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68078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现代农艺)中级理论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专业(现代农艺方向)中级级理论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1.生产上不能与大豆进行轮作的作物是()。A 小麦 B 玉米 C 蚕豆 D 油菜2.棉花蕾期田间管理主要任务是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实现增蕾稳长。A 以促为主 B 以控为主 C 促控结合 D 促进营养生长为主3.重施棉花花铃肥一般掌握在棉株基部座住()个大桃时施肥为宜。A 12 B 23 C 34 D 454.下列微量元素中对油菜开花结实影响非常大的是()。A 硼肥 B 钙肥 C 锌肥 D 铁肥5.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

2、法有()。A 3大类 B 4大类 C 5大类 D 7大类6.下列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缺氮引起黄叶 B 干旱缺水引起的萎蔫 C 低温引起植物冻害 D 在上全部7.下列杀虫剂中具有熏蒸作用的是()。A 敌百虫 B 敌敌畏 C 氯氰菊酯 D 扑虱灵8.诱测粘虫的成虫,可用()。A 紫外线 B 日光灯 C 糖桨 D 杨枝把9.防治水稻褐飞虱用药最佳时期是()。A 成虫产卵 B 成虫迁飞降落 C 一龄若虫期 D 二至三龄若虫期10.()是玉米小斑病主要越冬场所。A 病残体 B 禾本科杂草 C 土壤 D 种子11.棉花枯萎病病菌主要从()侵入。A 叶片 B 根部 C 花蕾 D 茎部12.()是麦

3、红蜘蛛的主要越冬虫态。A 成虫 B 若虫 C 卵 D A和C13.玉米丝黑穗病以()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A 冬孢子 B 担孢子 C 菌丝体 D 厚垣孢子14.水稻收获过早,容易产生()。A 秕粒、青粒多,出米率低 B 茎秆倒折,减产幅度大C 稻壳厚,产量高 D 米质发暗无光泽15.玉米安全贮藏的种子水分应不高于()。A 10% B 11% C 14% D 17%16.下列对于农作物贮藏时呼吸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消耗大量干物 B 释放大量热 C 产生大量氧气 D 形成大量水分17.花生在盛花期培土时,切忌培成()的垄部。A 凹顶 B 尖顶 C 型 D 平顶18.()阶段是花生一生需水量

4、最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A 播种到出苗 B 出苗到开花 C 开花下针到结荚 D 结荚到成熟19.小麦播种时种肥施用过多时,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 发芽出苗慢 B 烧种烂种 C 发芽出苗快 D 幼苗健壮20.在晚秋早春,容易发生霜冻危害的地域是()。A 山坡地 B 沟洼地 C 平地 D 潮湿地21.春季喜温植物开始播种,秋季喜温植物停止生长的农业界限温度为()。A 0 B 5 C 10 D 1522.南方的春性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种植,表现为()。A 提前成熟 B 延迟成熟 C 不能安全越冬 D 不能抽穗结实2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出现在植物生长的()。A 幼苗期 B 旺盛期 C 停长期

5、D 衰老期24.田间管理中冬灌有增温效应,夏灌有降温效应,主要是因为灌水后土壤的()。A 热容量变大,导热率变大 B 热容量变小,导热率变小C 热容量不变,导热率变小 D 热容量不变,导热率不变25.植物自幼叶开始脉间失绿黄化,最后导致整片叶淡黄或发白,出现该症状客页面喷施()。A 硫酸亚铁 B 硫酸二氢钾 C 氨基酸钙 D 尿素26.下列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的是()。A 蝴蝶兰的叶片 B 马铃薯的块茎 C 小麦成熟的花粉粒 D 杨树木质部中的导管27.下列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 棉花 B 番茄 C 玉米 D 小麦 28.粒径范围在0.050.001mm的土粒称为()。A 石砾 B

6、 沙粒 C 粉粒 D 黏粒29.在太阳辐射光谱中,植物主要吸收的是可见光,可见光区波长范围是 BA 小于400nm B 400760nm C 400670nm D 大于760nm 30.土壤最重要的吸收保肥方式为()。A 物理吸收作用 B 化学吸收作用 C 生物吸收作用 D 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31.下列肥料不可以混合施用的是()。A 草木灰与过磷酸钙 B 尿素与过磷酸钙 C 碳酸氢铵与堆肥 D 硫酸铵与过磷酸钙 32.某早稻品种从播种到出苗期其最低温度为11,播种后6天出苗,其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1.2、19.5、17.4、13.6、10.9、15.5,则其活动温度是()。A 87.2B 102

