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39716602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编(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工程)宁波市水利 发展十一五规划 宁波市水利发展“十壹五”规划 宁波市水利局 二 OO 六年五月 前言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可 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不断深入,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发展和 改革实现了壹系列重大跨越,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壹个新的台阶,水 利发展“十五”目标完成良好,为“十壹五”水利发展和改革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十壹五”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六大联动” 、 “平安 宁波”俩大战略和建设生态市等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水利既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又要克服资源、资金、体制、 生态等制约因素,从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通

2、过加快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科学调度运行,为全社会提供防洪、供水 和水环境安全保障,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遵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体现人 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根据部、省水利发展“十壹五”规划编制 工作部署和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壹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 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专题研究、广泛听取各有关单位 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宁波市水利发展“十壹五”规划 , 明确今后五年全市水利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布局、主要任务、 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

3、编制各类水利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也是 履行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壹章 水利发展现状和形势 1 1.1 “十五”成就 1 1.2 面临的形势 7 第二章 总体思路 13 2.1 指导思想 13 2.2 基本原则 13 2.3 总体思路 14 第三章 发展目标 18 3.1 防洪减灾 18 3.2 供水安全 19 3.3 节约用水 19 3.4 水环境和生态治理 19 3.5 水文及水利信息化 20 3.6 滩涂围垦 20 3.7 水利改革和管理 21 3.8 2020 年展望 22 第四章 重点建设项目 24 4.1 水源调蓄工程 24 4.2 洪(潮)涝治理工程 26

4、4.3 千里河道整治工程 27 4.4 农村水利建设工程 28 4.5 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建设工程 29 4.6 滩涂围垦工程 29 4.7 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 29 4.8 专项工程 30 第五章 水利管理 31 5.1 水利的社会管理 31 5.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31 5.3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32 5.4 水利基础工作 32 第六章 投资规模和资金平衡 33 6.1 投资需求 33 6.2 项目计划安排 33 6.3 资金平衡预测 34 第七章 保障措施 36 7.1 加强组织领导 36 7.2 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36 7.3 保障资金投入 36 7.4 强化依法行政 37 7

5、.5 扩大社会参和程度 37 附表 附图 第壹章水利发展现状和形势 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 9365km2,人口 556.7 万,辖 6 个区、3 个县级市、2 个县,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 翼经济中心,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 家园林城市。200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46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户籍)44000 元。到 2010 年,宁波要力争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宁波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1500mm 左右

6、,其中 49 月降雨量占全年的 70%。全市多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 75 亿 m3,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350m3,为全国、 全省平均数的 60%。 宁波市境内河流众多,平原河网密布,山溪源短流急,境内水 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门湾区独流入海水系组成,其中甬江流域 面积 4518km2,是我市人口集聚、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全市海岸 线总长 1500 余公里,由于海岸和河口处东海强潮区,受气象、地理 影响经常遭受风暴潮和旱、涝危害,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长期以来,宁波水利发展得到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水利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 1997 年以来,水利 发展实现了壹系列重

7、大跨越,相继实施了“标准海塘” 、 “城市防洪” 、 “水资源调蓄工程” 、 “清水河道” 、 “农民饮用水” 、 “百库保安”等 工程建设,全市水利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1.1“十五”成就 1.1.1“十五”水利计划执行情况 按照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我市加大了水利投入,进行了大 规模的水利建设。20012005 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05 亿元,是“九五”水利投入的 2.5 倍,实际完成投资是“十五”拟定 投资计划的 138%。主要建设成就: 防洪治涝。沿海标准海塘建设扫尾全面完成,累计建成标准海 塘 444 公里,抗台御潮能力全面提升;城市防洪工程基本建成且发 挥效益,累计建成标

8、准堤防 130 公里,城市堤防焕然壹新,防洪能 力显著提高;四明湖、十字路、三溪浦、横溪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 固相继完成,对 700 多座小型水库、山塘进行了维修加固,水库安 全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慈溪西部排涝工程等区域治理工程建成且 发挥效益,鄞东南平原重要排涝项目甬新河工程全面开工,剡江堤 防加固和蟹浦闸外移、淡水泓闸外移、徐家浦闸外移等流域治理后 续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市沿海重要地段海塘已具备 50 年壹 遇之上防台(潮)能力;宁波城区防洪(潮)标准总体达到 100 年 壹遇,县级城镇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壹遇水平。 水资源调蓄。建成了象山隔溪张水库和宁海白溪水库,新增供 水能力 2

9、 亿 m3;周公宅水库和宁海西溪、象山上张、鄞州溪下、余 姚双溪口水库以及宁海力洋水库加固扩容工程等相继开工,其中鄞 州溪下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白溪水库至宁波、白溪水库至象山、 上虞汤浦水库至慈溪等引调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曹娥江至慈溪引 水工程开工建设,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和钦寸水库及引水工程等 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组织实施,已解 困和改善 70 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困难问题。通过开展壹大批水源调 蓄工程建设,全市水利工程的年供水能力达到 21 亿多 m3,有效缓 解了城乡用水快速增长带来的区域性缺水矛盾。 农田水利。通过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和改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稳定在

