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689263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教育学(1)讲解材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与教育学,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教育概述,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本章知识结构: 一、教育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含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 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普通教育学 是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 的一门学科。,二、教育学的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宏观层次: 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制约的规律; 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的规律; 微观层次: 教学过程规律; 德育过程规律;,教育学分支学

2、科,学科教育学,当代教育名人,教育原理:袁振国、叶澜 教学论:王策三、李秉德 教育史:滕大春、王天一、毛礼锐 职业教育学:刘春生、黄克孝 高等教育学:潘懋元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邵瑞珍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克东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萧宗六、张济正 教育经济学:厉以宁、王善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 名文濬,后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改名 为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 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

3、晓庄师范。 1932年 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 “劳工幼儿团”,开展“即知即传”的普 及教育运动。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 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 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 主教育。主要观点:教学做合一。名言:“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 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郭沫若评价:“两千年前的孔 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 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中青年有

4、突出 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中 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 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 2002年04月,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聘为研究生导师 2002年05月,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2004年04月,被辽宁省招考委聘为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 魏书生讲学的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台、港、澳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出版著作19部,他人研究魏书生著作18部。,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芽阶段 (公元前5世纪到16世纪) (二)独

5、立形态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 (三)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四)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一)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韩愈、朱熹、颜元 代表作 :论语学记师说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昆体良 代表著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培养,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仅1229个汉字。 主要观点: 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 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6、后知困。知不 足,教然后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长。” 尊师重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 尊然后民知敬学。” 长善救失: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孔子: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孔子,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比 学记晚300年。 观点: 1、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个性,积极发展其能力和特长 。 2、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间的友谊联系和交往。 3、反对体罚学生。,(二)独立形态阶段,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

7、学,是第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观点: 1、提出了普及初 等教育。 2、建立适应学生 年龄特征的学校 教育制度。 3、论证了班级授 课制。,夸美纽斯 与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观点: 1、教育的任务是以自由、完 美、善意、法律、正义作为主 要内容。 2、把教育过程分为管理、教 学、道德教育三个阶段。 3、教学程序分为明了、联 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三)发展多样化阶段,1、实科教育 2、实验教育学 3、实用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实科教育,代表人物:斯宾塞 著作: 1861年出版教育论 观点: 重视实用知识,反对 思辨。,2、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拉伊

8、著作: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 观点: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以生物学为 基础,把生物的活动过程移植到教育中来。,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 著作: 1916年出版 民主主义与教育学 观点: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作: 1930年,杨贤江化名李浩 吾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1939年,前苏联凯洛夫的 教育学出版。 观点: 重视系统知识的教 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凯洛夫,(四)理论深化阶段,(一)学生智能开发理论的研究: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的研究。 (二)课程理论研究的三大典型学派: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强调学生理解学科的基

9、本结构。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强调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赞科夫的新教学体系:探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教育概述,本章知识结构: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形态,古代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观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修道之谓教。 中庸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 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 学记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育的概念词源,词 源,西方:英语及法语和德语的“教育”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就是“引出”,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中国: 汉

10、语的“教”的甲骨文的写法是 ,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 子的学习行为。,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叫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影响,(一)教育者,1、含义: 是指能够对他人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起到良好影响作用的人。 2、外延: 家庭中的父母; 社会上一切对他人起到良好影响作用的人; 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二)受教育者,1、

11、含义: 是指能够接受他人的影响者。 2、外延: 主要是指年轻一代, 也包括在各种教育形式中学习的成年人。,(三)教育影响,含义: 凡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所有精神的和物 质的信息因素。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教育内容 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 其他形式的信息; 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 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 工作作风; 经过选择和布置的环境。,教育手段 教育者教的方法和受教育者学的方法;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运用的工具(教具、实验器材和电化教育器材),三、教育的形态,(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 1、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分化成专门的社会活动。 2、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所有的儿童和青年享受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 3、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手段和内容是极为简单的。,(二)古代学校教育阶段,特点: 1、产生了学校,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基本上脱离了生产劳动。,(三)现代学校教育阶段,特点: 1、教育的普及性 2、教育同生产劳动日益结合 3、学制的多样化 4、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科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