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683018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X 页数:438 大小:3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_第1页
第1页 / 共438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_第2页
第2页 / 共438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_第3页
第3页 / 共438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_第4页
第4页 / 共438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_第5页
第5页 / 共4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官场教科书官经(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官场教科书:官经前 言当官,在以官为轴心、为本位的封建社会,是人们谋求富贵利禄的唯一途径。为了当官,有人求助于终南捷径;为了保官,有人不惜同室操戈,煮豆燃萁。甚至于太行草寇,梁山英雄,也日夜思盼朝廷招安,以获取一官半职。但是,官场如战场,丹墀凤阙之后,隐伏着逼人的杀机;金瓜铜钺之下,暗藏着夺命的利刃。有些人中箭却不知箭从何来,罢官却不知自己法犯哪条。处事精明的人连遭贬谪,怀才不用;奸佞无行之辈却官运亨通,扶摇直上。这其中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这正是官场上主角和配角们急于想了解的。于是,有人为考取功名,求取官位者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如“四书五经”的诠释、传疏、正义等,以期使这些人能有所遵循。也有人为

2、做官为宦者提供了巩固官位的参考书,如官经、官海指南、入幕须知等,这些书为置身于封建官场中的各色人物提供了门类齐全的、系统的专业指导,同时也为如何处事尤其在官场怎样应酬提供了借鉴。本书是我们根据清代几本著名的官场教科书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学治说赘、幕学举要、传家宝等汇编整理而成。原书的作者均为名噪一时的幕僚,如汪龙庄、万枫江和石成金。本书在整理中没有遵循原作顺序,而是按照今人的习惯分为“为官篇”、“助手篇”、“办案篇”、“方法篇”四部分,重新编译、注解和评点。其中有个别内容,如“跋续佐治药言”、“正入薄”、“正出薄”等,或因本身只为说明,或因所叙内容已远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而将其略去。书中叙述的是古

3、人对官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其中不乏官场权术和机变,甚至于有以情代法之论,但其目的却是警醒世人,劝人向善,明显地反映出作者憎爱抑扬的立场。书中有很多要求官吏们“立心要正”、“行其心之所安、处以理之应得”、勤政爱民、清正廉明、“赏之而非私,杀之而不怨”的内容,还有很多官吏自身修养的内容,如“廉明乃是为官之本,岂可以此上矜夸、下凌虐”!都是嘉官贤臣之道,清官良吏之法。这是他们长时间宦海沉浮的体会,也是人生体验的感受,因此将其命名为官经。希望通过这本书,对今天的人们正确理解过去的中国、过去的社会,以适应今天的世界,能有所帮助和启示。当然,鉴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解能力,注解是否准确,翻译是否恰当,评

4、点是否合理,都还有待读者的评判、指正。编者1995 年10 月官经为官篇一、上任伊始即重官声官声贤否,去官方定,而实基于到官之初。盖新官初到,内而家人长随,外而吏役讼师莫不随机尝试;一有罅漏,群起而乘之。近利以利来,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险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官声大玷,不能籍民口之矣。故莅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予人口实之端。【注释】罅:xi,瓦器的裂缝。引申为器皿的缝隙、漏洞。箝:同钳。夹住,限制,约束。饬:ch,整顿。端:此处指话题。【译文】做官名声的好坏,离任以后才有定论,但这个定论的基础却在他上任之初就开始建立。大凡新官上任,在内有家人相随,外有衙役师爷陪伴;

5、这些人无一不在寻找机会。如果为官者稍有漏隙,他们就会蜂拥而上,乘机利用权利。如果当官的贪财好利,他们就用财利来满足他;如果当官的贪淫好色,他们就用美女来满足他。每件事都投其所好,以此阴谋抓住当官者的把柄,从而控制当官者。以后,当官者虽然悔悟了,但把柄被人抓着,被迫受这些人的挟制,名声就受到了极大的玷污,自己就不可能止住百姓的议论了。所以,当官者上任之初,就必须振作精神,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别人留下议论的话题,从而建立美好的声誉。【评语】万丈高搂平地起,千里之行足下始,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一个做官的人,或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或时来运转谋得一官半职,有了权,有了势,不论在占代,还是在现在,如

