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9695418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福建省 中考总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初中总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悠哉悠哉,_。(诗经关雎)(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4)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8)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十二

2、章)(9)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用春景比喻冬景,写出大雪骤降之壮美的两句是:“_,_。”(二)语言运用(8分)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B. 变色龙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C.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D. 礼记孟子列子淮南子均为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著。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自古以来,在诗文中,秋天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萧瑟(A sB sh),是荒林,是萋草。

3、然而,秋虽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也不像,却也别有一番(甲)(A一次B一种)滋味:刘禹锡偏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气,林语堂欣赏秋天里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郁达夫钟(乙)(A聚集B深厚)情蓝色或白色牵牛花底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史铁生难忘烂漫热烈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林清玄向往的却是秋日薄(A boB b)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3)请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

4、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4.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B. “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C. “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D.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5.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怎样心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5、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节选)【乙】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

6、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平时不知在何所,网钓亦未见得之者,至河暴涨乃麇至。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则决在斯须间矣,岂非数哉!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则人事也。惟圣人能知天,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中华书局2014年版)【注释】麇(qn):成群。随刊:实地勘察,因势利导。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2)啮沙为坎穴啮:(3)象其形而名 名: (4)虽不能消弭虽:7. 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B. 护堤

7、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C. 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D. 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至河暴涨乃麇至。9. 智慧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悟出什么道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牡丹旁的寒枝许冬林吴昌硕画牡丹,常常在酣然盛开的牡丹花朵边,冷冷地立一两根寒枝。这寒枝和鲜润饱满的牡丹花,似乎成了鲜明的对比。花是艳的,寒枝是冷色调的。花是华枝春满,寒枝是瘦削萧疏。花是姿态婆娑,寒枝是孤独挺立。吴昌硕画牡丹,几乎从不漏下寒枝,大约是因为,那寒枝一直就长在他的生命里。他大半生困顿寒微,十七岁

8、因战乱随父逃难,五年后回家,家中亲人俱亡,只剩他和父亲。大画家任伯年曾画过他,题为酸寒尉像。此后,吴昌硕常常以“酸寒尉”自称。也真是酸寒。四十四岁,他在上海浦东郊区租了两小间民房,安顿家小,并寄希望于书画,期望自己能像任伯年一样靠一支画笔安身立命。但是,他的画卖不动。初冬之夜,寄身于低矮屋檐,看看环堵萧然,他在纸上写道:“夜漏三下,妻儿俱睡熟,老屋一灯荧然,光淡欲灭。”历经风波,他再去上海,矢志于以书画立足,已是二十余年后。他用西洋红画花卉,他笔下的花朵鲜丽饱满。他自谓“老缶画气不画形”,“老缶”也是他的名号,他的画郁拔苍劲,气势磅礴。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

9、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巍然的。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说“自我作古空群雄”。他把自己撂到了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凛然上前,直面古人。他敢将大红大绿用于花卉,画家蒲华曾告诫他:要多用水墨,少用颜色。因为是文人画,要高雅,要“色不可俗”。可是吴昌硕偏不。他用色不守古法,变水墨为五彩,变重墨为重彩。有人说吴昌硕最重要的贡献是,身处动荡年代,却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可是,我觉得,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就像他笔下的牡丹,最动人的不只是牡丹的色,还有花朵之后那些片叶不着的寒枝。一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姹紫嫣

10、红时节,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对于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所以,笔下牡丹开得再热闹,他依旧要种几根冷冷的寒枝在侧,给自己降温,也给世人降温。吴昌硕笔下的寒枝不仅是瘦的,是枯的,也是高的。那寒枝高过花朵,高过绿叶,不摧不折,独对风日,挺向苍穹。晚年,吴昌硕的艺术如一朵牡丹雍容明媚地盛开在中国画坛。那时的上海,曾经出现了“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盛况,可是,他却静静写下一副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选自深圳商报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吴昌硕是一位绘画大师,

11、他笔下的牡丹鲜润饱满。B. 吴昌硕自称“酸寒尉”源于任伯年为他作过的画。C. 中国文人画讲究高雅,多用水墨,要“色不可俗”。D. 吴昌硕经历表明:只有尝尽人世冷暖才能成才。11. 吴昌硕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简要概括。12. 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1)如何理解第段中“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的“立”?(2)品析文章第段中画线句的语言特色。13. 如果将题目“牡丹旁寒枝”改为“牡丹与寒枝”,好不好?为什么?14. 吴昌硕历经苦难,感受世情,在中国画坛明媚绽放。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吴昌硕所写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

12、”欧阳自远小行星撞击行星、卫星,以及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相互碰撞,是太阳系中比较普遍且经常性的现象。据统计,地球附近的近地小行星约有18000个,它们运行的轨道多种多样,撞击地球的概率也比较高。地球之“祸”小行星撞击地球,高速冲进地球的大气层,形成超高温、超高压的冲击波。强大的冲击波将摧毁前进方向上的一切生命物质,使一切可燃物质燃烧,引起森林大火甚至全球大火;使大气中的氮气形成氧化氮,形成强酸雨的沉降,加速动植物的死亡和地面的侵蚀。冲击波撞击地面,会导致地壳岩石与土壤气化、熔融、破碎、溅射,并产生巨大的海啸与地震,摧残地球的生命。若撞击靶区是海洋,大量的海水蒸发、溅射并挖掘出大量海底的沉积物与

13、岩石粉尘抛射到平流层中滞留,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平流层中弥漫的高浓度粉尘、烟尘,屏蔽太阳光和热辐射,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将减少90,地表急剧降温,海平面下降,冰雪覆盖面扩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甚至大批植物死亡,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因食物链中断而死亡。“黑暗的、寒冷的冬天”突然降临,新的冰期诞生,加剧生物物种的灭绝。1990年一次偶然的发现证实,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肇事者就是一颗撞击尤卡坦半岛魔鬼角的小行星。人类之“福”18.5亿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加拿大萨德贝里地区,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萨德贝里撞击坑。撞击引发深部基性岩浆上升,形成了超大型的铜镍矿和铂金族元素矿,对后来加

14、拿大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7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梯地区,由于受撞击的地层中富含碳,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使地层中的碳转变成了钻石。据估计,这些钻石可以供应全世界使用300年。地球表面还有些撞击坑逐渐形成了湖泊,有些撞击坑在后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成为可供开采的煤矿、磷灰石矿和油气盆地等。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有两面性,要辩证分析和看待。还有科学家设想,能不能“抓”一个小行星来,让它在月球外围运行以便于矿物等资源的开发开采。科学家发现距离地球3.7亿公里的金属小行星灵神星,其主要成分是铁、镍、铂和黄金。如果未来人类将它牵引到月球附近进行采矿作业,将有用

15、金属运回地球,其资源价值约为1000亿亿美元。科技的“神级助攻”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诱发的重大灾难事件进行过概率分析,6500万年前发生的恐龙灭绝事件,发生概率约为每1亿年1次。在人类紧急状态会议中有一项议题就是如何规避小行星撞击地球。如今全世界的科学家联合起来监测小行星,精确测定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提前预报或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并提出规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有关措施。现在航天技术完全有能力规避小天体撞击地球,在精确计算小行星运行轨道的基础上,可以发射一艘飞船在小行星上着陆,飞船携带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朝某个方向轻轻加一点作用力,致使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擦肩而过,地球将安全规避小行星的撞击。这非常类似武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