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68173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月20日).pdf(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 页 1 XXXX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主备人 朱宏 课时划分 1 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总备课数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 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 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 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 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 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 难点 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法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性彰

3、显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 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 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 61 和图 62 来告诉我一 下。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2 课件: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 学生学生: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学生: :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

4、着北冰洋、 太平洋和印度洋。 学生:学生: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 81,南部达到南纬 11,经度位置约在 东经 26至西经 170之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 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 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 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板书板书: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读图分析:读图分析: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读图 61 和 63 分析一下 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

5、”, 并出示问题。 学生: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后回答:北美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主要位 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从海陆位置关系看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 洋,南边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从经纬度位置:北纬 84到北纬 7, 东经 171到西经 22。 过渡:过渡: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整个世界共有 7 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 这 7 个大洲说出来? 学生:学生: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教师:教师: 那你们知道这七个大洲中, 哪个大洲号称“世界第一大洲”吗? 教师教师: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告 诉老师,好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

6、:因为亚洲是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 最大的大洲。 课件:课件:显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并出示问题。 板书:板书: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 成几块区域。 课件课件:显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出示问题。 生答:生答: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北亚、西亚。 教师教师: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到并圈画出来,然后分析一下这些地区的自 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什么特色? 学生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 课件:课件:显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教师教师:教师结合相关图片总结概括。 总结:总结:同学们,

7、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范 围和位置,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都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3 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 :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 问题。 课件:课件:显示表格“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读图分析,填写下表 比较项目比较项目 亚洲亚洲 北美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所跨的纬度范围 所跨的经度范围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比较项目比较项目 亚洲亚洲 北美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

8、置 北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大洋 北冰洋、太平洋和印 度洋 北冰洋、大西洋、太 平洋 面积 第一(4400 万平方千 米) 第三(2400 万平方千 米) 所跨的纬度范围 北纬 81 到南纬 11 北纬 84到北纬 7 所跨的经度范围 东经 26到西经 170 东经 171到西经 22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课后 反思 签阅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4 XXXX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六章 我们

9、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主备人 朱宏 课时划分 2 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总备课数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 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 重点 1亚洲

10、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 难点 亚洲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教法 启发、谈话、提问 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 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彰显 导入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 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ww w.xkb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 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

11、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 P3 活动一 (1) (2) 引导: 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5 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 P3 活动二 (1) (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 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脉、黑海、

12、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 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 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 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

13、大,国家众多,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 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 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 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 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 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 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

14、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6 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 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 A 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 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 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 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 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

15、亚洲大陆沿 3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 40 度北纬的地 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 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 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边界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完在配套练习册 课后 反思 签阅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7 XXXX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主备人 朱宏 课时划分 2 课时 教学课时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