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687762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种群的特征说课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种群的特征,张伟 ,问题探讨,讨论: 1、怎么估算? 2、误差大吗?怎么改进? 3、这些办法适合于自然界中的各类种群吗? 4、科学生产实践中怎么办呢?,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A、逐个计数法 B、估算法(样方法、诱捕调查法、标志重捕法等),样方法简介,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黑光灯诱捕装置图,标志重捕法简介,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2、,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P62例),种群密度的计算,样方法是求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标志重捕法是,要先求出种群个体数量再转为密度。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东北虎、大熊猫、田鼠、蝗虫的种群发展 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则出生率为1.862% 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右图为某

3、城市冬季乌鸦种群(部分),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决定大小和密度,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和布局,均匀 随机 集群,练习处理,练习P63-64 基础题 1.约386条。 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拓展题 1.提示: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2.提示: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