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71545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WORD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书1、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年6月。3、丁建定,社会保障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03月。4、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7年8月。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和特点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又译为社会安全,始见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1941年的大西洋公约中两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其后,国际组织在其一系列的公约、建议书等文件中沿用了这一概念。后被国

2、际劳工组织接受,一直沿用下来。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中,正式采用社会保障一词。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经济收入保障和福利服务的形式,依法保障陷入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社会制度。已达成的共识: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和社会2、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社会制度(政策)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4、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5、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手段6、社会保障的保障形式:经济(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 二、社会保障的

3、体系(项目构成与主要内容)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所采取的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险子系统的总和。也就是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研究的着重点是社会保障的构成。 (一)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芬兰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中国在七五计划中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四部分。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2001年我国把慈善事业列

4、入十五规划纲要。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各子项目在保障对象、保障目标、资金来源等方面有所不同,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就大多数国家来讲,都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助为辅助,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传统,专门为一些特殊对象设立了特殊保障制度,常见的有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退伍军入社会保障制度等。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常常会有具体项目的增减。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几种不同的保障形式构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5、(三)优抚安置 1.军人保障的概念 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以军人及其家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优抚对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包括武警);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2.军人保障的特征 保障对象特殊;保障内容全面;待遇优厚,具有激励性质;保障目标具有双重性;经费主要源于中央财政;管理体制为军地结合、分工负责;3.军人保障的主要内容 开展拥军优属工作; 国家补助分为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补助; 社会优待审批和褒扬革命烈士举办荣军医院、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等优抚事业单位残疾军人的医疗保障和医疗补助退出现役的一至六

6、级残疾军人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在此基础上享受残疾军人医疗补助。4.安置工作的主要内容 退役安置主要从资金和服务两方面对退役军人提供保障。资金保障方面包括提供安置费、各级临时性生活津贴和生产性贷款;服务保障包括就业安置、就学安置、落户安置、职业培训、技术培训等。5.军人保险的主要内容 军人伤亡保险、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三、社会保障的特征(一)公平性(二)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四)不可逆性(刚性发展特征)(五)法律规定性(六)社会化特征(七)多样性的特征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早期的社会保障主要基于

7、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充当着控制社会的工具。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保障的目标日益融入了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平的理念。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建立的福利国家模式,其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进步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五、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一)稳定功能防范和消化社会成员因生存危机而可能出现的对社会、政府的反叛心理和行为(二)发展功能分摊风险、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三)促进发展功能保证劳

8、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企业、整个社会投资聚集数量庞大的资产;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生活健康发展。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侯文若教授在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社会保障的发展分为:(1)萌芽阶段:以英国济贫法(1601)颁布为标志;(2)社会保险出台阶段:以德国社会保险立法为标志;(3)社会保障最终形成制度阶段:以美国颁行社会保障法为标志;(4)社会保障充分发展阶段:以英国建立福利国家为标志;(5)社会保障改革阶段:以20世纪年代为起始。一、人类社会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 (一)社会保障思想、行为(传统)源远流长保障起源于生存风险的存在,对他人的帮扶源自人类“善”的本性及在此基础上

9、形成的社会习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保障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初期产生了诸多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中外仁人志士也都有着社会保障思想的构想。古人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古人有关社会保障的举措至今仍对我们有启迪作用。(二)慈善事业时代三大支柱:民间慈善事业、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二、济贫制度时代救济行为成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祥于实现工业化最早的英国,以社会救助的形式出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为英国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与实施。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POOR LAW)该法也被称为旧济贫法,该法最著名的特点是

10、确认国家负有救济贫民问题的责任。将已有的宗教或社会救助活动惯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它奠定了英国乃至欧美各国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基础,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先例。济贫法的主要措施: 每一个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贫民救济由地方分区主办,教区设立贫民监督官和教区济贫委员会;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建立贫民教养院、贫民习艺所等,组织贫民和孤儿习艺;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由贫民救济院收养,或施以院外救济。1834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严格禁止对济贫院之外提供 救济,对于申请救济的有工作能力的贫困者必须住入济贫院并从事教区安排的工作以获得救济。

11、实现了减少济贫税的目标。尽管济贫制度很不平等,也没有真正制度化,但却是以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活动固定下来,从而埋下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种子,是历史的进步。对早期社会保障的评价保障项目少、水平低、效果差;政府介入的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政府介入的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从慈善济贫活动到济贫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风险产生了社会保障的需求;家庭保障职能退化使原有的保障手段无法满足;工业革命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1883-1889德国三项社会保险立法:1883年疾病保险

12、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老龄和伤残保险法。(二)各国仿效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法国:1898年工伤保险、1905年失业保险、1910年养老保险;英国:1908年养老、1911年失业保险;瑞典、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丹麦、挪威、罗马尼亚、卢森堡等国相继建立社会保险制度;1927年苏联也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20世纪初,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陆确立。四、社会保障的发展时期(19351947)(一)标志 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The Social Security Act) 主要项目是老年社会保险、失业社

13、会保险、老年补助、盲人补助、未成年人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等。(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到二战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家庭津贴等社会保障项目。在此期间社会保障的项目在增加、实施范围在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提高。五、社会保障的繁荣时期(19481979)(一)标志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出任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1942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

14、的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认为:英国的社会政策应以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愚昧和怠惰懒散五大社会病害为目标;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应采取三种方式,即社会保险、国民补助和自愿保险。报告制定了一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即普遍性原则、保障基本生活原则、统一原则(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英国政府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于1944年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并于19461948年间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助法等一系列法律。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个关于全方位福利问题的报告,基本宗旨是消除贫困。它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15、,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福利体系。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对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二)其它国家的发展1.在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北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均先后宣布实施普遍福利的政策,致力于福利国家的建设。2.亚、非、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3.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1952)公约确立了社会保障的国际基准,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从而以国际立法的方式正式确立了社会保障的独特地位。六、改革与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一)标志:英国保守党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