6、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缺乏远大的抱负志向,不能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那么手中的权就会变成谋私的工具,拥有的势就成了满足私欲的护身符。而自己没有德行,一肚子男盗女娟,自然会有阿谀奉承之辈,投机钻营的势力小人,鞍前马后,前呼后拥,又哪里谈得上为官的声誉呢?上任伊始,即重官声,做了官更要谨言慎行,修身养性,励精图治,成就一番事业。这就像万丈高楼之基础,千里之行之起点。这样做,才能博得一个美名;这样做,官才能做得安稳、长久,才能为人称颂。二、接官前任 勿扬其丑人无全德,亦无全才。所治官事必不能一无过举,且好恶之口,不免异同。去官之后瑕疵易见,全赖接任官弥缝其闪失。居心刻薄者,多好彰前官之短,自形其长。前

7、官以迁擢去,尚可解嘲。若缘事候代,寓舍有所传闻,必置身无地。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不留余地以处人者,人亦不留余地以相处。徒伤厚德,为长者所鄙。【注释】举,举动。刻薄:苛刻,冷酷无情。彰:宣扬。徒:只、仅仅。【译文】人的品德、才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居官处理政事,就可能有出错的地方。况且,人们善恶的标准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当官者离任之后,他为官时的缺点和失误,很容易被发现。这样,就完全需要并依靠接任官员弥补缺陷,掩饰失误。只有那些居心叵测的接任官,才喜欢大肆张扬前任官员的缺陷和失误,从而显示自己的才干。假若前侄官员是因升迁而离职,那么这样做,还可以认为是聊以自慰,求得心理平衡;若

8、是前任因事而候补等缺,倘若被其听到了,肯定会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以后的人看现在的人,就像现在的人看以前的人一样。如果和别人相处,而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别人也不会给你留一点余地。这样做,伤害的只能是那些仁德忠厚之人。而正人君子是耻于这样做的。【评语】当官者的品德,在于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才能永不知满足,不断进步:以己之长,嘲人之短,终被人嘲。不尊重别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少张扬别人的缺陷不是绝对的,不是没有原则尺度的。假如所接的前任是个贪官污吏,其所作所为有损于民,有害于国,这样的缺陷岂止要扬,还要揭发,要投诉上级和有关部门绳之以法,免

9、得移官他处,又害一方。这也是为官者所必须具备的。如果抱着息事宁人的思想,抱着明哲保身的思想,对前任的犯罪行径不闻不问,又怎能算得上称职的官吏呢?三、勿取土产 馈遗他人地产土,宜非有上官之利也。偶因取给之便,奉上官、赠僚友,后遂沿为故事,甚至市以官价,重累部民,毒流无既,如之何可为厉阶也。故旧规所有,尚宜斟量裁减。若所产之物素未著名,断不可轻用馈遗,贻后人之害,祸同作俑。【注释】故事:旧事,旧规旧例。作俑:始作俑,意为第一个做这种坏事的人。【译文】地方上的土特产品,并不是上级官员给带来的利益。但是因为取用方更,偶然拿来,孝敬上司,馈赠同僚,后来就沿袭为例,甚至到了用官价购买的程度。这样就大大加重

10、了辖区内生民百姓的负担,由此而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没完没了的。如此行事,怎么能够鼓励官吏们呢?所以,如果是古老相传的习俗,还应该适当地减少。如果所出产的物品,一向都不出名,就千万不能轻易地用来作馈赠礼物。从而给后人留下祸根。这就像第一个做这种坏事的人一样可恶。【评语】开发地方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是地方官员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应多宣传本地的物产,使其声名远播。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发展到用公款购买或采用平调的方式搜集礼品,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本地拥有些许名特产品本是地方之福,如果成了为官者搜刮的物品,就变成“福之祸所倚”了。四、标新立异 切忌虚名非万不得已,止宜率由旧章,与民

