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697710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性试题答题方法探讨之十,启示类答题方法,高三政治组,题型四: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启示类主观题的材料一般是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漫画、哲理小故事、名言警句等,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悟出材料说明的道理; 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着重回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

2、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启示类分析归纳法,【设问方式】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题策略】 第一步: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规定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 第二步:从材料、

3、设问的关键词中去分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要(或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并上升到相关理论依据。这是解答好“启示”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 第三步:从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和感悟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或应吸取的教训,即应怎样做,不应怎样做。这是解答好“启示”的落脚点。 一般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主要就是方法。 答案最好是方法论与材料的统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

4、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参考答案:,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2002年全国卷38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5、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l2分),【答题分析】本题应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变围湖造田为退耕还湖),其哲学依据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规律的客观性。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人的认识能力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这样做的危害是

6、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分析的基础上即可组织出答案。 【答案】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答案最好表述为“坚持联系的观点,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2000年文综(京皖春季高考卷)第39题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不全面趋于全面发展过程,认识不会终结。认识受人们观察事

7、物的手段和条件的制约。 注:若答出“人的认识过程受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可酌情加分。,【解析】从题中设问的指向性提示,综合历史、地理的有关知识可知,“地心说”因其荒缪终被“日心说”所替代,然而“日心说”也有它的不正确的地方。现代天文学一方面证实了“日心说”的合理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发展了日心说的理论,纠正了它的不足之处。但是现代天文学并没有穷尽真理,仍然需要在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把认识向前推移。所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认识论道理: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不全面趋于全面的发展过程,认识是永远不会终结的,而一切僵化、静止的观

8、点,终极真理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当然,日心说、地心说、现代天文学又代表不同时代人们对天体的不同认识,每一代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这因为人们的认识要受到其观察手段和条件的制约,也要受到其认识能力和当时代人素质高低的限制。这就进一步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不全面到全面的逐步发展过程,认识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个案典例】(2007北京)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

9、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 首先明确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然后围绕“第二曲线”开辟与发展谈启示,开辟暗含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要体现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现质变及发展的趋势。 答案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2)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

10、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成新事物的成长。,【跟踪体验】有一则寓言故事叫西邻教子。文 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 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 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 通过阅读上述寓言材料,你得到哪些哲学启示? 解析 故事中的这位家长是一个高明的“成功教 育者”。他的五个孩子先天素质都不太好,但他能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和 成才目标;同时他还能够根据这五个孩子的身体、 智商等状况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和生 理特征的目标定位,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哲学上分析既体现

11、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也体现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 作用,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地说,这五个孩子的先天素质都不太好,但)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和成才目标。 (2)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的原则。(这五个孩子的身体、智商都不一样),家长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和生理特征的目标定位,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罗马政治家塞涅卡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某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很多事情才难以做到。 请从哲学角度谈谈这句话给予我们哪些启迪? 解析

12、 本题强调自信才能做到很多事情,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意识的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考虑。,答案 (1)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信,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而失去自信,则使人悲观、消沉,无所作为。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自信都是做事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3)做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同高度的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雍水暴益,荆人勿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其先表示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

13、我矣,荆人尚犹循表而渡之,此其所马败也。阅读上文,试分析荆人渡雍的启示。,提示: (1)(原理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绝对不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预见未来,做好工作,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当作一个过程来考虑,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反对用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2)(分析材料)雍水受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水位不可能一成不变,总会有涨有落,雍水情况已发生变化,原先水浅已不再浅,荆人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不到实际情况的发展化,仍用旧的认识指导实践,致使“溺死千有余人”。忽视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荆人遭受失败的根本原因。 (3)因此,我们应该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