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697735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解读,一、历史背景 1、客观背景(间接背景)、主观背景(直接背景) 2、客观原因(间接原因)、主观背景(直接原因) 3、大原因、小原因 4、外因、内因 5、目的、导火线、借口 6、国情(历史缘由或源渊),二、失败原因 (一)客观力量:中外反动统治阶级力量大大强于 革命力量 (二)主观力量: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1、阶级 2、纲领 3、组织 4、武装 5、群众 6、幻想,三、胜利原因 (一)外因 (二)内因 1、正义性 2、正确领导 3、人民群众 4、自身建设 5、当权政府的倒行逆施和腐败无能 6、世界的帮助或影响,四、经验教训 1、党(组织)的领导 2、武装斗争

2、 3、统一战线 4、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5、独立自主,五、历史意义 1、历史性质 2、历史作用 3、历史方向 4、思想或理论意义 5、世界历史意义,六、纵向题 1、毛泽东思想的阶级观 2、中共土地路线的演变 3、中共统战政策的演变 4、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5、毛泽东军事思想 6、学生运动的历史演进,七、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应注意的关键词 1、会议 2、文献 3、运动 4、事件 5、战争 6、时间 7、地点 8、人物,六、论述题 1、论述近代? 1) 统治阶层日趋腐败; 2)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悬殊; 3)政权腐朽,军旅颓废; 4)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反抗不断; 5)盲目地闭关锁国; 6)技术落后

3、。,2、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3)中法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剧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1)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4、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5、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

4、因 ? 历史意义: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最后终结;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主观上,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第一,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同盟会组织涣散,没有成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第三,没有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 ;第四,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使这场革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6、如何正确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国际原

5、因: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二)国内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认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7、如何正确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

6、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最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活动 2)形成了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3)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4)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5)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6)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8、论述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毛泽东的艰难探索最早关注农民问题;最早提出要进行农村武装斗争;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最早探讨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党的建设问题;明确提出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最早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最早提出党的土地路线。,2)农

7、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经过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这条道路理论及其现实,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 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为坚持抗战、夺取胜利指明了方向。2)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开辟、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夺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3)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对于激发大后

8、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4)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10、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2)胜利意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9、;显示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巨大威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1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报告的基本思想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基本思想: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从现在开始,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阐明了全国胜利后,使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毛泽东在报告的最好部分还阐明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重大意义: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召开的一次及其极其重要的会议。它不仅圆满地解决了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的各项方针政策,而且阐明

10、了全国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政策,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充分准备。,12、论述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启示? 胜因:1)党的正确领导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2)人民群众是全国解放战争凯歌行进的力量源泉;3)解放军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5)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腐败没落促成了中国革命高潮的早日到来。,基本经验: 1) 坚持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敢于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3)党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理论; 4)人民军队

11、实行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13、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 基本经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敢于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党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理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伟大意义: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当家作主。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实现了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使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而光荣地屹立于世界

12、民族之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胜利。,14、论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统治地位。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

13、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中国今后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模式方面,还是以苏联为榜样,但在具体的改造道路方面还是有中国自己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5、如何正确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

14、日程。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和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世界历史上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