11、休息。微特孽不可造,即福亦不易为。不然,如社仓、如书院,岂非地方盛举?而吾言不必创建,独非人情乎哉?社仓之弊前已言之,书院之名径始劝捐于民,总不无所费。及规模既定,或倚要人情而荐剡主讲,其能尽心督课者,什不得三四。师既公属空名,弟亦遂无实学。以闾阎培植子弟之资,供长吏应酬情面之用,已为可愧。其尤甚者,资不给用,则长吏不得不解豪以益之,而归咎于始谋之不藏,是何为乎?夫书院犹有遗累,况其他哉!故善为治得,切不可有好名喜事之念,冒昧创始。【注释】荐剡:推荐、聘用。闾阎:指乡村。闾、阎都是古代乡村里巷的门。藏:即臧。善、好。【译文】做地方官,除非万不得已,只应该按照旧有的典章制度办事,使老百姓得以休养

12、生息。罪大恶极之事当然不可为,即使是造福于老百姓之事也不要贸然去于。就拿建社仓、创书院这类事来说吧,这难道不是造福地方的好事吗?但我却认为这种事不能做,建社仓的种种弊病,我在前面已经谈到。建书院这个想法从一产生,再经过劝老百姓捐资修建,总的说来并不是不需要花费的。等到书院一旦建成,规模已定,那就会邀请要人出任书院主讲。这类人能够尽心尽力劝学生学习的,十个之中没有三、四个。为师的既然只是个空名,那学生又怎会有真才实学呢?用一般乡村学生的学费,来作为地方基层应酬费用,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惭愧了。如果办书院费用不足,当官的还得拿钱出来作补充,因此就会归罪于创建书院的人,办事不完满。这样做有什么必要呢?建

13、书院这种事尚且有如此的麻烦,其他的事更不用说了。所以懂得治理的人,千万不可为了虚名而贸然去创建某事。【评语】没有创新,社会就不可能向前发展。但创新又非易事。它必将受到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反对。创新也许不能很快见成效。可它比裹足不前、固步自封更有意义。然而,创新和建设都是实实在在的事,万不可为了一己之名誉去创新建设,不但平添百姓辛劳,耗费钱财,常常是虎头蛇尾,落一片骂名,任何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官上任之所以不能贸然行事,就是因为一些事情固然是本着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的想法去做的,但由于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抓不住要害,就很可能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至于硬要违背客观规律或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去行事

14、,就更不可取了。五、爱民之心 重在清心治无成局,以为治者为准,能以爱人之实心,发为爱人之实政,则生人而当谓之仁。杀人而当亦谓之仁。不然姑息者养好,刚愎者任性,邀誉者势必徇人;引嫌者惟知有我,意之不诚治于何有。若心地先未光明,则治术总归涂饰。有假爱人之名而滋厉民之弊者,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故治以实心为要,尤以清心为本。【注释】徇人:徇,从,曲从。徇人私情。【译文】治人治事没有固定的模式作准则。一个做官的,能把他那爱护百姓的一颗真诚的心,发展成为爱护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措施,让该活的人活,这或许可以叫做“仁慈”;杀该杀的人,这也应叫做“仁慈”。不然的话,姑息迁就坏人会养虎贻患;自高自大的人必定胡作非为

15、:一心想得到功名利禄的人,容易徇私情;而躲避嫌疑的人,只知道明哲保身,这几种情况都是没有诚意者作为,对于政事有什么帮助呢?假如说做官的本来心地就不是光明正大,那治理的种种方式方法也就只是装点门面罢了。这种官吏,借着爱惜人民之名,而行危害老百姓之实,他哪里是做老百姓的父母官?所以,做官以有爱护老百姓的实心为首要,尤其要以清心寡欲为根本。【评语】做官的人为民伸冤,是正义之举;剪除邪恶,也是正义之举。每个人的抱负不一样,治世处事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有一条,为官之人,不能错误论认为只要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就算尽职了,比如治下有人以不正当手法获利,而政府没有很好地控制,有效地打击,也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理应由政府管的事而没有管,这难道不也是失职吗?至于以一己之私利而不顾百姓之死活,以个人的得失而不敢有所作为就不止是失职的问题了。有爱民之心,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实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