就业基地,吸纳安置6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60期,培训人员16221人,11671人经过培训重新走上就业岗位;向省内外输出务工人员12000余名,向日本等国家输出研修生120多名,其中80多人学成回国创业,成为技术创新带头人、脱贫致富领路人。广泛开展农民工援助活动,全力解决农民工群体突出问题。面向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困难救助、助医助学、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开通农民工法制宣传网站,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10、进一步拓展城际间、部门间农民工维权联动,联手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平安返乡返岗”、“ 清欠工资”、“整治非法用工”、“女职工健康行”、“千里维权大篷车”等专项活动。五年来,共检查建筑施工企业335家,涉及农民工26575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签续签劳动合同、集体合同6150份,办理社会保险3.1万人次;印发农民工劳动计酬手册10万余册,联手有关部门追讨清欠农民工工资15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切身权益。三、过去五年,全市工会健全维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更加突出依法维护职工民主管理权益,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创建活动,

11、认真落实职工知情参与、协商共决、评议监督等各项职权,全面提高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运行质量,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五年内,全市有181家企业被命名为国家和省、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及其控股企业全部实行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百人以上建会企业职代会建制面达89%,百人以下建会企业建制面超过50%,大多数单位基本做到运行机制规范、重点内容公开、民主渠道畅通、职工群众满意。依法维护职工经济保障权益,进一步推动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积极开展工资协商“要约行动”,推动各级政府把建立工资共决增长机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推行培育工资集体协商典型“5152

12、”工程,联手税务部门实行了企业工资协商增长的工资实行税前列支的办法,实施了工资协商要约书、整改建议书、处罚书、审查意见书、履行情况报告书等“五书”制度。五年来,全市有1200多家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职工27.3万人,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878份,覆盖女职工8.4万人,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以10%以上速度增长,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协商共决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形成,职工工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依法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进一步推动落实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在各类企业普遍推行 “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组织400多家单位、11万人次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高危行业和农民工集中

13、行业的9.2万人次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定期不定期深入到高温特殊岗位送清凉、送文艺、送法律;积极主动参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依法参与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开展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创建活动,全市百人以上生产型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合格率达55%,自上而下初步建立了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工会劳动安全保障机制,为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维护职工劳动保障权益,进一步深化预警、调解、维护相结合的法律援助机制。积极推进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和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的贯彻实施,通过

14、设立法律咨询月和信访接待日、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通12351维权热线等多种有效渠道,送法进企业、进园区、进工地,努力把各类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劳动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由42名专兼职律师组成的职工法律援助团,四县三区工会与同级法院、仲裁机构创立“诉调裁调对接”制度,已拥有一支包括援助团成员、专兼职律师、兼职仲裁员和特邀调解员等在内的364人工会专业维权队伍,全市非公企业劳调会组建率超过80%,区域、行业劳调会组建率超过90%,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及民事案件379件,仲裁参与率30%,调解成功率98%,“童工伤残赔偿案”被评为全省职工十大维权案件,工会维权的整体

15、性、有效性显著增强。四、过去五年,全市工会夯实组织基础,增强整体活力,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步伐更加有力集中力量推进工会组建,全面构筑广泛覆盖、布局合理的组织网络。积极配合各级组织部门深化“党建带工建”三级联创活动,在全市非公企业中选树了40个“党建带工建”工作示范单位;坚持多种组建途径并举,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组建和进城务工人员入会等重点工作,创造了如“谁引资、谁组建”、“定时间、定人员、定进度”等组建新模式,组建了酒饮料行业工会、家电行业工会等一批行业工会,探索了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非正规人员入会的新途径、会籍管理的新方法,尤其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成立

16、我市赴川建筑施工人员“流动工会”,凸显了工会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全市共有基层工会组织3347个,会员44.1万人,基本做到了企业筹建同步组建工会、企业开业同步开展工会活动、员工就业同步加入工会组织。多策并举狠抓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党政信任、职工满意的活力组织。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以组建、规范、维权、强身、素质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会建设“五大行动”,推动企业工会在维权机制建设、工作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达标升级。同时,深入开展“双爱双评”、“合格、示范企业工会”等创建活动,推进会员评家和民主评议工会主席工作,全市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合格率和会员评家建制面均达85%以上,133个基层工会被授予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4个县区总工会被评为江苏省工会工作模范县区,各级工会逐步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活力工会。五、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