7、.5C 11D 21.233.C4植物的碳同化过程中,PEP固定CO2的场所是()。A 叶表皮细胞 B 叶肉细胞C 叶维管束鞘细胞D 叶维管束细胞34.农田灌溉形成的小气候效应主要是()。A 调节田间辐射平衡B 延长植物的光合时间C 增加边行效应 D 改善通风条件35.下列选项中,()与嫁接成活率无关。A 砧木与接穗的新合力 B 砧木与接穗的亲缘关系C 砧木与接穗的年龄 D 操作者的学历高低36.接种用的解剖刀等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的作用是()。A 预热 B 刺激外植体 C 消毒 D、使之锋利37.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来预测病虫害的方法称为()。A 期距法 B 物候法 C 经验猜想法

8、 D 调查法38.有关茎变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南瓜的卷须是茎卷须 B 马铃薯食用的部分是鳞茎C 由枝条变态而成的刺状物叫茎刺 D 球茎是由地下茎膨大为球状而成39.我国属于()。A 大陆性季风气候 B 海洋性季风气候C 半大陆性季风气候 D 半海洋性季风气候40.防御风沙的根本措施是()。A 建造小型防风工程 B 植树造林C 选用抗风作物品种 D 修剪矮化果树41.一日中,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A 日出前 B 日出后 C 日落前 D 中午42.当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叶直拉,叶片失绿,易脱落。表现下部叶片黄化逐渐向上部扩展时,表明缺氮,这个判断()。A

9、 不正确 B 正确 C 不完全正确 D 基本正确43下列属于保花保果措施的是()。A 人工辅助授粉 B 打杈 C 蹲苗 D 定苗44.促进植物种子发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A 脱落酸 B 乙烯剂 C 赤霉酸(GA3) D 生根粉(ABT)45.植物对土壤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或抵抗能力称为()。A 抗盐性 B 抗热性 C 抗冻性 D 抗酸性46.下列选项中,()属于非侵染性病害。A 日灼病 B 炭疽病 C 灰霉病 D 黑斑病47.根据农药毒性的分级标准,下列属于中毒农药的分级标准为()。A 50-100mg/kg B 100-500mg/kg C 500-5000mg/kg D 5000-150

10、00mg/kg48.干旱的防御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选用抗旱品种、采用()措施;推广旱作节水农业等。A 防旱 B 耐旱 C 抗旱保墒 D 抗干热风49.温度是影响粮食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粮食贮藏过程中,温度主要影响粮食本身的()。A 氧化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生长 D 酶促作用50.水分是粮食发生霉变的主要因素,较高的粮堆温度可以加速霉变的发生,因此粮食应贮藏在()环境中。A 干燥和高温 B 干燥和低温 C 湿润和低温 D 光线充足二、判断题(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

11、,逐步氧化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2.(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即“以防治为主,预防为辅”。3.( )植树造林改善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可有效的防御沙尘暴。4.( )合理施肥适量追肥可有效防止设施内土壤酸化和土壤盐渍化。5.( )土壤中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时都会引起花卉产生特有的症状,据此可以判断某种元素缺乏或过量,从而采用相应的措施,这种方法叫施肥诊断。6.( )昆虫的卵从产出到孵化,其色泽由浅变深,因此可根据卵的色泽变化推断卵的孵化时间,确定防治适期。7.( )增施氮肥,可使植物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8.( )长期反复交替使用几种不同农药,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9.( )环境就

12、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合。10.( )小麦在植株上部叶变黄,但未干枯,80%的籽粒背腹面全呈黄色,胚乳呈蜡状时收获较佳。11.( )水稻收获后及时干燥,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1%以下方可入仓贮藏。12.( )甘薯贮藏前期若窖温过高,可在晴天开窗散热,待窖温稳定在13时应注意保温。13.( )病虫害调查一般分为实地勘察和专题调查两类。14.( )目前秸秆还田形式可分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15.( )棉株第二果枝第一果节开始开花为盛花,全田50%棉株进入盛花为盛花期。16.( )棉花发生枯萎病后,其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17.( )小麦处在春化阶段时,抗寒性最弱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