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69464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常识复习讲解学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1)斯密的二元价值理论,(2)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3)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1)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贡献,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不足: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1.斯密的二元价值理论,商品价值,“获得它的 辛苦和麻烦”,“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付的劳动量”,即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劳动量,即该商品的 交换价值,揭示了价值的源泉,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斯密劳动价值理论是二元的,(2)对商品价值决定的认识,(1)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什

2、么?,(2)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主要认识?,(3)如何评价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认识?,2.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认识,积极的科学的一面:,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否定 了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对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存在的不足:,第一、夸大了市场的作用,未认识到市场存在的故有弊端 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二、对人的经济活动的动力分析有局限性,(3)如何评价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认识?,3. 斯密对“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1)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2)“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

3、内容,(3)如何评价“绝对成本学说”?,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即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 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 各国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从论证分工的利益出发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 也适用于各国之间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 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此, 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成本优胜的产品,然后彼此进 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1)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2)“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3)如何评价“绝对成本学说”?,积极意义:,不科学性:,绝对优势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把复杂

4、的问题简单化机械化。,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3)李嘉图关于经济自由和政府职能的主张,(4)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纠正了没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并意识到价值 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 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劳动来决定. (2)李嘉图

5、意识到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因此,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 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主要内容 (3)价值规律的作用,(1)商品的二因素,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主要内容,(3)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

6、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 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采用新技术、改善管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实现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两极分化。,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剩余价值的含义 (2)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剩余价值。,(1)剩余价值的含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

7、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1.凯恩斯主义 (1)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2)凯恩斯主义实质,2.新自由主义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2)新自由主义的影响,3.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 (1)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和评价,(1) 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

8、因:,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流动偏好,如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反危机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2)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作用是有限的。,2.新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

9、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私有化。,(2)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经济活力,抑制通货膨胀。但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另一些新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3.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1)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及其特点,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

10、性强;市场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混合经济体制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 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称为高福利国家),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的作用;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 责任和忠诚。,(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和评价,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束缚少,有利于激 发企业活力,缺乏必要的监控和 干预,容易加剧两 极分化,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和评价,市场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最大,最小,中等,最低,中等,最高,较高,较低,较低,发挥市场作用来提 高效率,发挥政府 作用缓解社会矛盾,过度的社会保障

11、削弱 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 担,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国际竞争力,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和评价,市场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最大,最小,中等,最低,中等,最高,较高,较低,较低,政府主导,员工对企 业的忠诚度高。有利 于经济发展,提高本 国产品的竞争力,容易形成官商勾结, 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 加剧社会不公平。,共同点:,(1)都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2)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 (3)国家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一、计划经济体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

12、成的三个阶段,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1. 培养合格的市场主体,(1)培养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程。,(2)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 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3)企业要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必须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4)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1)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体系完整 机制健全 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3.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3、(1)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2)宏观调控体系包括,目标 任务 手段 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1.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经济发展,反作用,决定,决定,反作用,2.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3. 从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看: 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 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4.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 是扩大开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