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697835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万州区丁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1、 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2、 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难点】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 走近作者鲁迅(1881.9

2、.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3.相关资料阿长

3、,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4、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 集 ,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憎恶( ) 惧惮( ) 粗拙( ) 掷( ) 震悚( )chung( )疤 孤s

4、hung( ) ji( )问 p( ) 雳3、明察秋毫(辨别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绰( ) 灸( ) 拙( ) 帖( ) 既( ) 悼( ) 炙( ) 绌( ) 贴( ) 即( ) 4、选词填空 我想我 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 不放炮, 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A.也更又 B.又也更 C.更也又5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摆成 、摊成 )一个“大”

5、字, (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烘、烤)得那么热。【合作探究】6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7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8、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精读精练】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6、”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

7、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8、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10、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11、“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12、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题阅读】(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

9、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的愣住了。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

10、经年过7旬的母亲。13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时间:_地点:_14主要人物:_用文中词语填空。(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对他们说话时的_。(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15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16“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17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什么写法来表现的?18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二)、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

11、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

12、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雨停了。”大汉回答。“那就好。”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

13、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选自小小说伞)19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 )A顺叙B倒叙 C插叙20本文以_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 的事。21“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 _ ;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 _。2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23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三个部分。24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 _。【拓展提升】25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段不超过300字的小短文写下来。【教(学)后记】第六课答案:1散文 朝花夕拾 周树人 狂人日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w dn zhu zh sng 疮 孀 诘 霹 3略4B5.(1)淡薄 消失 诘问(2)伸开 摆成 挤 烤6.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7.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