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714066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 风险评估报告综述.1第二部分 高墩施工风险评估.1第三部分 桩基施工风险评估.19第四部分 防汛防台风风险评估.29第五部分 高边坡施工风险评估.35第六部分 梁片运输架设风险评估.55第七部分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65附件.85附件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85附件2、评估小组成员证书.85风险评估报告第一部分 风险评估报告综述一、评估目的本次预评估的目的是在对本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

2、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二、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本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三、评估对象

3、评估对象为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防汛防台案、高边坡工程、高墩施工、梁片运输架设、隧道施工、桩基施工等等。四、评估内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必要的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第二部分 高墩施工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交通运输部2011年5月)(三)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五)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六)公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JTGB01-2003)(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八)起重机械

4、安全规程(GB6067-2010)(九)本标段项目实际自然条件、施工状况(十)本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文件(十一)本项目各阶段审查意见(十二)本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十三)本标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一)编制范围:粗坑大桥、何家陂大家、黄斜2号桥、黄斜大桥高墩须注意的是,本方案所针对的高墩并不是单单指下表所述的高度20m的高墩,而是指正常施工工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利用各类大型工具式模板,必要时需要利用各类脚手架、平台、挂篮、汽车吊、龙门吊等临时设施,配合方能保证施工的比较高的墩柱。(二)桥梁工程概况1、20m以上高墩数量表本标段桥梁共计1178.12m/4座,均属大桥,共有桥墩14

5、7根,其中超过20m的高墩一共64根,黄斜2号桥没有超过20米的高墩,详细请看下表2-1.表2-1 20m以上高墩数量表桥梁名称墩号数量(根)设计墩高(mm)墩径(m)粗坑大桥2#墩0#、1#、2#31.83#墩0#、1#、2#31.84#墩左0#、1#,右0#、1#428901.85#墩左0#、1#,右0#、1#429601.86#墩左0#、1#,右0#、1#432301.87#墩左0#、1#,右0#、1#429201.88#墩左0#、1#,右0#、1#426001.89#墩左0#、1#,右0#、1#423401.810#墩左0#、1#,右0#、1#420301.8小计34何家陂大桥4#墩1

6、#、2#、3#322801.55#墩1#、2#、3#326001.56#墩1#、2#、3#327101.512#墩1#、2#、3#327601.513#墩1#、2#、3#325001.5小计15黄斜大桥6#墩1#、2#、3#322801.57#墩1#、2#、3#326001.58#墩1#、2#、3#327101.59#墩1#、2#、3#327601.510#墩1#、2#、3#325001.5小计15总计642、粗坑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粗坑大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京源村西侧,中间跨越一条溪流。该桥为整体式及分离式。全桥共4联:3x30+4x30+3x30+3x30,第一联位于整体式断面与

7、分离式断面的过渡段,桥面由17.5米渐变为19.515米,第二、三、四联位于分离式断面,桥面宽度为9.75米。左幅桥梁起始桩号:K1+199.723,终止桩号:K1+601.723,桥梁全长402.0m。右幅桥梁起始桩号: K1+210.0,终止桩号: K1+612.0,桥梁全长402.0m.(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地形地貌本桥址区属低山斜坡及山间沟谷地貌,线路沿山坡坡脚分布,跨越一条溪流,两侧桥台位于山坡上,地形起伏较小。江山台山坡自然坡度30-40,古田台山坡自然坡度10-20,植被发育,中间为溪流,地势较平坦。桥址区附近有个养鸭场,交通较为便利。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

8、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D3tz)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其风化层。岩层层理产状17618.(3)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发育有一条溪流,溪宽约2-3m,水深0.3-0.5m,水量为600-800L/s,其水质较清澈,走向从北至南,该溪流垂直线路方向排泄至下游,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场地沟谷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冲洪积卵石中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带中,孔隙潜水与地表水相连,地下水位与地表水的水位基本一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基岩裂隙水水位埋藏较深,受孔隙潜水的垂直补给;坡地主要为赋存于风化岩中的裂隙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中,水位埋藏相对较深

9、,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1.509.50米(标高521.59576.10m).3、何家陂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何家坡大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何家坡水库北侧山坡上,跨越两条冲沟。桥梁中心桩号K3+550,起点桩号:3+383.97,终点桩号:3+716.03,桥梁全长332.06米。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m。全桥共3联:5x20+6x20+5x2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桥台采用U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地形地貌本桥址区属低山斜坡间夹山间沟谷地貌,线路跨越两条冲沟及一座人工高陡边

10、坡,地形起伏较大。两侧桥台位于山坡上,地形起伏较大,小池台山坡自然坡度20-30,古田台山坡自然坡度30-40,植被发育。桥位区南侧紧贴610县道,交通条件较好。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D3tz)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其风化层。小池台山坡岩层层理产状约为18040、中间陡崖及古田台山坡附近岩层层理产状18025.(3)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发育有2条冲沟,分别发育在K3+485及K3+660处。K3+485处冲沟走向从北至南,沟宽约0.5-1.0m,水量为3.0-4.5L/s,水质清澈;K3+660处冲沟走向从北至南,沟宽约0.

11、4-0.7m,水量为1.5-3.0L/s,水质清澈。该两条冲沟均垂直线路方向排泄至何家坡水库,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风化岩层孔隙裂隙水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含水层的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1.6022.55米(标高523.23569.53m)。根据现场所取水样成果分析,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根据该桥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应按相应的规范进行防腐。3、黄斜2号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黄斜2号桥位

12、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东南侧山坡上。桥梁中心桩号:K4+710,起点桩号:K4+634,终点桩号:K4+786。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米,桥梁全长152.0米。全桥共2联:3x20+4x2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地形地貌场区属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纵向往大里程方向跨越山间沟谷,横向自然坡度约2030,局部陡坡约呈45。坡面土层较薄,局部基岩出露,植被较茂盛,多为低矮灌木。坡脚有山间沟谷流水流经。线路区未见有道路通往,交通不便。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

13、场地上覆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林地组(C1l)砂岩、粉砂岩及其风化层。(3)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丘间沟谷流水,位于坡脚沿线路方向排泄至下游,流量较大,冲刷能力较强,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基岩风化带内的孔隙裂隙水,富水性一般,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坡向地势低的方向排泄。据邻近的地表水以及LK20的地下水采样分析成果,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4、黄斜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中间跨越一条溪流。桥梁中心桩号:K5+740,起点桩号:K5+593.97,终点桩号:K5+886。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米,桥梁全长292.06米。全桥共3联:4x20+6x20+4x20,上部结构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