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716444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学 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活动式”教学的激活与创新摘要:传统教学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身份,不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键词:活动式,读、填、演、辩。激活,创新。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很多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如果按传统教法,即使再深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难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因为文学作品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即使讲出来,也是枯涩难懂。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

2、“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一、读。即分角色表情朗读,激发兴趣。“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如果能够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能起到感染和教育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把说和读联结起来,并形成语感。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适合分角色朗读的作品是剧本,人物多、对话多的课文也可以采用。如我教变色龙时,就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由全班同学推选9位学生代表,

3、分成3组,每组3人。各组分角色 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 朗读,对每一组朗读作简短评议,结合评议,评出朗读最佳的一组,给予鼓励表扬。活动开始后,同学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填。即填补原作中的艺术空白,激活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留空白,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目的是给学生创造的天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意识,激活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服务。”有很多作品的作者都运用了一些空白艺术,这些空白,省却言辞,在言不尽意下,显其神,概其貌,抒其情,表其意。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此要细心体味,反复吟咏,仔细揣摩,还要善于利用

4、这些空白。如我在教孔乙己时,就组织一次填补空白活动。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咸亨酒店,掌柜照样取笑他因偷东西而被打折腿。这回,孔乙己低声说是:“跌,跌”文中孔乙己怎么不说了?我让学生展开联想,加以合理想象推测,填补这个空白。很多学生填补了这个空白,不仅非常合情合理,还合意。如一位学生是这样填的:一是孔乙己没有勇气再自欺欺人地说出只能招致取笑更多的跌字了;二是孔乙己是想以跌断骗人,但转眼一想,又骗不了人,心里很矛盾;三是孔乙己很像求掌柜,不要再提。一个省略号就有三种味道,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留下的空白,妙不可言。通过填补空白活动,学生既可感受到、领悟到未尽之意,又能激发创新热情,激活创新思维。三

5、、演。就是把原作改编成课本剧表演,锻炼创新能力。在改编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改编后表演,又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每当学习完一篇叙事性较强,或刻画人物较丰富的作品,我便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不仅对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如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画蛇添足等改编,还对一些小说进行改编,如变色龙、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在改编小说时,主要截取其中一段,这段时间、地点、情节要比较集中,矛盾较突出,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便于学生改编。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后,选出最佳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活动开始后,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6、有的表演得有声有色,星星形象逼真,课堂上笑声不断。开展这些活动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身份,激发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四、辩。即对课文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可以展开争辩问题包括作品主题、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文章构思、语言组织等,答案不求统一,但求争论过程,明白是非曲直,认清事物本质。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发言式、辩论式、交流式、演讲式;为了更好吸引同学,激发同学兴趣,还可以借鉴电视上的一些访谈节目形式进行。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不仅备受学生欢迎,还收到很好效果:不仅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对作品本身

7、又是一次更深入的认识。如上完愚公移山,我组织一场“实话实说: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辩论赛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同学的热烈响应,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这些活动的展开,有着积极和重要作用。它不仅激发能学生星期兴趣,还可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认识事物能力。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需要。孩子们都有一种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或承认,或自己足以引起他人重视。这些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各抒己见,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还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而使他们得以实现自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