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9722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蚕每日一回育或两回育。特点是投资蚕室的费用减少,每平方米建蚕室费用 10 元左右,节省用工 43%以上,节省桑叶 3%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适合规模化养蚕。如果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棚建设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东西走向、便于通水、通路、通电的桑园附近。3 亩桑园建 1 个 24 米8 米的大棚。前后墙高 ,山墙最高处高 ,墙体用二四砖砌成。前后墙各留 的窗 8 个,南北对称。山墙一侧设 1 米的门 1 个。备高 的水泥柱 7 根、高的14 根。棚面铺 1 层薄膜,再盖麦草 2030 厘米厚

2、,上盖石棉瓦并加固。棚内地面抬高 10 厘米,压实后铺 1 层塑料薄膜,再铺 10 厘米厚的土踏实。在棚顶最高处均匀设置 4 个直径 30 厘米、高 50 厘米的通气孔,在中间两排气孔上各安 1 个换气扇。在棚中间建地火龙,主要用于晚秋蚕加温。在棚四周设排水沟。在棚边建 3 米4 米的附房 1 间。在棚外建长宽各 、高 的水泥消毒池 1 个。蚕 4 龄第 2 天进棚,养蚕前进行严格消毒。养蚕中严格淘汰病弱小蚕,每龄进行 1 次熏烟消毒,每天撒石灰,厚度必须隔离开蚕沙。养蚕结束后结合除沙对棚地面换土。气温低时可采用地火龙加温;温度高时可在棚顶上喷新井水或用藤本植物覆盖遮阳;湿度大时可开启通风口和

3、排气扇,晚秋可用柴草熏烟进行加温排湿、消毒,并注意防治蚂蚁。四、上簇的省力化上簇省力化的关键是熟蚕整齐。一是大眠提青分批,将各批蚕分开饲养,以利于管理。二是蚕儿见熟 5%左右时进行并蚕。一般将蚕座上的蚕密度增加 1 倍左右,添食蜕皮激素(1 支蜕皮激素加水 2 公斤),使蚕儿老熟一致。在添食蜕皮激素后的第 2 天上午,大批蚕儿成熟后,在蚕座上薄摊几片桑叶,然后在叶面上加薄膜网,未熟蚕可在网下继续吃叶,熟蚕则很快爬上网面。将方格簇挂在上簇架上(注意:方格簇刚好接触蚕座为宜,如果方格簇离蚕座距离大,不利蚕爬簇),或将方格簇横向平放到蚕座上,让熟蚕自动爬上簇具。60 条时,即将方格簇挂到室外上簇架或

4、自动回转架上。室外预上簇的蚕室外预挂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 12 小时,绝对不能过夜,也不宜挂在强太阳光下。宜挂在弄堂、走廊、树阴下等阴凉处。同时及时清除簇室里的蚕沙,清理干净后,将室外方格簇移入室内做茧。簇室中温度以 24为宜,湿度以 70%75%为好。要根据天气合理开门、窗通风排湿。在闷热多湿季节,簇室应使用电风扇、换气扇。簇片之间距离 10 厘米以上,簇片离地架空 50 厘米以上。蚕上簇后第 2 天到第 4 天不翻簇、不搬动簇具,并保持簇室安静和光线均匀。总之,省力化养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养蚕方式,不能生搬硬套。在养蚕开始前,认真分析当地的气象、土壤和人员的情况,请教有养蚕经验的蚕农或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最佳的养蚕方式。同时,要注意不管采用何种养蚕方式,都要注意认真消毒,做好蚕病的预防,才能使蚕高产、优质和稳产。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