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72228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洋与文明,资源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包罗万象,人类缘于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

2、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现如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 1. 文明之源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 1.1 海洋-商业的起源各地早在原始社会

3、,古代人群在兴渔盐之利的同时又通舟楫之便,创造了带有海上活动特色的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这样的联动与互动的过程,就是异域异质文化相互辐射与交流的过程,也是海洋文化得以发展、变迁的过程。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趋利性 我国古代海洋观念的萌芽首先表现在对海洋具有“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之上,并且这种认识随着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深化。随着木板船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提高,“行舟楫之便”的航海之利已经具备了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意义,将航海活动与商品交换活动联系起来,因而也就大大加深了对海洋所具有的社会商品经济属性的认识。这体现在我国古代的对外开放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上。就基本层

4、面而言,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日渐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这就致使海洋的开放趋向始终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也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特性所决定的。 1.2 海洋-文化的交汇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

5、开放。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这种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由于海洋的分隔,希腊文化的各个实体保持了它的多样性。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雅典就是它的典型的代表。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机制上的对外辐射和交流性 海洋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在中华文明强盛时充当了文明辐

6、射层的作用,中国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航海活动,传播了大陆文明,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航海史就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史。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出“天然”的开放性的文化历史。面向海洋的开放,必然带来拓展。它的拓展性,包括经济范围的拓展,生活资料来源的拓展,商贸市场的拓展,人文精神影响力的拓展和人居空间环境的拓展,也就是国土疆域的拓展。 1.3 海洋-思想的升华 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城邦制与爱情海文明的形成正是在这种敢于挑战敢于征服的精神影响下铸就而成.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

7、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大多数的神的行为更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主神宙斯的行为也不检点,没有很高的权威。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的独一无二性而受到颂扬。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在取得繁荣进步的同时,若干生存危机也日益显露出来,而“入地”、“下海”、“上天”则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三大出路,其中尤以海洋的潜力最大,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2. 资源之库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0.8,从这点上看,地球基本上是个“水球”。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陆地上的资源

8、正日益减少。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寻找新的物质来源,海洋应当是首选。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各种资源,是人类的“大粮仓”、“大矿场”、“大药房”、“大能源库”、“大建材基地”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2.1海洋人类的“资源宝藏” 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以上在海洋。海洋中的生物多达69纲、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仅鱼类就有25万种),在不破坏水产资源的条件下,每年最多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目前被利用的不到一亿吨)。据科学家估计,海洋的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它所提供的水产品能养活300亿人口。可是目前人类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

9、仅占其总量的2,还有很多可食资源尚未开发。人们在海洋中若繁殖一公顷水面的海藻,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相当于40公顷耕地每年所产大豆蛋白质的含量。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包建中先生称:光近海领域生长的藻类植物加工成食品,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海洋提供蛋白质的潜在能力是全球耕地生产能力的1000倍,我国有3亿公顷的海洋国土,其中153亿公顷适合养殖和种植.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目前生活着5亿吨磷虾,磷虾体内含有大约50的蛋白质,还含有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磷虾油质多,壳软,味道鲜美可口,不亚于对虾,大约10只磷虾就可抵200克烤肉的营养价值,在不减少磷虾资源的情况下,每年可以捕捞磷

10、虾7000万吨,能向全世界13人口提供基本蛋白质。所以人们把南极磷虾称为未来的“世界蛋白质仓库”。海洋鱼类的生存区域遍布海水的各个层次。生活在海洋中上层的鱼是人类捕捞的主要对象。海洋鱼类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它们不但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和脂肪都比其他动物性肉类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据1980年的资料,世界海洋鱼类的年捕获量为5569万吨,占海洋年总渔获量的86以上,超过海洋中任何一类动物的产量。(部分资料来自白度) 2.2海洋人类未来的“大能源库”陆地上主要矿产资源可采年限大多在30年80年内,天然气的开采也只能维持38年50年。而海洋中

11、除盐、镁、金、铀、溴化物外,海滩中的砂矿、浅海底部的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深海底部的锰结核和重金属软泥及其基岩中的矿脉都十分丰富。其中石油资源约1350亿吨,占陆地上石油资源的一半,如果包括天然气折算石油储量在内,则世界大陆浅海区石油储量为2400亿吨。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像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盐,绝大多数都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像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其中一些化学元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海洋鱼类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鱼肉可制作罐头食品,鱼肝可提取鱼肝油,鱼鳞、鱼骨可以制胶,鱼油可制做肥皂、润滑油,有些鲨鱼的皮可制成皮革,杂鱼可制成鱼粉,鱼的内脏和某些有毒鱼类的毒素可提取制成各种药物。在靠海岸的滨海地

12、层里还富含多种稀有金属矿物。海底的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估计整个海洋的矿物资源达6000亿吨。太平洋底部抱球虫软泥,含碳酸钙成分较高,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深海中的重金属软泥是富含铁、锰、铅、锌、银、金等多种金属的沉积物,据红海海底“大西洋”洼地的调查资料:“大西洋”深洼上部10米厚的重金属软泥估计总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有铁2430万吨,锌290万吨,铜106万吨,银4500吨,金45吨。这说明重金属软泥也是一种重要的海底资源(来自白度).另外可以利用潮汐、波浪、海水温差等发电。海水中蕴藏约有40亿50亿吨的铀,为陆地储藏量的数千倍。海水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陆地可开采量的1.5倍以上。

13、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又在洋底发现了一种新的能源冰的沼气水化物(即可燃烧的冰)。专家估计在海底储藏着的这种燃料有10万亿吨,据说可供人类开采利用100万年。 2.3 海洋人类未来的“大药房”我国在远古时代就有海洋药物开发利用。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文蛤治疮的记载。400年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收集了90余种海洋药物。近年来,为了寻找防治多发并常见并疑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并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艾滋病的特效药,“向海洋要药”已成为世界药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1995年山东20余家企业从事30余种海洋药物的研究生产,年产值达5亿元。药学工作者用现代科学方法已经从20多万海洋生物中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

14、的海洋生物1000种以上,同时还从海洋矿产和黑泥中发现和提炼出多种药物。海洋“大药房”,既可用于人类疾病(特别是癌症)的防治,像鲨鱼的某些部位可做为抗癌的药物,又可用作农牧业的病虫害防治。近年来,美国科学家还发现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一些活性物质,可以提高人和动物的免疫力。除此之外,研究海洋生物还可以破解不少人类之谜,而且海水还可以帮助健身和治疗。 科学的不断进步,会使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充分、全面,未来的海洋会是人类的“建材基地”,甚至是人类的栖息地。而海洋作为地球天气的天然调节器,更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未来学的科学家把21世纪作为海洋经济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世界”,我们应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类。开发“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跨世纪课题。然而,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还很不够,更令人痛心的是人类的过度开发、残酷捕捞、肆意污染,使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此我们应该深切意识到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我们人类的希望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