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680165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7月20日).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保教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 (下下) )重点知识梳理重点知识梳理 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 重点知识梳理重点知识梳理 1.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 (1)精心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 (2)精心 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3)精心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 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2.幼儿园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对于幼儿园教 育而言,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幼儿园内部 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

2、在幼儿园 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3.幼儿园环境的分类:按构成内容的性质差异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 类。 4.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 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 5.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 舍建筑、 园内装饰、 场所布置、 设备条件、 物理空间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6.广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 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

3、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 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环境。 8.幼儿园环境的特点:(1) 环境的教育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 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 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 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 所以说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功能, 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 (2)环境的可控性,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 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 另一方面, 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

4、动态平衡, 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 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 发展适宜性原则: 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促进 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3)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 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 (4)开放性原则:是指 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5)经济性原则: 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

5、、 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 做到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 10.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要素(人的要素、幼儿园文化。 ) 11.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室内环境布置的目标偏离、室内环境布置的内 容不系统、教师环境创设的观念存在偏差 学 海 无 涯 2 12.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有效策略: (1)把环境创设的权力还给孩子, “解放”孩子并为自 己“松绑” ; (2)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创设与分享的环境空间;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创设开放、共享的教育环境; (4)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13.活动区教育的功能: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

6、、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为幼 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 14.活动区创设的原则 (1)教育性:教师要以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选 择合适的内容和主题,创设合适的活动区域环境。 (2)整体性原则:其一是整个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应是一个整体。其二是幼儿的发展是一个 整体, 活动区域的设计应涵盖幼儿发展的没一个方面。 同时, 各活动区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 (3)共同发展原则: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 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的呈现要体现出分层、递进、多样的特点,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区 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 15.班级活动

7、区域的设计 (1)活动区的内容与数量:首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来设计活动区的范围;其次,选 择活动区时还应考虑班级本阶段的教育重点。一般在 4 至 5 个为宜。 (2)活动区的规划与布置:活动区的规划要合理布局、活动区之间要界限明确、活动区布 置要半封闭式。 (3)活动区的规则制定: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确 制定一些规则, 如每个活动区的人数、 进入活动区的标志、 在每个活动区应当如何开展活动、 活动后如何收拾整理等。 16.选择活动区材料时要关注材料的品质和数量,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活动的 内容进行投放,使材料的投放具有操作性、启发性、引导性、丰富

8、性和针对性。 17.常规活动区域:角色游戏区域环境设计、建构游戏区域环境设计、美工活动区域环境设 计、自然角区域环境设计。 18.18.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19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帮助家长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在家园合作中, 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促进、 相互结合、 可同时进行的。 20.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1)换位思考,尊重家长;(2)客观评价,取得信任; (3)讲究方法,艺术沟通(从孩子角度出发、有技巧地拒绝、避免“兴师问罪”)、软化 矛盾,冷静处理。 21幼儿园与社区结合中主要的问题是:较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

9、育效果不大;打乱了幼 儿园的生活常规, 加重了教师和幼儿的负担; 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分离开 来,不能有效地利用社区环境来深化幼儿园教育 学 海 无 涯 3 第五章第五章 幼儿游戏幼儿游戏 重点知识梳理重点知识梳理 1.游戏的本质特征: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游 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2.幼儿游戏的功能: (1)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促进幼儿感知运动能力的 发展、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促进儿童交流能力的发 展、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儿童情感健康的发展; (2)对障碍儿童具有治 疗作用。 3.幼

10、儿游戏按内容与性质分为两大类:一是创造性游戏;二是规则性游戏,又称教 学游戏。 4 创造性游戏的类型: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5.规则性游戏的类型: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6.角色游戏的定义: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 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 的游戏。 7.角色游戏的特点:是幼儿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的活动;是幼儿一种创造性想象的 活动;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它具有很大 的灵活性,无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不追求固定的结果。 8.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广泛

11、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体验自 主,发展主动性与创造性。 9.结构游戏的定义: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机。 10.结构游戏的特点: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幼儿的一种操作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造型艺术 活动 11.常见的结构游戏:积木游戏,积竹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12.结构游戏的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帮助幼儿掌握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培养幼儿有目的、独立地进行构造活动。 13.表演游戏的特点:具有戏剧性、具有自娱性、具有创造性。 14.常见的表演游戏:幼儿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 15.表演游戏的指导:选择适合表

12、演的文艺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为儿童准备 简单的表演服装和道具;帮助儿童组织表演活动。 16.智力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智育任务设计,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游戏,它的主要作 用在于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丰富的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 17.音乐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音乐教育的任务设计,以音乐活动为基础的游戏,它的 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18.体育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体育任务设计,以展幼儿基本动作为基础的活动性游戏, 它的作用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 学 海 无 涯 4 19.幼

13、儿游戏的基本特征:幼儿游戏是“兴趣主义”的活动;幼儿游戏是“自发性的自主” 活动;幼儿游戏是“重过程”的自娱活动。 20.幼儿游戏发展阶段: (1)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练习性游戏阶段(02 岁) 、象 征性游戏阶段(27 岁) 、规则游戏阶段(712 岁) ; (2)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合作游戏阶段。 第六章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既要关照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更 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渗透了教师的哲学观、主体价值观。 2.行为目标:是指以幼儿

14、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对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它指向 的是在教育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梅 杰认为,一个行为目标包含四大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达成度。 (1)行为主体,即谁完成教育活动预期的行为,一般而言,行为主体既可是教师也可是幼 儿。 (2)行为动词,即可被观察到的行为动词,是外显的,如“说出” 、 “区别” 、 “分 辨” 、 “画出” 、 “知道” 、 “体验” 、等。 (3)行为条件,陈述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期行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支持、 条件下才能实现的。如: “不需要成人的提醒,能够饭后漱口” 、

15、 “能模仿成人或者同伴,连 贯、完整地做出准确的早操动作” 。 (3)行为达成度,是对教育活动预期的标准,用来衡量活动的成效。行为达成度既可以限 定在幼儿人数方面,也可以限定在幼儿表现出预期行为的熟练度方面。 3.生成性目标: 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预期标准。 生成性目标 则重在教育活动的非预定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非预期性与不可控性。 4.表现性目标: 描述的是幼儿学习后的身心一般发展变化。 这些发展变化是难以用直观的观 察、测量方式在教育活动进行后能够衡量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关注而发 觉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个体性。通常,表现性目标蕴含的是幼儿将要处理的

16、问题,幼儿 将要参与的活动任务。表现性目标的表达方式一般为: “讨论” 、 “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 法” 、 “考察” ,如: “参观农贸市场,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 5.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范围: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 度,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6.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原则 7.生活性原则:幼儿教育的根本要旨是为了尊重幼儿生命的发展逻辑,不断创造条件,促进 每一个生命的发展,使生命更有意义。为了让幼儿真正感触到生命的脉动,作为幼儿教育载 体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尤其要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 8.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包括三个维度的适宜:年龄适宜、个体适宜、文化适宜。只有教 育活动内容适宜每一位幼儿的文化与个性, 在每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区域内, 幼儿的成长 学 海 无 涯 5 才更有效,更具价值与意义。 9.趣味性原则:趣味蕴含着一种内驱力,这种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