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696951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年度报告财政年度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11年财政工作安排县财政局2010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省州财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确定的2010年度财政收入目标,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中心,以项目建设和财政改革为重点,大力培植财源,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促进了财政可持续发展。一、1-11月财政收支运行情况1、财政总收入。1-1

2、1月财政总收入完成4038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83.97%,同比增长11.66。财政总收入预计全年完成50500万元,较年初计划48200万元超收2300万元,比2009年财政总收入完成数43817万元增长15.25%。2、一般预算收入。1-11月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01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6.05 %,同比增长16.75 %。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全年完成25090万元,同比增长13.94%。3、社保基金1-11月完成9864万元,占年初预算9000万元的109.6%。4、财政支出情况。1-11月,一般预算支出13.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2.52%,同比增长77.15%。二、2010年所做的主要

3、工作(一)突出增强财力,全力落实各项增收措施。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年度财政收入目标,积极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一是进一步健全全县重点企业、税收大户及其他纳税人税源信息数据库,密切关注重点税源变化趋势,实行动态管理,使税收征管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二是定期召开国地财联席会,加强收入情况分析,协调解决征管难题。三是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依法治税,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做到了应收尽收。(二)突出科学发展,全力支持城乡经济建设。一是狠抓财源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按照年度国家投资重点,结合全县实际,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和储备工作。1-11月,共储备各类

4、项目19个,总投资1.7亿元,申请财政投资8344万元;联合申报项目46个,总投资4.4亿元,财政投资7835万元;财政独立申报项目27个,总投资1.88亿元,财政投资53311万元;在建项目19个,总投资4.4亿元,财政投资7062万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1个中央现代农业项目和4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完工。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管理,1-11月,峡江在建(续建)中央财政投资项目62个,总投资3.1亿,其中财政投资1.3亿,已拨付财政资金4000万元,同时加强资金的跟踪问效,及时进行检查督办,确保财政资金的效益。三是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5、1-11月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2123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农村公路等建设。三是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11月拨付财政专项资金305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商业发展。(三)突出强农惠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1-11月,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959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647.08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184.3万元,家电下乡补助1297.7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1369.65万元,落实2009年退耕还林粮食及现金补助3098.93万元。发

6、放石油价格改革后的交通运输补贴2300万元。(四)突出民生改善,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通过调优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之基的教育、民生之本的就业、民生之保的卫生、民生之安的社保、民生之盾的维稳、民生之助的文化等社会事业。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1-11月教育支出2.23亿元,占去年同期的162.46。安排预算专项资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化解教育债务,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加大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完善高校“奖、贷、助、补、减”等资助体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义务教育民师退养人员待遇,拨付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巴一中搬迁工作。二是支持公共

7、卫生体系建设,全县1-11月医疗卫生支出1.02亿元。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配套经费和乡村医生补助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逐步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加大对计划免疫、爱滋病、结核病、降消降氟、妇幼保健等重大公共卫生建设投入,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全县1-11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亿元。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四是支持公共安

8、全体系建设,全力支持“平安峡江”建设,上半年公共安全和国防支出7160万元,占去年同期的257.55。五是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上半年共拨付廉租住房项目资金1700万元,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五)突出科学理财,全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进一步巩固财政各项改革,注重改革的实效性和连续性。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细化支出项目,完善支付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预算编制形式上,按照“零基预算”要求,将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筹使用,通过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严格按照“统筹兼顾

9、、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努力保证人员工资经费和重点支出需要。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进行管理。1-11月,国库集中支付金额132716万元,其中:直接支付121331万元,占总支付金额的91.42%;授权支付11385万元,占总支付金额的8.58%。将全县所有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退回原单位,并加强对退回单位的银行帐户、网络安全和资金安全的全面监管,该项工作安全有序完成。三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扩大采购规模,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扩展政府采购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管采分离,将县政府采购中心移交给县行政

10、服务中心,财政局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1-11月政府采购规模4000万元,其中集中采购3870万元,占采购总规模的96.75%,节约资金887.8万元,节约率达到了18.16%,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率为100%。四是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及其他收入等行为,进一步加强票据管理,完善以非税收入项目和标准审核、收费票据核发、核销、非税收入收缴为核心内容的征管制度,确保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督促各执收单位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和财政汇缴专户,实现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1-11月,政府非

11、税收入累计完成2.5亿元。五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夯实监督管理基础,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全省联网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国资经营管理公司实力,利用厚德公司这一平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服务组织“以钱养事”新机制,制定了农村公益服务组织半年考核和全年考核项目及考评细则,完成了“以钱养事”资金的测算、合同的签订、上半年资金的拨付,全年考核和资金拨付工作正在准备之中。按照全省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打印和发放工作要求,组织全县乡镇惠农会计进行了业务培训,全县的政策监督卡已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

12、中。2009年全县的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省综改办验收。正式启动农村公益性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全县奖补资金达934万元,其中县级配套327万元。全力组织2011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征收工作,目前已征收700多万元,农民参合率为70%。(六)突出依法理财,全力加强财政监督。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企业的财务、资产监管,拓展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率。组织开展惠民资金大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改进监督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深入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1-11月全县共上网各类财政性资金52项,公示资

13、金58393.33万元。(七)突出以人为本,全力提升财政干部素质。今年,县财政局狠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一是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在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突出“四个围绕”抓行评,即围绕党建工作上台阶抓行评,形成良好的党风;围绕财政管理上水平抓行评,形成良好的政风;围绕文明创建树形象抓行评,树立良好的行风;围绕腐败防控治源头抓行评,形成良好的廉政风气。二是结合党建创星工程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双百双千双建”活动,支持茶店子袁家村、上坪村、魏家村,大支坪镇十二岭村、耀英坪村,官渡口镇水坪村以及西壤坡社区开展党建、综治和经济发展工作。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

14、观看警示电教片,集中辅导学习廉政准则,党组书记上党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机关,组织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四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积极做好“五五普法”迎检工作,指导乡镇财经所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其它各项工作都有长足进步。三、2011年工作安排(一)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增收节支、厉行节约,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非

15、生产性支出,在保运转的基础上,切实加大重点支出、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着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二)初步计划 1、抓好财源培植促发展。一是完善体制激发财源培植积极性。认真落实新一轮乡镇财政分配体制,落实经济开发区财税收入分成办法,理顺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培育财源的积极性。二是开拓创新支持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神农小区建设。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支持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的相关决定,安排财政发展基金,捆绑财政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规定,建立健全开发区发展激励机制,促进产业集聚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形成经济

16、发展高地,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县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重要财源地。及时拨付神农小区建设资金,支持黄土坡避让搬迁工作。三是真抓实干促进项目工作上台阶。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国家新增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扩大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的有利时机,跟踪落实已上报项目,积极与上级衔接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抓好在建项目管理,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交通、环保、市政建设、廉租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农发项目的实施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跟踪问效,实现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按照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筛选项目,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四是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结构性减税、行政规费减免等政策,全力支持实施“过百超千达亿工程”、“企业成长工程”和“小进规计划”。支持电力、矿业、建材、烟叶、农产品加工、旅游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