10、耕地总面积的 80%之上;完成重要小流域治理 20 多条;四 明湖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喷滴灌工程超百个,受 益面积超万亩;农田亩均灌溉水量已由 2000 年的 380m3减少到 2005 年的 262m3。 水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至 2005 年底, “千里清水河道”工 程实施三年累计建设清水河道 670 公里,壹批整治后的河道水环境 明显改善;全市城乡河道普遍推行了保洁制度,壹、二类河道和穿 镇过村三类河道的保洁率达到 85%之上;白溪、皎口、横山、亭下 等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水源保护项目有序实施,水环境建设和水 资源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 滩涂资源开发。慈溪四灶浦俩侧、淡水泓

11、、镇海泥螺山、北仑 洋沙山、余姚治江围涂壹期等围涂工程相继建成,围成面积达 13 万 亩;慈溪徐家浦俩侧、象山大目涂二期、宁海蛇蟠涂等围涂工程进 展顺利,在围面积达 14 万亩,可有效缓解我市土地紧张矛盾;奉化 红胜海塘续建(围涂) 、镇海新泓口、宁海下洋涂、北仑峙南峙北、 梅山七姓涂、余姚治江围涂二期等围涂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奠定了“十壹五”建设基础。 水利信息化。积极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水利,在信息采集、存 储、处理、应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建成了市、县水利 (防汛)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和用于远程会商的防汛会商系统;建成 了以市防指为中心,市辖 8 个县(市)区和 5 座大型水库为分

12、中心 的水情雨情遥测网络,测站总数达到 206 个;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初步建立了对大型水库、重要闸门和重要河段的实时监视监控;建 立了水情查询显示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防灾减灾模型系统;初步建 立了水利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市和县(市、区)水利(防汛)部门 及大型水库建立了局域网。 1.1.2 水利改革和管理进展情况 规划工作得到加强。 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已由省政府批准; 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 宁波市市区河道整治规划 、 奉化江 干流堤线规划已由市政府批转实施;和此同时,编制完成了宁 波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 、 宁波市水质监测规划 、 宁波市鄞东南 排涝规划 、 浙江省千库保安工程宁波市专项规划

13、、 宁波市滩涂 围垦计划(20032007 年) 、 宁波市姚江干流堤线规划和宁 波市千里清水河道实施计划(20032007 年) 等专项规划。围绕 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了宁波市向曹娥江引水专题研究 、 宁波市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 鄞东南、鄞西、姚江水系互通方 案研究以及大嵩地区水资源研究等专题研究。 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建立和完善了壹系列有关 推行“三制” 、加强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全市水利建设 普遍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度在各项工程建设中全面推 开,建设监理工作走上了正轨,加强了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水利工 程建设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施工。 加强水资源统壹管

14、理和调度。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 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进壹步规范了社会用水活动;加强了水资源 的统壹规划和优化配置,对城市供水区供水水源实行统壹调度,取 得了明显成效。 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市人大、市政府颁布了 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 、 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宁波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水法规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以提高水政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为主要 内容的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持久地宣传水法规, 执法力度进壹步加大,积极调处水事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开展了水库标准 化建设,强化了

15、对水库、海塘等水利工程的巡查管理和安全考核; 进行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调整。和此同时,通过盘活水利资产、 土地增值投资、银行融资等方式,水利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筹资 领域进壹步拓宽。 1.1.3“十五”期末水利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 到 2005 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 406 座,其中大型 水库 5 座、中型 22 座(包括溪下) 、小型 379 座,总库容达 15.92 亿 m3,修筑江堤、海塘 1000 多公里,建成各类水闸近千座,疏浚 整治河道 6000 多公里,初步形成了防台(潮)和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的框架,有效控制了台、潮、洪、涝等常遇灾害,减少了损失;全 市现状水利工程已形成

16、约 21 亿多 m3的年供水能力,2005 年全市 用(供)水总量达到 20.1 亿 m3,其中生活及工业用水量 9.7 亿 m3,农林牧渔用水量 9.5 亿 m3,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0%;全 市建成万亩之上灌区 29 处,发展机电排灌动力 17.5 万千瓦,农田 有效灌溉面积 172 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 81.7%,初步形成了农田 灌排工程体系;全市小水电装机容量近 10 万千瓦,累计围垦造田面 积达到 60 多万亩;至今,已颁布了宁波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 宁 波市防洪条例 、 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 、 宁波市甬江奉化江余姚 江管理条例和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条例 、 宁波市饮用 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及行政规章,初步形成了 水法规框架和水管理体系;相继完成了甬江流域防洪规划 、 甬 江流域综合规划 、 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壹批防洪、水资源 及水环境整治等专业规划,有效地指导全市水利建设,保障了水利 建设有序进行。 水利发展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供水安全、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